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154篇
  273篇
综合类   1163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安徽本地意蜂为育种素材,通过系统选育与定向选育,采用闭锁集团繁育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选育出九州意蜂品种配套系,该品种配套系蜂王日有效产卵量高,春繁速度快,群势强,越夏越冬效果好,适应安徽地区生态环境和蜜粉源条件,具有蜂蜜高产、蜂王浆高产、蜂蜜和蜂王浆双高产的生产性能。其“中九州1号”(Eg1)属于蜂蜜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九州2号”(Eg2)属于王浆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王浆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10-HDA含量最高达2.14;水分、蛋白质、酸度基本接近,“九州3号”(Eg3)属于蜂蜜、王浆双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王浆产量均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适应于现代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42.
在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连续三年定点小麦田间试验,通过栽培模式、氮肥水平、种植密度三因素的不同处理,研究多因素小麦栽培优化组合.结果表明:采用垄沟、覆膜、秸杆覆盖栽培模式对小麦穗数不产生影响;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影响小麦穗数,在施纯氮0~240 kg/hm2范围内,每增减纯氮1 kg,增减穗数4 288;增加播量,极明显地提高小麦穗数;不同的栽培模式、氮肥用量和小麦种植密度对小麦的穗粒数不产生影响;覆膜栽培与垄沟栽培之间千粒重差异显著,种植密度对小麦千粒重在不同的条件下影响明显,覆膜栽培条件下,高氮肥水平,低密度(播种量180 kg/hm2)的千粒重大于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垄沟模式下,高氮水平(施纯氮240 kg/hm2)与中氮水平(施纯氮120 kg/hm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施氮肥相比,千粒重明显提高,秸秆覆盖模式下,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与不施氮、高氮水平组合的平均千粒重最低,两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其它各组合差异显著.正常降水年份,旱地小麦采用一定的农业栽培模式,能够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尤其是覆膜下,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降水量多的年份,采用垄沟模式及秸秆覆盖模式对小麦产量甚至产生负效应.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在施纯氮0~240 kg/hm2范围内,每增减纯氮1 kg,增减籽粒产量5.7 kg;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的影响显著,秸秆覆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照)模式下籽粒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排列次序都为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大于低密度(播种量180 kg/hm2),低氮和不施氮时,增加密度,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3.
稻水象甲幼虫发生程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水象甲幼虫为害水稻根后,导致水稻植株矮缩、发黄、分蘖减少甚至死苗,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本文对稻水象甲发生程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损失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4.
国外蔬菜遗传资源的引进,研究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素  徐兆生 《园艺学报》1998,25(3):264-269
1971~1996年从40余个国家(地区)引进14个科48属72种(包括变种)共11410份蔬菜遗传资源,其中20余种为国内稀有蔬菜,还有我国科研和生产急需的抗源材料、雄性不育系、耐热和耐低温等珍贵材料。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气候类型,与地方科研、生产单位结合对引进的5345份材料共同试种鉴定,筛选出40余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直接推广利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选出的品种中有7个通过了省(市)品种审(认)定,共推广面积261khm2。大批引进的蔬菜优异资源被全国育种单位广泛用于培育新品种,获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5.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合山市种植的澳洲坚果品种,在该市建立试验基地,对24个澳洲坚果品种的花穗长度、小花数量、小花座果率、小花成果率和产量等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Own choice、I-9、900#、695#、788#和II-14等6个品种(系)的性状好,产量较高,可作为合山市早期种植的澳洲坚果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6.
不同叶面肥对优质稻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万代红""百禾乐"及"中国丰"等三种高效叶面肥,在水稻品种玉香占的苗期和大田生长期进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苗期喷施叶面肥处理能明显促进秧苗的稳生壮长,增强秧苗干物质积累,提高秧苗的综合素质;在大田生长期适时进行喷施处理,能促进大田水稻早生快发,促进分蘖和有效穗的形成,保持生长健壮,抗病力明显增强;各处...  相似文献   
47.
长输管道水力瞬变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刚  蒲家宁 《油气储运》2000,19(3):16-20
根据各种管道边界的瞬变方程和管道水击的连锁Allievi方法,针对具有实际元器件和边界的长输管道的不稳定流动,设计了基于特征线差分解法的分析流程和仿真计算程序。利用长输管道水击数值计算所得线路上各节点的瞬态值进行B样条曲线拟合,实现了水力瞬变过程中线路水力坡降线及某些水力参数变化情况的图形输出 。  相似文献   
48.
不同保果方式对串番茄品种果穗整齐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五宏  冯辉  徐娜  吴志刚 《种子》2007,26(10):15-17
研究了花序电动振动辅助授粉、PCPA蘸花处理及自然授粉对串番茄ST 02、ST 03、ST 04的果穗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动振动辅助授粉和蘸花处理较自然授粉明显提高了果穗的整齐度和产量,且蘸花处理的产量最高,操作最为便捷。  相似文献   
49.
赫章县山区综合开发总体发展战略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赫章县县情、山情,提出该县山区综合开发的发展战略及对策;并把优先解决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建力林果业、畜牧业及其加工业三大内容作为山区综合开发的建设重点与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has been shown to affect somatic growth rates and metabolic functions of fish,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fluctuating temperatures on life-history traits. We examined these effects on female Japanese medaka ( Oryzias latipes ) reared from hatch to maturity at two mean temperatures (27 and 30 °C) with diel temperatures either held constant or allowed to fluctuate ±5 °C. Feeding regimes were manipulated to equilibrate medaka growth rates in all treatments. Age and length at maturity decreased as a result of thermal fluctuation, whereas there was no effect of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on the proportion of fish attaining maturity or on the number of eggs produced by a mature female. We hypothesise that short-term high temperatures associated with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decreases development time, whereas reduced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t higher temperatures does not allow for increased egg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