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3篇
  25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树苗圃使用草甘膦、百草枯化学除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杨树苗圃,使用草甘膦、百草枯进行化学除草试验的结果表明,除草效果均达90%以上。草甘膦的除草效果优于百草枯,草甘膦持效时间在60 d以上,百草枯为30 d以上,草甘膦以100 g/667 m2加水40 kg,百草枯以150 ml/667 m2加水40 kg使用效果为最佳。并且百草枯与拉索混用,除草效果更好。同人工除草相比,节省费用64~71%。  相似文献   
92.
20 0 0年 5月至 2 0 0 0年 9月在果洛州草籽场垂穗披碱草 (ElymusnutansG)良种田中应用 2 ,4-D丁脂、甲磺隆两种除草剂进行了小区试验 ,结果表明 ,6月中旬至 7月中旬 ,2 ,4-D丁脂、甲磺隆分别用1 0 5 0ml/hm2 ~ 1 35 0ml/hm2 、1 0 5g/hm2 ~ 1 35g/hm2 的剂量 ,灭杂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在当年 7月 1 7日~ 30日应用同剂量的甲磺隆在垂穗披碱草良种田中灭杂 340hm2 ,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3.
割地草除草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其凭借除草及时和效率显著的优势,正逐渐发展成为森林苗圃除草的主要技术手段。介绍了割地草的选择性原理和最佳用药期,并系统分析其在针叶及杨、柳苗圃的相关应用技术体系及除草技术。结合青海省的气候和立地条件可证明,要使营林生产得到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割地草除草技术。  相似文献   
94.
The successful production of organic vegetables relies heavily on mechanical weeding, flame weeding and stale seedbeds. These operations involve repeated passes by tractors. Mechanical weeding also involves regular tillage. This combination of repeated tillage and compaction changes soil structure. We studied thes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wo fields of organic carrots and one field of beans in eastern Scotland. Structure was described by measuring soil strength with a vane shear tester and a cone penetrometer, by measuring bulk density and by visual assessment. Under beans, vane shear strength below the growing root zone was highly variable and in some areas was high enough to restrict root growth (>50 kPa). The carrots were grown in beds containing crop rows separated by bare soil. The bare soil was regularly weeded mechanically. The structure of this weeded soil in the top 10 cm layer of a loam eventually became disrupted and compacted enough to deter root growth (vane shear strength of 70 kPa). In addition the topsoil and subsoil in the wheel-tracks between the beds became very compact with little distinguishable structure. This compaction extended to the subsoil and persisted into the next cropping season (cone resistance >3 MPa at 35–50 cm depth). Reduced tillage by discing without ploughing was used to incorporate the straw used to protect the carrots overwinter and prepare the soil for the next crop. The resulting topsoil quality was poor leading to anaerobic growing conditions which restricted growth of the following crop and led to losses of the greenhouse gas nitrous oxide. The greatest threat to soil quality posed by mechanical weeding was subsoil compaction by tractor wheeling.  相似文献   
95.
银杏播种苗使用果尔除草剂,30天内能有效地抑制禾本科和双子叶杂草生长,除草率91.84%,省工率82.31%,节省除草费用13905元/hm2,不产生药害,不影响苗木生长,苗木保存率提高3%~5%,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
本文主要分析了藏书剔旧的概念及高校图书馆开展藏书剔旧的必要性,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开展藏书剔旧的方法,指出藏书剔旧是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7.
吉林省东南部稻区有机水稻栽培的除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与探索有机稻田的除草新方法,提高有机稻田的除草效果,采用水稻插秧前覆盖可降解膜、插秧后6个时期分别在行间覆盖稻草等措施消除和控制有机稻田的杂草数量,筛选有机稻田最佳的除草措施与时期。结果表明:有机稻田插秧前覆盖可降解地膜对杂草防除效果最好,既达到高效防除本田杂草的目的,又可在不影响有机稻米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水稻分蘖前期(6月13—18日)和分蘖末期(7月3日)行间覆盖稻草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菵草和野慈姑;秧苗移栽后或分蘖始期(6月8—10日)覆盖稻草可以提高萤蔺的防除效果。插秧前覆盖生物降解膜,缓苗至分蘖末期根据杂草种类分期在行间覆盖稻草,不仅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且还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并且对稻米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行间覆盖稻草还可以达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翻耕除草对不同坡长下紫色土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自然降雨下翻耕除草和坡长对紫色土氮、磷流失的影响,通过野外设置径流小区(2个坡面:翻耕除草与自然恢复;3种坡长:20,40,60 m,共9个小区),定位监测研究不同处理下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坡面不同坡长间产流产沙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坡长不同坡面处理小区的径流量、产沙量差异极显著(P0.01)。与翻耕除草相比,自然恢复坡面20,40,60 m坡长小区径流量分别减少77.55%,62.62%,79.56%,产沙量分别减少85.21%,94.97%,96.25%。仅在40 m坡长下,不同坡面处理径流中DN、DP流失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坡长DN、DP流失量差异显著(P0.05);各坡长不同坡面处理下泥沙中TN、TP流失量差异极显著(P0.01)。与翻耕除草相比,自然恢复坡面处理径流中DN、DP流失量分别减少75.13%,80.22%,泥沙中TN、TP流失量分别减少96.07%,96.38%。在翻耕除草坡面处理下,降雨强度与径流量、产沙量及泥沙中的TN和TP流失量呈极显著幂函数关系;在自然恢复坡面处理下,上述关系均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氮、磷流失及面源污染防治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作为一种有效的除草方式,生物除草具有众多优势,研究生物除草后杂草的变化规律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采取小区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生物组合模式在不同季节进行撂荒地的过渡放牧试验,分析除草前后杂草种类、杂草生物量、土壤性质的变化,从而筛选出简便高效的撂荒地除草模式。结果表明:鸡春季旱地除草效果和鹅冬季水田除草效果受到放养密度的影响,且鹅+鸡组合模式的除草效果好于其单一投放模式。鸡、鹅分别对旱地和水田除草后,土壤中有机质、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所增加,但在不同季节增幅含量有所不同,pH值都有所下降;鹅+鸡组合模式在旱地和水田除草后,除pH值有所下降外,其余养分含量都有所增加。利用家禽对撂荒地进行除草不仅能够达到除草目的,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壤肥力水平,但需注意其粪便腐熟引起的土壤pH降低问题。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汤原农场的实际农情,介绍了该农场在生产中番茄种植上穴盘选用、育苗基质、优良品种、种子消毒等植保技术应用,以及轮作换茬、封闭除草、黄板诱杀、投饵杀敌、航化作业等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