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7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利用七元瓜环的荧光增敏作用测定盐酸小檗碱片和复方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H值为2.0、λex=345.07 nm、λem=498.07 nm条件下,盐酸小檗碱的浓度在2×10-8~1×10-5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103%,RSD在1.5%以内。本方法适用于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建立了鱼腥草、柴胡、维生素C、盐酸林可霉素、黄芪多糖等注射液中非法添加地塞米松磷酸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以0.75%三乙胺溶液(磷酸调节pH 3.0)-甲醇-乙腈(50:45:5)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采集范围为190~400 nm,记录色谱图波长242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地塞米松磷酸钠质量浓度在10.0~200.0 mg/L内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在鱼腥草、柴胡、维生素C、盐酸林可霉素、黄芪多糖等注射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7.54%和1.14%、101.59%和0.19%、100.92%和0.92%、99.82%和0.73%、100.08%和0.62%。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鱼腥草等5种注射液中非法添加地塞米松磷钠的检查。  相似文献   
63.
在水温(25±2)℃条件下,以15 mg/kg鱼体重的剂量给奥尼罗非鱼单次口灌盐酸土霉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肌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盐酸土霉素在奥尼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显示:血药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半衰期(T1/2Ka、T1/2α、T1/2β)分别为4.79、4.10、45.20 h,最大血药浓度为1.50μg/m L,达峰时间为7.30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2.35μg·h/m L。肌肉作为可食性组织,选取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的靶组织,以0.1 mg/kg为最高残留限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0 d。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制备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并对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方法】通过预试验,确定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配方组分及其大致用量。以焦亚硫酸钠、MgCl2、乙醇胺和复合有机溶媒为影响因素,以灭菌前后盐酸土霉素和甲硝唑质量浓度变化为考察指标,利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复方注射液的最优配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注射液中甲硝唑和盐酸土霉素的质量浓度进行考察,并计算其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每100mL注射液中含有2.5g甲硝唑、5.0g盐酸土霉素、3g氯化镁、0.2g焦亚硫酸钠、40mL复合有机溶媒(由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二醇400组成,体积比为2∶1)、4mL乙醇胺,其余为注射用水。甲硝唑和盐酸土霉素在1~30μg/mL质量浓度时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制备的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中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22±1.48)%,变异系数为1.49%;盐酸土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22±1.24)%,变异系数为1.26%。注射液中甲硝唑和盐酸土霉素的日内、日间精密度测定结果为:平均质量浓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较小,且不大于2.00%。【结论】确定的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配方合理,甲硝唑和盐酸土霉素稳定性好,且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测定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沙拉沙星的耐药性,为制定盐酸沙拉沙星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用药程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传代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获得和消失速率.[结果]盐酸沙拉沙星对WZAh-01、WZAh-02、WZAh-03和YFAh-04菌株的MIC分别为0.625、0.3125、0.3125和0.15625 μg/mL;在含有盐酸沙拉沙星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8次后,4株供试菌株的MIC上升了64~512倍;将获得的强耐药性诱变菌株于4℃中保存30 d,结果发现WZAh-02 、WZAh-03和YFAh-04菌株的MIC下降了50%,WZAh-01菌株的MIC保持不变.[结论]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经连续8代的耐药性诱导后对盐酸沙拉沙星获得很强的耐药性,且产生耐药突变后的菌株具有相当稳定的遗传性,耐药性在短期内很难消除,因此在实际生产上不宜常用或滥用盐酸沙拉沙星.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壳聚糖双胍盐酸盐(CGH)对柑橘绿霉菌和柑橘青霉菌的抑菌能力,并通过涂膜的方法处理砂糖橘,测定了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维生素C(Vc)含量及总酸含量(TA)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壳聚糖(CTS)比较,CGH 对柑橘绿霉菌和柑橘青霉菌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当CGH浓度为0.4 mg/mL和5.0mg/mL时,可分别完全抑制柑橘青霉菌和柑橘绿霉菌的生长;质量浓度为2%的CGH涂膜处理的砂糖橘在28(±2)℃下存放27d后,失重率仅为2.25%,TSS为13.7%,Vc含量为每100g砂糖橘鲜重含有15.01mg、可滴定酸含量为0.85%。与对照相比,CGH涂膜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XPODS—AC。。(250minx4.6mm,5I.Lm);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方法,流动相:溶液A为乙腈,溶液B为O.05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值至3.0)。0—40min溶液A:溶液B为5:95—45:55;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340nm;进样量:10μL。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分别在62.5-l000μg/mL、46.875—750μg/mL和37.5—6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RSD为3.25%)、98.46%(RSD为1.99%)和99.20%(RSD为1.6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白头翁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通过室内直接吸收法测定了四环素、金霉素、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4种典型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四环素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以抑制作用为主;金霉素在处理第1d和7d均有激活作用,而且激活率最高可达到51.23%,但是在其他处理时间以抑制作用为主;诺氟沙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浓度为0.2mg·kg-1和1mg·kg-1对土壤微生物呼吸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5、25、50mg·kg-1处理均为激活作用,激活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恩诺沙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所有处理对呼吸的影响变化趋势为先激活后抑制。总体来说,到处理第15d,所有抗生素处理的微生物呼吸作用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在本试验浓度处理下,微生物对这4种抗生素能够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依据对黑龙江省部分牧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盐酸吡利霉素、头孢噻呋钠和复方阿莫西林为试验药物,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治疗并对乳品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盐酸吡利霉素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最高,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略差于复方阿莫西林,盐酸吡利雷素与复方阿莫西林对两种类型乳房炎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当,但盐酸吡利霉素对乳品质(尤其是降低体细胞数方面)的改善作用显著好于复方阿莫西林治疗组。  相似文献   
70.
为了更好地了解禽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从不同来源的家禽样品中分离沙门菌,调查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以及耐药菌株中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W)、tet(M)、tet(D)、tet(K)和tet(L)]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18.8%的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健康成鸡分离株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雏鸡、死胚或病禽分离株;四环素耐药株中tet(A)、tet(B)和tet(M)基因的携带比例分别为73.1%、11.5%和3.8%,说明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以tet(A)和tet(B)基因介导的主动外排为主.本研究首次在对四环素耐药的沙门菌中检测到tet(M)基因,说明tet(M)基因在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方面也具有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