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596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99篇
  197篇
综合类   1826篇
农作物   546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170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0 毫秒
71.
历经8年(1999-2006年)对‘柰李‘的结果特性进行观察,提出采用高标准建园、配方施肥、合理修剪、保果疏果、防治病虫害和适时采收等配套栽培技术,并把此项技术运用于大面积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千百年来一直是关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和粪肥来源,建国后,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运用国际育种先进技术,选出优秀公牛,授配主产区大批秦川母牛,配合其他措施,从而加速了秦川牛的选育,使之很快由役用型转变为肉用型,形成了秦川肉牛新品系。经屠宰测定,其肉用,役用性能不仅大大高于50年代调查时测定的指标,而且其中一些肉用性能指标与国际著名的肉牛品种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73.
干旱区盐渍化沙地梨的定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探讨了干旱区盐渍化沙地上,苗木类型,定植方式,生存环境地梨树定植成活率的影响。杜梨苗经耐盐性锻炼后再定植于土壤含量盐量≥0.55%的沙地上,其成活率可达88.3%-93.0%,定植的平均有效成本降低16.40元/666.7m^2。杜梨苗直接定植比植梨砧木成品苗的成活率高17.0%,沟植的树行内土壤全盐量比穴植的低0.62%,二者苗木成活率差异明显。梨园行间种植甜菜的苹果梨年生长量为行间土地  相似文献   
74.
以中科院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紫科1号红豆杉为试材,设置密度、底肥各3个水平共9个交叉组合,3次重复,在4种海拔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科1号红豆杉最适宜的栽培条件为海拔784 m左右、底肥0.5 kg/株左右(复合肥)。该条件下紫科1号红豆杉第1年高生长量可达40 cm以上,分枝达8个以上,冠幅可达14 cm。因此,推荐种植密度为25 000株/hm2(50 cm×80 cm)。  相似文献   
75.
发展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把以提高反刍动物对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污染为目标的一整套实用的营养技术称之为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本文从提高氮代谢利用率、提高日粮能量利用率和提高日粮矿物质元素利用率三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上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进步 ,并着重介绍了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近年来在发展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的反刍动物绿色营养技术措施有以下九种 :(1)饲料蛋白质保护和尿素缓释技术 ;(2)激素调控氮代谢技术 ;(3)进入小肠食糜氨基酸平衡技术 ;(4)降低甲烷发散技术 ;(5)日粮营养结构平衡调控技术(利用代谢葡萄糖调控组织代谢层次C3+C6 能占ME摄入量比值技术) ;(6)提高低质粗饲料的营养工程技术 ;(7)使用矿物质螯合物或络合物技术 ;(8)日粮阴阳离子平衡技术 ;(9)控制磷的排放技术。作者着重指出 ,在设计和使用这些技术时 ,应强调围绕一定的调控目标 ,将多种营养技术措施加以系统组合 ,充分利用其正组合效应 ,尽量控制或缩小其负组合效应 ,以达到充分发挥各种营养技术措施整体优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6.
从白桦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白桦的特性及栽培技术,对白桦的大面积栽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就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作详细的探讨,使松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78.
根据林业生产实践和相关资料,总结提出了陕北黄土丘陵区山杏低产林改造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9.
李敏  刘乃生  宋成艳  王桂玲  周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84-14885,14939
[目的]为龙粳22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龙粳22和对照品种的生长、品质、抗病、抗冷指标,探讨了龙粳22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龙粳22主茎11片叶,生育期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幼苗长势强,秆强抗倒,耐寒;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7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53t/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9.0%;米质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结论]龙粳22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在黑龙江省第3积温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The establishment of gypsicolous vegetation of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on land impacted by quarrying requires restoration measures to overcom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new landforms created in the proces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three standard hydroseeding methods to restore gypsicolous vegetation on quarry spoil slopes under a dry Mediterranean climate. The treatments were as follows: paper cellulose mulch, paper cellulose mulch + organic blanket, and wood fibre mulch, compared against a control. These treatments were tested on two slopes (10–15% vs 60–65%) and two contrasting aspects (north vs south). We evaluated the cover of all plant species 2·8 years after treatment, assessing both target gypsicolous species and non‐target species. Our results showed strong compositional and cover differences between hydroseeded and control plots. Control plots had a low cover of target species with a vegetation composed of early‐successional species that had the potential to hinder target species establishment over time. All hydroseeding treatments improved target vegetation cover, with wood fibre performing best in most situations studied here, alternatives being the cheaper but less effective paper mulch on shallow slopes, or the more expensive paper mulch + blanket on steep slopes in case of high erosion risk. Shallow and southern‐steep slopes we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recovery of gypsum vegetation by hydroseeding, compared to northern‐steep slopes where non‐target species developed more readily outcompeting target species. These results will help to guide management decisions to restore gypsicolous vegetation by hydroseeding in disturbed gypsum habitats.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