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0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1537篇
林业   1109篇
农学   1015篇
基础科学   1278篇
  2393篇
综合类   4321篇
农作物   409篇
水产渔业   778篇
畜牧兽医   1612篇
园艺   158篇
植物保护   48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586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1033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坡面产流机制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文学的发展,坡面产流问题越来越受到水文学领域的重视。对坡面产流机制(这里的坡面产流包括地表径流产流和壤中流产流两个部分)的研究现状详细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了目前产流机制所面临的问题,以期推动降雨产流计算方法和流域水文模型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Summary Hydrogen oxidation in soil was measured at low (1 ppmv) and high (300 ppmv) H2 concentration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abiontic soil hydrogenases and Knallgas bacteria, respectively. The two activities also showed distinctly different pH optima, temperature optima, and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The pH optima for the soil hydrogenase activities were similar to the soil pH in situ, i.e., pH 8 in an slightly alkaline garden soil (pH 7.3) and pH 5 in an acidic cambisol (pH 4.6–5.4). Most probable number determinations in the alkaline acidic soils showed that Knallgas bacterial populations grew preferentially in neutral or acidic media, respectively. However, H2 oxidation activity by Knallgas bacteria in the acidic soil showed two distinct pH optima, one at pH 4 and a second at pH 6.4–7.0. The soil hydrogenase activities exhibited temperature optima at 35–40°C, whereas the Knallgas bacteria had optima at 50–60°C.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soil hydrogenases were lower (11–23kJ mol-1) than those of the Knallgas bacteria (51–145 kJ mol-1). Most of the soil hydrogenase activity was located in the upper 10 cm of the acidic cambisol and changed with season. The seasonal activity changes were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soil moisture and soil pH.  相似文献   
993.
为满足自走式番茄收获机国产化研究不断推进的需要,采用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与响应曲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果秧分离性能作优化研究。以收获生产率、摇摆器转速、输料链速度为自变量,果秧分离性能(果秧分离率和果实破损率)为响应指标,建立了二者间的多元数学回归模型,探究了因素间的影响规律及最佳水平组合。通过Design Expert 9.0软件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在满足果秧分离率、果实破损率符合番茄收获机作业质量标准(NYT1824-2009)条件下的最优分离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果秧分离率影响因素显著程度顺序为:摇摆器转速收获生产率输料链速;果实破损率影响因素显著程度顺序为:摇摆器转速输料链速收获生产率;最优参数组合为收获生产率34.2t/h、摇摆器转速为409.3r/min、输料链速为0.71m/s;对应的果秧分离率、果实破损率预测值分别为96.27%、2.12%。经验证,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所得到的果秧分离参数是可行的,该研究可为加工番茄果秧振动分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亦可为果品振动收获技术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以马铃薯为辅料的黄酒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以马铃薯为辅料的黄酒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以马铃薯为辅料酿造黄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114%(原料量的0.114%)、主发酵温度28℃、麦曲添加量14.0%(原料量的14.0%)、料水比1∶0.7、每100 g原料添加425μL糖化酶、发酵初始pH值4.0。在优化得到的发酵条件下酿造得到的以马铃薯为辅料的成品黄酒,其酒精度、酸度、色、香、味等各项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黄酒标准GB/T 13662-2000,成品酒的感官品质得到了改善,且所含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063.4 mg/L,是普通黄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1.2~2.5倍。  相似文献   
995.
耕层土壤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主要土壤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4,自引:5,他引:64  
四川 1 6个耕地表层的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维数D为 2 80 5~ 2 942 ,其中砂土2 82 1、壤土 2 870、粘壤土 2 91 6和粘土 2 939。统计分析表明D分别与国际制粗砂粒和细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它与粉粒、粘粒和有机质含量的偏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 ,与容重的偏相关关系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6.
水稻脱粒破碎率与脱粒元件速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脱粒元件的冲击是水稻脱粒谷粒损伤的主要原因。该文基于碰撞理论和能量平衡原理对单个、多个谷粒和脱粒元件的碰撞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圆形截面脱粒元件线速度和脱粒破碎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在自制的脱粒分离性能试验台上对水稻进行了脱粒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数学模型中的待定系数,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为脱粒装置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从“六五”开始,中国政府在全国300多个县开展“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项目”,根据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总目标,通过综合规划,选择建设项目,制定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资源,高效利用和节约商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由此不仅全面系统地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问题,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根据该项目的实施特点,着重讨论如何对这一综合项目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及可推广性评价方法研究,提出了评价方法框架,供有关决策部门和研究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98.
21世纪是生态经济建设时代,资源的过度消耗是生态经济建设的致命问题,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是保护生态资源的有效手段。该文从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供求关系入手,结合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实践,依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9.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1,他引:41  
通过玻璃水槽试验和径流冲刷试验 ,初步研究了陡坡坡面水流的流速分布和坡面薄层水流冲刷剥离土壤的过程。研究表明 :陡坡薄层水流流速在坡面上并非是呈直线分布 ,而是呈波浪式分布的 ;坡面水流的剥蚀率(Dr)与坡面径流通过坡面的能量损耗 (ΔE)的关系比其与坡面水流的平均切应力 (τ) 的关系密切 ,建立了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率估算模型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直接得到土壤抗蚀性参数和细沟发生的临界能耗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对乌兰布和沙漠新月形沙丘表面风速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沙丘迎风坡气流加速量主要和沙丘坡面形态、迎风坡前来流风速有关,迎风坡风速放大率介于1.02~1.59之间。近地面风速和输沙强度由坡脚至丘顶总体呈递增趋势,丘顶风速和输沙率最大,到背风坡因涡流作用,风速由丘顶至坡脚减小,输沙率锐减,相对于丘顶的风速率变化在0.17~0.49之间。由于输沙率与起沙风速的立方成正比,因而风速在迎风坡上向丘顶增加时,丘顶区域的输沙率(相对于坡脚)将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