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96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83篇
  109篇
综合类   41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针对低温超声波辅助提取中玉米黄质的降解现象,通过对玉米黄质样品光谱图、浓度、自由基等测定,解析超声波降解玉米黄质的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后,玉米黄质发生降解。并且随功率和时间的增加,玉米黄质的光谱图改变、453 nm最大吸收值降低,浓度下降。通过分析同等条件下超声波处理对苯二甲酸之后所产生的邻羟基对苯二甲酸的量,发现超声波处理过程中羟自由基与玉米黄质的降解呈相关性,揭示了超声波通过产生自由基降解玉米黄质的规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2.
以衡阳市售甘薯为原材料,利用超声辅助法从甘薯中提取类胡萝卜素,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辅助下,最佳提取工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甘薯中类胡萝卜素的平均提取率为374.28 mg/kg。  相似文献   
113.
以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从罗汉果花中提取总黄酮,并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了工艺参数。通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等因素进行试验分析,考查了各提取参数对罗汉果花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了罗汉果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乙醇体积分数为67.55%,超声时间43.62 min,超声波功率208.48 W,液料比15∶1(mL∶g),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到6.537%。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一元溶剂、二元溶剂、三元溶剂对西瓜番茄红素提取效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混合溶剂提取西瓜番茄红素工艺。结果表明,一元溶剂中石油醚、乙酸乙酯对西瓜番茄红素的提取效果较好;二元混合溶剂中,乙酸乙酯-丙酮(7∶1)的提取效果最好;三元混合溶剂中乙酸乙酯∶丙酮∶甲醇(7∶1∶1)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西瓜番茄红素的最佳溶剂是体积比为7∶1的乙酸乙酯-丙酮混合溶剂。超声波提取西瓜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波功率225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为1∶5(g∶m L)。  相似文献   
115.
采用超声波处理羽扇豆(Lupinus micranthus Guss.)种子,对羽扇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和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羽扇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都得到了提高,以20 min的处理时间为最佳;处理后提高了羽扇豆幼苗的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幼苗MDA含量和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提高了种子活力。说明羽扇豆种子萌发之前采用适宜的短时间超声波处理,不仅能促进萌发,还能促进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6.
采用超声提取技术对薜荔(Ficus pumila L.)叶、薜荔壳和薜荔子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以亚硝酸钠、硝酸铝和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溶液浓度在10~50μ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519 9x+0.002 9,相关系数为0.999 9。在合适的提取条件下,测得薜荔叶、薜荔壳和薜荔子中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7.05%、3.94%和2.54%。结果表明,薜荔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在薜荔壳和薜荔子中的,对薜荔黄酮的提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7.
旨在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干辣椒中辣椒素工艺。以辣椒素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较优范围,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以及最佳方案验证性实验,优化筛选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提取辣椒素工艺技术。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椒素的过程中,各因素对辣椒素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优工艺技术为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35,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素得率为0.87%,显著高于水浴浸提法提取得率0.43%,且验证性实验显示标准差为0.04%,相对偏差0.04%,说明实验重复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8.
石蒜富含重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为了优化石蒜中加兰他敏的微波提取工艺,以石蒜为原料、乙醇作提取剂,研究微波功率、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及次数等单个因素对微波法提取加兰他敏的影响,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与超声波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微波法提取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7,提取温度45℃,微波功率350 W,提取时间7 min;在提取2次的情况下,加兰他敏的提取率达95.8%,产率达0.0549%,粗提取物中加兰他敏含量达15.15%。用微波法提取石蒜中加兰他敏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整体效果优于超声波法。  相似文献   
119.
An ultrasonic method using two approaches, A and B, along with a refere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Method 3050B [i.e., a mixture of 30 mL of nitric acid–hydrochloric acid–hydrogen peroxide–water (HNO3-HCl-H2O2-H2O)] were contrasted for leaching of a plant matrix. The trace metals were arsenic, cadmium, cobalt, chromium, copper, mercury, manganese, nickel, lead, selenium, and zinc (As, Cd, Co, Cr, Cu, Hg, Mn, Ni, Pb, Se and Zn) and quantified by ICP-OES followed by an investigation into residue formation and the impact of digestion time. Approach B was the most accurate and precise with percent recoveries ranging between 99 and 120%, whereas ultrasonic approach A and the USEPA method 3050B gave similar results with poor accuracies and precision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igestion time using approach B, the total metal recovery was fairly the same over a period of 120 min except for Cr and Cu, which showed slight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20.
经贮藏后的牛乳浓缩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MPC)的水溶性会下降,而MPC的水溶性直接影响其应用价值.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新鲜和贮藏后的MPC,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对贮藏后的MPC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50、300、600 W分别处理5 min; 300 W分别处理3、5、10 min)贮藏后的MPC85,其水溶性显著下降;而超声处理(300 W或600 W分别处理3、5、10 min)新鲜MPC70后在50℃条件下贮藏30 d,其水溶性下降较缓慢且300 W处理10 min的水溶性下降得最慢.因此,在MPC生产过程中进行超声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MPC贮藏过程中水溶性下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