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7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林业   3051篇
农学   483篇
基础科学   251篇
  888篇
综合类   3184篇
农作物   529篇
水产渔业   119篇
畜牧兽医   365篇
园艺   427篇
植物保护   28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日森林文化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一个森林大国,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森林文化,其教训和经验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后工业化国家都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对日本的森林状况进行回顾和评价,从其森林思想中汲取精华,不断挖掘森林文化所蕴藏的丰富含义,恢复和弘扬森林文化,这对中国正在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解决环境问题都能提供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3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适于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的15个随机引物,并优化了RAPD分析的扩增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进行了RAPD分析。各菌株间的Nei相似系数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2个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菌株和2个P.macadami Z.D.Jiang et P.K.Chi菌株都分别以0.636和0.589的相似系数两两首先聚在一起,而不同的种则只在小于0.54的相似系数范围内聚类,体现了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差异程度;聚类群与寄主植物不具相关性,同种植物上的不同拟茎点霉,即使是分自相同寄生部位也不能聚在一类;支持形态学上将生于柑桔枝和黄皮茎、沙梨叶和果、杨梅叶和枝以及同是生于龙眼叶的共8个拟茎点霉分别鉴定为不同的种,而不支持将P. cytosporella Penz.et Sacc.与P. mangiferae合并为一个种的观点;RAPD技术可作为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铁在苹果树器官中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龄苹果树整株分析结果表明 ,果实、叶片、枝干、根系的鲜重分别占整株鲜重的 42 .0 9%、6 .33%、38.81%、12 .77% ,以果实占鲜重的比例最大 ,单株鲜重为 2 0 7.90kg ;果实、叶片、枝干、根系的干重分别占整株干重的 19.5 1%、6 .45 %、5 7.30 %、16 .75 % ,以枝干占干重的比例最大 ,单株干重 84.37kg ,单株含水量 12 3.5 5kg。铁浓度以直径 <0 .5cm的根最高 ,达 2 5 7.5 1mg/kg ,其次为叶片 ,达 2 14.0 9mg/kg ,果实中铁浓度最低 ,为 18.2 7mg/kg;单株总铁含量 4915 .78mg,叶、果、根、枝干中铁含量分别为 116 4.6 5、30 0 .72、15 0 0 .30、1949.6 0mg ,分别占单株总铁量的2 3 .70 %、6 .12 %、30 .5 2 %和 39.6 6 %。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优良家系选育,树种内种源研究,高世代种子园研究,乡土树种栽培驯化,外来树种引种,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所采取的措施,无性繁殖技术等林木良种繁育概况;并就林木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造林新材料在岱山海岛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造林新材料在岱山海岛造林中的应用,观测它们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造林新材料对提高夹竹桃Nerium indicum造林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科瀚98对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银杏Ginkgo biloba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小.植树宝、科瀚98和GGR可显著提高女贞Ligustrum lucidum,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木荷Schima superba的造林成活率.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16.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0,他引:46  
本研究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计算其遗传距离并给出了NDV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将68株NDV分为9个基因型(30株为国内分离株),其中Ⅰ-Ⅵ是早已存在的老基因型,Ⅶ、Ⅷ、Ⅸ为新发现的基因型,特别是Ⅸ为我国特有的基因型(F48EO、M3、HLJ-3、HeB-1P和NM-5)。1997-1999年我国云南、广西、甘肃、陕西、新疆等地分离的YN-1P、GX-3、H1、H2、P1、GX-1、GX-2、GS-3、SHX-2、SHX-3、SHX-6、SHX-7、XJ-2和1991年分离的HuB-1均属于Ⅶ基因型,该基因型的病毒是90年以来引起新城疫发生的主要病原。根据遗传距离和分离年代可将此基因型进一步划分为5个基因亚型,分别是Ⅶa、Ⅶb、Ⅶc、Ⅶd和Ⅶe。此外HuN-1/98、HLJ-4/95和HeH-1P属一个老的基因Ⅵ,1979-1985年分离自青海的QH-1、QH-2、QH-4属于一个新的基因型-Ⅷ型。可见在我国新城疫的流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老基因型的危害(Ⅰ-Ⅵ),又有新基因型(Ⅶ)的流行,更有我国独特Ⅷ和Ⅸ基因潜伏。  相似文献   
17.
陕西秦巴山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河南树木资源合理化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园林绿化、工业原料、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等功能为依据,对河南树木资源进行了分类,提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对澳门凼仔岛海岸山地防护林造林地 (8年生 )进行调查 ,分析了林分保存率、林分生长量、各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土壤肥力和林分植被变化情况。认为海岸山地防护林营造多树种阔叶混交林是一种值得研究推广的林分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36块落叶松一样树混交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其幼龄期林分Ⅰ级木单位面积株数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Ⅰ级木的株数并非随密度的增加而直线递增,而是趋向“二阶常数”分布,且在同一年龄阶段,在较低的密度范围(2325~4800株/hm2)或较高的密度范围(4801~6750株/hm2).Ⅰ级木的株数变动幅度不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