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篇
  50篇
综合类   26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为阐明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林下草本层化学计量特征和碳密度分布格局,基于2011年青海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评估了青海省7个优势种(白桦、白杨、红桦、青杄、山杨、圆柏、云杉)林下草本层的化学计量特征(C、N、P;C∶N、C∶P、N∶P)以及碳密度的差异。同时,估算了青海省7个优势种林下草本层碳储量大小。结果表明,草本层地上碳含量圆柏林[(419.9±1.44) g·kg-1]显著高于其他林型,但是地下碳含量[(364.6±8.33) g·kg-1]显著低于其他林型;氮含量均表现出圆柏和云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磷含量在不同林型间差异不显著。圆柏林和云杉林林下草本层C∶N、C∶P显著低于其他林型,而N∶P显著高于其他林型。此外,林下草本层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均表现出圆柏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根据青海省7种优势树种化学计量特征与碳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草本层碳密度与其化学计量特征有相关性,可以根据碳含量推算碳密度。将海拔作为环境因子考虑,发现圆柏和云杉林下草本层碳密度分布于较高海拔,其他树种则分布于较低海拔。因此,理解养分元素在草本层“地上-地下部分”之间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估算草本层的碳储量,对于揭示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状况和生物化学循环过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2.
摩天岭北坡东南部不同海拔梯度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拔因子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导因子,对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对摩天岭北坡南段海拔600-1 500m草本植物多样性以及群落初级生产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多度与海拔梯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278 4)(P0.05),植物盖度与海拔梯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43),草本层高度、密度与海拔梯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2)植被地上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上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地下生物量随海拔变化差异较大,表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3)从功能群的角度分析,草本层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摩天岭北坡东南部草本植物群落特征随海拔梯度变化显著,各功能群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生物量与草本层植被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生物量与植物高度和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以及植物盖度、高度和密度之间相关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83.
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变化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间伐以后,由于林下空间环境因子的变化,植被生物量大量增加,为对照区的3.25倍其中灌木生物量增加273.5%,由对照区占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79.78%,提高到91.75%.且灌木种类增多,并尤以层外植物较多.其生物量占灌木生物量的50.25%;草本生物量增加32.49%;林下死地被物生物量达9100kg/hm2,比对照区增加92.80%。  相似文献   
84.
中草药复方添加剂对施氏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研究了7种复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240尾鱼共分为8组.7个复方中草药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结果显示:实验中所采用的几种中药复方均对施氏鲟血浆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具有升高的作用.血清中AKP酶活性,除方六外其余中草药添加组的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其中方四及方五升高明显.反映肝功能的指标中,方五可以显著降低LHD在血清中的含量,方二对ALT有显著降低的作用,方一、方四、方五可以显著降低AST在血清中的水平.大部分所选中药方剂对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SCR)、钙、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方二和方四能显著升高血糖含量;方二、方六和方七还能提高鲟鱼血清铁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方剂具有促进机体代谢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快速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体外周血白细胞与中草药水提液共同孵育法,快速筛选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39种生药量浓度为100 mg/ml 的中草药水提液及添加5.0 mg/ml 酵母聚糖的中草药水提液分别与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孵育后,采用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检测各种中草药水提液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再以吞噬乳胶微球法检测具有显著增强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效果的中草药对棕点石斑鱼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筛选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并将其拌料饲喂棕点石斑鱼,考察其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9种中草药中有10种对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显著提高15%以上,3种酵母聚糖添加组对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提高70%以上;筛选出可同时提高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和吞噬活性的 3种中草药,它们分别为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拌料饲喂实验结果显示,饲喂1%的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可显著提高棕点石斑鱼体内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下9种药材植物淋出物对油松枯落物分解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选择适宜油松林下种植的药材植物及适宜的林药复合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岭山区广泛分布的典型油松林及林下9种常见药材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地丁(Corydalis bungeana)、薄荷(Mentha haplocalyx)、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细辛(Asarum sieboldii)、荆芥(Nepeta cata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通过药材植物茎叶淋出物(以水浸提液模拟)喷浇油松枯落物进行分解试验,研究药材植物茎叶淋出物对油松枯落物分解速率、养分(C、N、P、Cu、Zn和Mn)释放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蒲公英、地丁、薄荷、鱼腥草、金银花和荆芥的茎叶淋出物均显著抑制了油松枯落物的分解及总体养分释放(除金银花茎叶淋出物对N释放、荆芥茎叶淋出物对N和P的释放影响不显著外)。蒲公英、地丁、薄荷、鱼腥草和金银花茎叶淋出物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金银花茎叶淋出物降低了土壤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荆芥茎叶淋出物均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论】细辛、绞股蓝和夏枯草可与油松进行林药复合种植,其余6种药材植物应避免在油松林下种植或降低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2种林型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为新疆天山云杉林土壤质量的管理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以中生草类-天山云杉林和藓类-天山云杉林2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数据计算α多样性指数,分析幼龄期(0~60 a)、中龄期(60~100 a)、近熟期(100~120 a)...  相似文献   
88.
太行山核桃林分布广泛,林下土地空闲率高,光照条件良好,适宜间种多种经济作物,林药间作成为理想的经营模式。为了筛选适宜的药材种类,引进射干、知母、桔梗、菊花、瓜蒌、天南星、黄芩、荆芥、土贝母、土木香和丹参共11种中药材,在河北省涉县索堡乡南沟村的核桃林地进行了间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生态学习性和物候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引种地春季干旱的气候条件,以降低核桃与药材间的竞争强度和提高林地收益为目标,选择育苗难易程度、抗旱性、株高、根系分布深度和经济效益这5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贝母、知母、菊花、射干、桔梗这5种药材适宜在核桃结果初期(核桃树龄为10~12 a)间种,而荆芥、丹参、土木香这3种药材适宜在核桃幼树期(核桃树龄为3~4 a)种植。  相似文献   
89.
牡丹皮、黄连、大黄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中草药黄连、牡丹皮、大黄的乙醇提取物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活性变化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处理前后SOD、CAT、GSH-Px和AChE表达量变化; 并用松枝水培试验测定3种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病害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 提取物处理后线虫体内总糖及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线虫体内糖及蛋白质的代谢受到干扰; 线虫体内SOD、CAT、GSH-Px酶活性提高, POD活性显著下降, MDA含量升高, 表明线虫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 细胞功能受到极大影响; AChE活性被抑制, 表明线虫的神经系统受到破坏, SOD、CAT、GSH-Px和POD表达量与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松枝水培试验表明中药提取物能够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害发生。综上, 3种提取物引起的松材线虫体内众多生理指标的改变是造成线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中草药对磷酸二酯酶4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磷酸二酯酶4(PDE4)活性的影响为指标,筛选PDE4选择性中草药调节剂,为中兽医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调节环核苷酸水平提供依据。以cAMP为底物,加入由猪嗜中性粒细胞中提取的PDE4与中草药样品, 用HPLC法检测反应后的cAMP含量,计算中草药对酶活性的影响,正数为抑制作用,负数为促进作用。54味中草药里,对PDE4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的有38味,具有促进作用的有16味。部分所选中草药对PDE4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部分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提示从中草药里筛选特异性PDE4活性调节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