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8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林业   753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275篇
  519篇
综合类   1443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822篇
畜牧兽医   608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2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样条曲线的水泵叶片流线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传统的水泵CAD软件在绘制和调控展开流线时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的判断,提出了用单段和多段三次样条曲线来模拟展开流线,以及约束调控样条曲线的数学模型。对多段三次样条曲线模拟展开流线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绘图及调控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该文探讨了不用编制削度表直接建立高精度立木干曲线的方法.当采用干曲线是3次多项式时,通常根据10分法测定树干各部位直径,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该方程式的参数.从数学角度,只要知道树干任意3个部位的直径,就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或联立方程式求解干曲线参数.本文以樟子松为例,探讨用树干哪3个部位直径拟合的干曲线最接近实际干曲线,为建立立木干曲线提供有效方法.利用9个部位半径(方法Ⅰ)和利用其中3个部位半径(方法Ⅱ,28种组合)分别拟合干曲线,结果表明方法Ⅱ的6种半径组合的精度良好,其中的3种组合,(r1.3,r0.3,r0.7),(r1.3,r0.4,r0.7)和(r1.3,r0.4,r0.8)是拟合现实干曲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平潭县燕下埔沙荒风口综合治理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燕下埔沙荒风口地段的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风口造林要取得成功,除了要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应设置具有一定疏透度的风障以降低风沙危害,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地被石竹嫩枝扦插快速生根的研究表明:选用成熟度较高的地被石竹带顶芽茎段浸醮200mg/LIBA+5mg/L间苯三酚溶液后,扦插于蛭石:河沙为2∶1的基质上,在地温20℃、气温25℃、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6d后形成完整的根,生根成活率可达93.8%,培育60d后可用于建植观赏草坪。  相似文献   
16.
手工识别成像测井中的裂缝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结果.作者介绍利用Hough变换自动识别裂缝的原理及其算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计算裂缝参数不仅精度可靠,还保证了裂缝参数拾取的唯一性,对实现井壁裂缝参数的完全自动解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柑桔溃疡病菌存活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锋  李祥 《植物检疫》2002,16(2):69-72,77
本文对鄂东南地区生态条件下柑桔溃疡病菌在不同场所的存活期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能否作为侵染源进行了评价。证实在病株病斑内的病菌存活时间可达一年以上 ,是此病发生最主要的侵染源。病菌在田间条件下的土壤、落叶、落果、果皮及自然水中的存活期均相当有限 ;其中以冬季病落叶中的病菌存活期最长 ,也不超过 3个月 ;故年前存在于这些场所的病菌均不能成为第 2年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8.
番石榴果实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山月拔和二十一世纪这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果实的发育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番石榴的果实发育呈现双“S”型;果实重量和果核重量的发育呈显著的正相关;推测果实发育后期为进行果实产期调控的关键时期;建议以果实发育的直径大小以及果实转蒂下垂作为确定进行产期调控的田间依据。  相似文献   
19.
A function was derived to predict fungicide efficacy when more than one application of a single active ingredient is made to a crop, given parameters describing the dose–response curves of the component single-spray applications. In the function, a second application is considered to act on that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pathogen population which was uncontrollable at the time of the first applic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lower asymptote of the dose–response curve for the first treatment), plus any additional part of the population which survived the first application as a result of a finite dose being applied. Data to estimate the single-spray dose–response curve parameters and validate predictions of two-spray programme efficacy were obtained from separate subsets of treatments in four field experiments. A systemic fungicide spray was applied to wheat at a range of doses, at one or both of two times (t1 and t2), in all dose combinations. Observed values of the area under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UDPC) for septoria leaf blotch (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 were used to construct response surfaces of dose at t1 by dose at t2 for each culm leaf layer.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from single-spray and zero-dose treatment data only. The model predicted a high proportion (R2 = 71–95%) of the variation in efficacy of the two-spray programmes. AUDPC isobols showed that the dose required at t2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dose at t1, but the slope of the relationship varied with the relative timings of t1 and t2 in relation to culm leaf emergence. Isobols were curved, so the effective dose – the total dose required to achieve a given level of disease suppression – was lower when administered as two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绵羊PrP基因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痒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引起绵羊和山羊发病,该病在欧洲流行了大约250年,但是它的流行病学和传播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正常的朊蛋白(PrPc)不能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虽然目前已经对许多组织的PrP mRNA进行了检测,但是对它的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对PrP基因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中朊蛋白的表达程度差异很大,主要出现于神经细胞中.PrPc在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可促使PrPc向PrPsc转变,目前的研究中,对绵羊PrP mRNA的转录机制尚未阐释清楚.因此,对绵羊外周和中枢系统PrP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有助于探讨各组织器官中的PrP在羊痒病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