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209篇
  501篇
综合类   1257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指出了随着武汉市农村地区农副产品加工和水产、牲畜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随机对武汉市农村地区6个村庄,每个村庄3户农家的水样进行了取样和检测,分析了水质的COD、BOD、T N、T P、T SS ,结果表明:各地区水质特征基本吻合,整体波动幅度不大,提出了使用STCC工艺处理武汉市农村种植户综合污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索铅镉胁迫下苹果酸、草酸对刺槐生长与离子富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刺槐植株为研究对象,在600mg/kg铅、20mg/kg镉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苹果酸、草酸,测定刺槐生长量、铅镉含量和离子转移特性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苹果酸和草酸对铅镉胁迫下刺槐植株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两者促进刺槐根部的铅、镉离子富集,但降低了铅、镉离子的转运率,其中8.0mmol/kg草酸的铅富集促进效益最显著。因此,8.0mmol/kg草酸可作为一种外源调控手段应用于刺槐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63.
以草本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为供试植物,采用沙培盆栽实验研究其对重金属铅(Pb)的耐性、富集及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博落回能耐受500 mg/L的Pb胁迫而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高于此浓度时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不同组织对Pb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叶,博落回对Pb的富集与转运能力皆随Pb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减弱。Pb胁迫引起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在植物体内累积。低于500 mg/L的Pb促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高于此浓度时,则表现为抑制,且导致膜脂过氧化与生物膜的损伤。Pb主要以迁移活性低的化学形态存在于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中,浓度升高会导致Pb向迁移毒性强的形态转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高浓度的Pb胁迫会损害细胞壁结构,使Pb进入细胞内部,对细胞造成毒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明,Pb胁迫会提高细胞内-OH、-COOH等基团和有机酸、蛋白质的含量,在低浓度时可与Pb结合,削弱其对博落回的毒性。  相似文献   
64.
小球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水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水环境毒理学评价的标准试验藻种。为了给小球藻的水生态风险评估及相应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本文系统分析了小球藻培养影响因素,概括了其产生的毒理效应,并对其营养价值与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本文认为温度、光照、pH、营养盐、氮磷比是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金属、农药、新型纳米材料、抗生素等污染物可对小球藻产生毒性效应,小球藻在污水处理、生物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养猪废水恶臭挥发性物质释放特征及其组分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猪场曝气池和出水口废水水样的恶臭挥发性物质(Malodorous Volatile Compounds,MVCs)组成和释放特征,本文采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检测了养猪废水在实验室模拟存储过程中顶空MVCs组成,检出了含苯芳香烃、胺类、硫化物、酮类、酚类、羧酸和吲哚7类共22种MVCs。两种废水中MVCs浓度较高是氨、硫化氢、丙酮、二甲胺、甲基乙基酮、甲硫醇和丙酸等。通过臭味活度值(OAVi)分析了两种废水的臭气组分相对贡献率,曝气池废水释放的MVCs臭味贡献度较高的是甲硫醇(28.77%)、3-甲基吲哚(19.05%)、对甲苯酚(18.45%)、硫化氢(15.05%)和二甲胺(7.15%);而出水口液样释放的MVCs臭味贡献度较高的是对甲苯酚(47.17%)、甲硫醇(38.26%)和3-甲基吲哚(14.57%)。胺类和羧酸类物质在整个储存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较小,硫化物在所有挥发性有机物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在存放过程中浓度变化差异较小。曝气池废水中释放速率最高的MVCs是氨、丙酮和二甲胺,分别为47 928、27 μg·h-1·m-2和15 μg·h-1·m-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MVCs组分来源为4类,分别为含碳有机物的厌氧消化、蛋白质分解、粪浆及冲刷水中的颗粒物和动物排泄。  相似文献   
66.
为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奶厅废水处理新技术,本研究以大薸(Pistia stratiotes)为研究对象,选择某奶牛养殖场奶厅废水原水、厌氧处理后和好氧处理后的废水开展室内试验,重点研究大薸对奶厅废水中主要胁迫盐分的耐受浓度阈值,以及大薸对奶厅废水中基础养分(TN、TP、COD等)和阴离子盐(SO42-、Cl-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奶厅废水的电导率未超过2 193~2 527 μS·cm-1时,大薸对奶厅废水中的盐分具有耐受性。但当奶厅废水中两种主要阴离子盐SO42-和Cl-含量分别超过5 mmol·L-1和15~25mmol·L-1时,大薸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在净化三类奶厅废水的过程中,大薸对水体COD的削减作用最为明显,减少了65.51%~86.75%,TN、NH4+-N和TP含量分别降低了69.46%~87.52%、64.00%~96.59%和30.73%~66.02%,而SO42-和Cl-分别被大薸吸收了16.37%~18.04%和22.02%~35.83%。此外,大薸处理时间为23 d时,对奶厅废水原水和厌氧处理后的废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奶厅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大薸对多种污染物的削减作用更为明显,对水体中TN、NH4+-N、TOC、SO42-和Cl-的去除效果较原水分别提升了9.60%、42.83%、40.94%、2.00%和13.81%。研究表明,大薸对奶厅废水中盐分具有耐受性,且奶厅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大薸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其中主要污染物含量。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处理污染物的现状,以“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或污水”、“畜禽养殖污染”、“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和“抗生素基因”等为关键词,搜索ISI web of knowledge、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对2007—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及ARGs等;2)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且具有较可观的应用前景,但其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仍需要深入探;3)研究发现人工湿地综合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能力以及评价人工湿地运行效能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本研究可为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8.
Sulph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SAA) are essential and usually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s for growth, milk and wool production. The keratin fibre that grows from epidermal tissue is rich in SAA. The rate of fibre growth and its S content are influenc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SAA. Betaine is a dietary source for a labile methyl group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methionine metabolism by donating methyl groups for the remethylation of homocysteine to methionine. Ruminants are capable of synthesizing SAA from inorganic S sources, and most bacteria in the rumen can use inorganic S to meet their requirements for growth.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betaine and an inorganic sulphur supplement could provide methyl groups and sulphur amino acids in a way that growth performance and wool production of ewes and lambs are improved. Treatments performed included betaine supplementation, sulphate supplementation and betaine plus sulphate supplementation with five replications for each treatment. The dry matter intake of the ewes was affected by betaine plus sulphate supplementation (p < 0.05). In the ewes, betaine plus sulphate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d (p < 0.05) the wool growth rate, wool yield, staple length and wool sulphur concentration, while decreasing wool wax and wool yellowness (p < 0.05). In the lambs, wool growth rate, wool yield, fibre diameter, staple length, staple strength, wool sulphur concentration, wool wax and fibre percentage did not differ (p > 0.05) between treatments. In the ewes, plasma methioni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p < 0.05) with betaine plus sulphate treatment. No corresponding difference (p > 0.05) was observed in plasma methionine concentration in the lamb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etaine plus sulphate supplement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woo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wes, while these compounds were without any effect on growth and wool production of the lambs. Combining the two supplements was advantageous.  相似文献   
69.
三种浮萍对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3种浮萍(芜萍、少根紫萍、青萍)对3种不同稀释倍数的猪场厌氧废水中的N、P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污水中TN、TP浓度随浮萍处理时间增加而持续降低;少根紫萍对N、P净化率都超过了75%,净化能力优于芜萍和青萍。综合考虑,少根紫萍可作为四川盆地内净化养殖废水中氮、磷的优化品种。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高级氧化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并综述了常见类型抗生素(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