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58篇
  免费   5528篇
  国内免费   7748篇
林业   6241篇
农学   5475篇
基础科学   8457篇
  29134篇
综合类   33236篇
农作物   3631篇
水产渔业   1734篇
畜牧兽医   6246篇
园艺   2102篇
植物保护   5478篇
  2024年   556篇
  2023年   1983篇
  2022年   2916篇
  2021年   3109篇
  2020年   3148篇
  2019年   3646篇
  2018年   2922篇
  2017年   4163篇
  2016年   5176篇
  2015年   4259篇
  2014年   4808篇
  2013年   5972篇
  2012年   7674篇
  2011年   6217篇
  2010年   4954篇
  2009年   4917篇
  2008年   4423篇
  2007年   4913篇
  2006年   4418篇
  2005年   3763篇
  2004年   2729篇
  2003年   2309篇
  2002年   1840篇
  2001年   1685篇
  2000年   1445篇
  1999年   1053篇
  1998年   910篇
  1997年   889篇
  1996年   718篇
  1995年   733篇
  1994年   719篇
  1993年   563篇
  1992年   469篇
  1991年   441篇
  1990年   352篇
  1989年   311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62.
[目的] 分析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以及浮尘频次和时长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并分析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区域沙尘天气的早期预警和荒漠区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黑河流域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的2010—2019年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沙尘频次和时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冬季,春冬两季的频次和时长各占全年的82.3%和79.4%。10 a间沙尘暴和扬沙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少,而浮尘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时长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频次月变化与土壤湿度(10 cm)和大气湿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扬沙年际发生频次与土壤温度(5 cm)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气温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近10 a来,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的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破坏性较大的沙尘暴和扬沙逐年减少,而浮尘逐年增加。沙尘频次的月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浅层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和风速。春季的浅层土壤湿度影响了沙尘暴和扬沙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影响了浮尘年际频次变化;冬季的浅层土壤温湿度和降水量影响了沙尘暴的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影响了扬沙的年际频次变化。  相似文献   
63.
茶树上喷洒 ̄(134)Cs后,老叶上的沉积量和新叶上的吸收量均按指数回归形式下降,下降的速率以老叶上最快,春茶叶和夏茶叶上次之,秋茶叶上最慢;灌溉和土壤中拌入 ̄(134)Cs后,茶叶对 ̄(134)Cs的吸收分两个阶段进行,前期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后期则减少。吸收量有个最大值;茶叶中 ̄(134)Cs的含量在喷洒情况下比灌溉和拌土的高。  相似文献   
64.
书报编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书报所载信息的正确传递,存贮以至国际化。做好书报编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是时代赋予编辑工作者的职责。本文就我国目前书报编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为6类,并作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5.
The effect of food deprivation on ova transport, hormonal profiles and metabolic changes was studied in 20 crossbred multiparous sows during their second oestrus after weaning. To determine the time of ovulation,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ic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The sow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one control group (C-group), which was fed according to Swedish standards, and one experimental group (E-group). The E-group sows were deprived of food from the first morning meal after ovulation until slaughter.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second hour from about 12 h before expected ovulation in the second oestrus after weaning until slaughter and were analysed for progesterone, prostaglandin F2 alpha-metabolite, insulin, glucose, free fatty acids and triglycerides. All sows were slaughtered approximately 48 h after ovulation and the genital tract was recovered. The isthmic part of the oviduct was divided into 3 equally long segments and flushed separately with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 Uterine horns were also flushed with PBS.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number of ova were foun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 of the isthmus in the E-group (p = 0.05) while in the C-group most of the ova were found in the third part of the isthmus or the uterus (p = 0.01). The level of prostaglandin F2 alpha-metaboli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gesterone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ovulation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The other blood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he food-deprived sows were in a catabolic state. The 48 h period of fasting result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an delayed ova transport, which may be due to a delayed relaxation in the smooth circular muscle layer of the isthmus.  相似文献   
66.
本文利用Levin t-变换迭代法,对加速广义Laguerre多项式级数,提出了一种新的Laplace变换的数值反演方法,这种方法在精度上和数值稳定性上的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67.
张静  任卫新 《农机化研究》2004,(2):36-37,39
农机产业化是社会分工细化、生产专业化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实质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过程。日前,兵团农机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结合兵团实际,提出了推进农机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8.
浅谈人造薄木生产中单板的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木材颜色的成因及漂白机理,重点介绍了人造薄木生产过程中单板漂白工艺。研究表明,经漂白处理的单板,颜色明显变浅,色调也比较均匀,而且还消除了板面污染,对单板的染色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环泵泡沫比例混合器和泡沫压力比例混合器在相应灭火系统中的应用、安装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两种泡沫比例混合器组成的系统进行了对比,认为环泵比例混合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正压进水,可以克服负压进水方式存在的缺陷,比较适合油库火灾的扑救;压力比例混合泡沫灭火系统灵活性、匹配性较差,适用于泡沫混合液流量相对不变的火灾扑救。  相似文献   
70.
石灰性土壤的电超滤(EUF)特性主要是浸提时因需控制电流而必须大大降低电压。在一定范围内,降压程度与土壤 CaCO_3%有密切关系。控流限额愈低,电压需成比例地下降,但土壤EUF-值减小不多。电流控制在一定值时,离子的解吸总量亦为定值。控流主要控制了各石灰性土壤解吸/溶解份额特大的 Ca+Mg 量近于定值,对于含量小的其他养分离子则并无多大影响,仍可区辨各土壤间的差别。通过冬小麦盆栽试验和有关化学测试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国际通用的5g 土样和控电流方法测定 EUF-K 和-P 等有效养分,对于石灰性土壤也是可行的,但其EUF-(Ca+Mg)值则毫无植物营养有效性的意义。土壤 EUF 值只是一种指数,并非真正的解吸离子量。石灰性土壤 EUF-K 值因浸提时降压控流而略低,80℃时5min 内解吸的钾不一定是非交换性钾。由于 Ca-P 和 CaCO_3在高温高电压时浸出较多,故石灰性土壤 EUF-P 和-(Ca+Mg)的80℃值/20℃值之比,与酸性土壤或非石灰性土壤相比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