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4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林业   820篇
农学   1453篇
基础科学   765篇
  346篇
综合类   9374篇
农作物   1839篇
水产渔业   274篇
畜牧兽医   1775篇
园艺   3080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877篇
  2014年   1250篇
  2013年   890篇
  2012年   1043篇
  2011年   1081篇
  2010年   1000篇
  2009年   1023篇
  2008年   1057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927篇
  2005年   1050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712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中国茶叶》1992,14(2):9-9
“中茶1号”肥,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根据茶园土壤性质及茶树生理和营养要求研制成功的茶树专用复合肥料,我县于1986年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厂引进这种肥料,在全县茶园进行了多点试验,取得了增产增收和提高茶叶品质的良好效果。我县茶园由于多年偏施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茶叶品质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3.
何明仁 《种子》1992,(1):73-73
杂交稻制种不育系的异交结实,除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受不育系本身的制约。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试验,认识到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由开花当时授粉和柱头外露授粉两者构成,且有一定规律可循。1 开花当时授粉结实1.1 花时相遇率: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恢复系一日结束开花的时间,春制早熟组合(V98、V49、V8312、V 辐26、V314等)在夏令时12.00~12.30时,中熟组合(汕优64、V35等)在12.30~13.00时,迟熟组合  相似文献   
64.
全耙一松耕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5.
66.
鲁萝卜8号是以111A不育系为母本,110自交系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种。具有晚抽薹、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肉质根长50cm,白皮白肉。播种后50~55天即可收获,单株重可达500g,秋种单株根重1362g左右,一般667m2产量为5358.5kg。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测定不同抗黑痘病葡萄种与品种间健康叶片 Px 酶谱变化,未发现以往有人在农作物上报道过的 Px 酶带有规律的增或减的变化。但试验发现除个别种类外,普遍测得感病叶较健叶 Px 同工酶带色泽加深或酶带增多。分析 Px 同工酶对感病有敏感反应的8个不同抗病性葡萄品种健病叶 Px 同工酶谱变化,发现叶片感病后与抗病性有关的变化酶带有 P_(XA)、P_(XB)、P_(XD)带。本文对3种不同抗病性类型(轻感病型、中感病型、高感病型) Px 同工酶的这些酶带变化规律作了初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8.
69.
70.
新疆是世界加工番茄的重要产区。近几年随着加工番茄一代杂种的选育和推广,常规种87—5和UC82的传统栽培模式已不冉适用,新品种缺乏其配套栽培技术,制约了番茄产业的发展。由于大多数加工番茄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植株开展度较大,若行距过窄,每667m^2保苗株数过多,则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郁蔽现象严重,植株下部湿度大,容易造成多种病害如早疫病、果腐病等的发生,特别是遇到多雨天气,病害易大发生;另外,采用传统栽培模式必须进行人为的转秧或翻秧,造成日灼果、烂果多,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商品产量。因此,只有采用相配套的栽培模式,达到不翻秧、优质、高产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一代杂种的品种优势。下面介绍的3种加工番茄栽培新模式,已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了比传统模式更加抗病、高产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