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6篇
农学   5篇
  6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综述了浙贝母组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浙贝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2.
pH与盐度胁迫对鼠尾藻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及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机理,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和抗氧化酶试剂盒,检测了pH、盐度胁迫对鼠尾藻表观光合作用、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H 6.0与pH9.5胁迫处理24 h后鼠尾藻表观光合速率均大幅下降,48 h后均与对照组(pH 8.5)差异显著(P0.05);(2)pH 9.5胁迫处理48 h后S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盐度15胁迫处理24 h,盐度20与25胁迫处理48 h后表观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盐度31,P0.05),胁迫72 h后3个处理组表观光合速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4)盐度20胁迫处理24 h后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0.05),SOD、CAT活性由24 h至48 h时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盐度15胁迫处理72 h后MDA显著上升(P0.05),而SOD、CAT活性较低。可以得出pH胁迫使鼠尾藻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强碱性使藻体受到活性氧损伤。盐度为15时,鼠尾藻抗氧化酶活力较低,当高于15时,抗氧化系统对活性氧有较高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3.
以紫叶小檗叶片为试材,用薄层层析色谱法(TLC)、颜色特征反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和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其色素进行定性分析;用HPLC-DAD法对其叶片单体酚质量分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紫叶小檗叶片主要含有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矢车菊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矮牵牛素、二氢槲皮素、二氢杨梅素、芦丁、槲皮素、绿原酸、杨梅素、表儿茶素、芹菜素;其叶片呈现紫红色是矢车菊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矮牵牛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槲皮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4.
松林线虫群体致病性测定和潜伏侵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松树萎蔫病 ,是松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已在日本、美国、黑西哥、加拿大、韩国发生和流行。目前松材线虫的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大。我国最早在1982年秋于南京紫金山的松林中发现该病 ,当年仅见枯树260株 ,现已查明在苏、浙、粤、皖、港、台均有分布 ,各地呈迅速扩展蔓延趋势。至1999年底该病在我国的发病面积已超过60万公顷 ,累计死树1600万株 ,直接经济损失1.28亿元。TomoyaKiyohare从日本松材线虫分布区内收集到37个线虫群…  相似文献   
165.
以成熟的鼠尾藻生殖托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3~23℃)、光照度(3000~12000lx)和光照周期(15L∶9D,12L∶12D,9L∶16D)对鼠尾藻排卵及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在20~23℃范围,有利于鼠尾藻卵子的排放;在3000~12000lx范围内,光照度越高,越有利于鼠尾藻卵子的排放;光周期不是影响卵子排放的主要因素,光照度是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重要因子;温度是制约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关键因子,水温低于16℃时不利于幼孢子体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66.
北方海区鼠尾藻大规格苗种提前育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连续3年的鼠尾藻生产性育苗试验,证明在北方海区提前育苗技术可行。该技术克服了鼠尾藻种苗繁育过程中难以培育出大苗的难题,通过提前50d采苗,缩短室内培育周期,采用种菜人工促熟方法,结合室内及海上培育、管理的各种技术措施,得到的种苗健壮、均匀,整齐。共培育出鼠尾藻大规格苗种3373.7万株,经海上中间培育3个多月后,幼苗直立枝数量3~4根、长度可达4~6cm。  相似文献   
167.
 为评估自日本引进的抗性黑松对松材线虫(Pine Wood Nematode,PWN)的抗病性,选用3个不同来源的PWN强毒和中强毒虫株采用皮接法接种,对1.5年生的黑松13个优良家系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进的黑松大部分家系对3个PWN虫株都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性,但针对不同虫株,抗病各家系间差异明显,其中有7个家系(3、4、5、6、9、11和12号)表现良好。同时,为探讨引进黑松家系感染PWN后的组织病理反应,对12号抗性家系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观察表明,松材线虫在抗性黑松和普通黑松中的纵向扩散速度差别不明显,但其在抗性黑松内的横向扩散速度比在普通黑松内要慢,且抗性黑松体内木射线细胞和围绕树脂道泌脂细胞的薄壁细胞,出现病变要比普通黑松晚;在接种后同一时间取茎段的同一部位发现,抗性松苗组织解剖结构及细胞的病变和破坏程度要比普通松苗轻。  相似文献   
168.
为了鉴定引起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灰霉病的病原真菌,于2015年-2019年收集浙贝母灰霉病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获得10株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进一步以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RNA 聚合酶...  相似文献   
169.
黑松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影响黑松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因子,以黑松当年生嫩枝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及扦插基质对黑松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对黑松嫩枝扦插苗的生根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对扦插苗的不定根数量及最长不定根长影响不大,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处理时间及扦插基质对黑松扦插苗的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及最长不定根长均无显著影响。在9个处理中,6号处理(1000 mg/L ABT 1号生根粉处理40 min,扦插基质沙子:椰糠:珍珠岩:蛭石=20:16:3:1)的生根率最高,达76.0%,不定根数量及最长不定根长也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