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92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1篇
  380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93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果洛州大武滩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典型样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该草地植被由24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22属。藏嵩草为优势种,次优势种植物有华扁穗草和鹅绒委陵菜。植被多样性指数(H′)为3.06,生态优势度指数(D)为0.82,均匀度指数为(J′)值为0.96。地上植物量干重为558.7g/m2,地下植物量为6734.13g/m2。地下植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处,为4071.7g/m2,占0~30cm植物量的60.46%。草地地上植物量按经济类群划分,莎草类、阔叶草类和禾草类植物分别占鲜重的69.9%、26.28%和3.78%;占干重的75.3%、20.3%和4.4%,草地植物群落以莎草科牧草为主。  相似文献   
52.
高寒珠芽蓼草甸植被生物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甘肃省天祝县珠芽蓼高寒草甸,结果表明,调查草甸的主要植物有26种,隶属13科23属。其中珠芽蓼(0.148)为优势种,次优势种有乳白香青、球花蒿、线叶嵩草等。通过对珠芽蓼草甸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季节动态的研究分析发现,地上植物量在整个生长季中表现为单峰曲线,地下植物量变化呈现“V”型曲线,环境因子是制约珠芽蓼草甸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3.
封育条件下云南马龙县山地草甸主要植物繁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云南马龙县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山地草甸进行围栏封育,以自然状态作对照,观察分析了封育条件下8个主要植物种群繁殖器官特征变化及其在不同退化梯度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封育导致白茅根茎节间距缩短,枝条密度增加,出现营养繁殖向有性繁殖转变;白健秆、西南委陵菜、鼠尾栗、旱稗、画眉草、蜈蚣草和四脉金茅的丛幅增大,促进了其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54.
55.
基于脆弱性理论东北地区典型煤炭城市社会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系统脆弱性理论入手,找出了灾害框架下和煤炭城市框架下社会脆弱性共性和个性。借助危险、灾害和脆弱性的关系,做出典型煤炭城市危险机制图。选定指标以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行胁迫现状评估和危险评估,最后做综舍分析。  相似文献   
56.
There is debate among ecologists about whether total habitat area or patch arrangement contributes most to population and/or community responses to fragmented or patchy landscapes. We tested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patch area and isolation for predicting bird occurrence in a naturally patchy landscape in the Bear River Mountains of Northern Utah, USA. We selected focal patches (mountain meadows) ranging in elevation from 1,920 to 2,860 m and in size from 0.6 to 182 ha. Breeding birds were sampled in each focal meadow during the summers of 2003 and 2004 using variable-distance point transects.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likelihood-based model selection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kelihood of occurrence of three bird species (Brewer’s sparrow, vesper sparrow, and white-crowned sparrow) and area, isolation, and proximity metrics. We used model weights and model-averaged confidence intervals to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each predictor variable. Plots of area versus isol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ariables. We found that meadow area was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 for explaining occurrence for two species, and that isol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other. We also found that the absolute distance was more appropriate for evaluating isolation responses than was the species-specific proximity metric. Our findings add clarity to the debate between ecologists regard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rea and isolation in species responses to patchy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57.
地膜覆盖下豆禾混播草地根系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差额法连续分层次地对燕麦+豌豆人工草地的根系在地膜覆盖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根系的58%分布浅,豌豆的77%根系分布在10~20cm深,两者混播后,其根系可有效地互补,且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互补性增强。同时地膜覆盖后,使根系的分布更浅,根量减少。  相似文献   
5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草地质量初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以草地优良牧草产量、可食牧草产量、载畜量、牧草利用率和覆盖度为主要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工分析的方法,对武威地区32个类型草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质量最好的草地是山地草甸,质量最关的是干荒漠和荒漠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武威地区草地质量分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59.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主要生存场所的土壤节肢动物。为了明确不同放牧家畜及其混合比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于2020年7月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设置中等放牧强度下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2混合放牧(MG1∶2)、牦牛藏羊1∶4混合放牧(MG1∶4)和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MG1∶6)5个放牧样地,以无放牧(CK)为对照样地,采集0~5 cm、5~10cm、10~15 cm的土样,利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分离土壤节肢动物,并进行鉴定统计。结果表明:1)试验样地分离得到的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为螨总科(Acaroidae)和甲螨总科(Oiibatida),分别占土壤节肢动物总捕获量的36.67%和41.14%,且在0~5 cm土层数量最多,具有表聚性;2)不同放牧方式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组成、群落结构、密度及多样性存在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放牧降低了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螨总科的组成比例,而增加了甲螨总科的组成比例;无放牧样地与其他放牧方式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类群数均表现为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而均匀度指数与之相反;3)土壤节肢动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全碳、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有机质、pH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平均密度、总类群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全氮、全磷、全碳、速效氮、速效磷在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速效钾、有机质在无放牧样地最高;pH、土壤含水量在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样地最高。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藏羊单牧对于土壤节肢动物密度、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阐明草地补播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食性的影响,能为其防控和草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利用胃容物显微分析法,研究高原鼢鼠在甘南高寒草甸补播草地和退化草地的食性与生态位差异.结果发现,草地补播显著改变了高原鼢鼠的食物资源,退化草地下优势植物主要是菊科(Asteraceae,45.30%)、唇形科(Lamiaceae,26.40%)和蔷薇科(Rosaceae,18.72%),而补播后则变为禾本科(Poaceae,37.00%)、蔷薇科(25.68%)和莎草科(Cyperaceae,16.54%).退化草地中高原鼢鼠采食15科27属27种植物,食物比例中蔷薇科(45.72%)、禾本科(19.68%)和廖科(Polygonaceae,17.11%)最高.而在补播草地高原鼢鼠采食15科25属28种植物,主要采食蔷薇科(40.71%)、禾本科(25.32%)、廖科(11.70%)和莎草科(11.45%).草地补播影响了高原鼢鼠采食植物的比例,且食性的生态位宽度、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补播可以通过减少杂类草的比例来减少高原鼢鼠的食物来源,喜食植物的减少可能会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时间从而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代价.通过补播影响高原鼢鼠食性是其生态防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