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91篇
  148篇
综合类   1123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332篇
畜牧兽医   470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根据一定规模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大棚畦床栽培蘑茹高产高效技术,具体介绍了大棚构建、畦床制作、堆料配制、适宜播期、优良品种、营养液、相对湿度、棚温和料温管理等的操作关键。文中还就适宜播期、种植方式、保湿越冬和适时补充营养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2.
试验结果表明,带根浸根宝埋条处理出苗量最多,地径最大,树高生长最快,可见,三倍体毛白杨埋条育苗以带根浸根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合适添加量。在饲料中依次添加不同浓度水平(0%、1%、2%、3%、4%和5%)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为6种配合饲料,用以投喂南美白对虾,饲养周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天蚕抗菌肽对南美白对虾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高水平天蚕素抗菌肽会抑制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系数显著下降,但对南美白对虾存活率和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不断增加,3%组南美白对虾的ACP、POD和SOD含量达到最大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添加水平的不断上升,3%组南美白对虾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速度,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 [关键词]天蚕抗菌肽|南美白对虾|抗病力|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4.
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漆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参与木质素的降解或聚合,具有氧化木质素的能力,但不同来源的漆酶其氧化降解木质素的能力相差很大。漆酶的结构决定了漆酶的特性,因而也就决定了漆酶氧化降解木质素的能力。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漆酶分子催化活性中心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为了实现快速繁育川中岛白桃无菌苗,以川中岛白桃当年生健壮枝条上的嫩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筛选出无菌苗培养、芽增殖和不定芽诱导生根等不同阶段激素的最佳组合。无菌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 1.0 mg/L IBA 0.1 mg/L,出芽率达74.0%。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 1.5 mg/L IBA 0.2 mg/L,增殖系数达7.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1.0 mg/L,生根率达86.7%,生根数为7.56条/株。  相似文献   
66.
67.
于2002年3~5月、9~11月对途经黑龙江省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和停歇地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东方白鹳春季迁徙的首见期3月5日,末见期4月10日,迁徒持续期5~7天,大多作1~3天的短暂停留后便继续北飞。秋季东方白鹳在9月15日至10月5日陆续迁到,11月上旬迁离,迁徙持续期35~60天,停歇期达35~60天。东方白鹳迁徙活动受风速、气温、降雨等天气影响。喜栖湿草甸、浅水湖泡及湖泡中的“塔头”。取食鱼类,两栖、爬行动物及鼠类,且以鱼类食为主。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保持东方白鹳迁徙停歇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68.
鲁西北白三叶草病虫害的种群分布和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查了鲁西北地区白三叶草病虫害,共发现三叶草典型病害11种,有害昆虫42种,其它有害动物6种,首次报道了梨冠网蝽Stephanitis nashi和小蓑蛾Acanthopsyche sp.对三叶草的危害,研究了部分种类的种群分布特点和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三叶草病虫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了3个白杨杂种无性系在河北省5个县6a的造林试验结果。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测定了无性系生长的稳定性,预测了它们的适生范围。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优于对照种易县毛白杨。741树高生长在有利环境条件下优势明显,胸径生长稳定性强,适合在各种生产水平下栽种。303树高生长在较差环境下表现出较大优势,胸径生长在各生产水平下栽种均表现较好。106稳定性较差,选用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70.
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物种,其繁殖行为释放是一系列反射活动。本文采用行为描述法和行为实验法,定时对哈尔滨动物园笼养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进行观察的结果显示,在整个繁殖期内依次出现的是发情、交配、营巢、孵化等行为,孵化不呈现明显的节律性,在孵化过程中有明显的换孵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