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89篇
  333篇
综合类   873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114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夏季气候炎热,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就遇到了很棘手的问题,游客人数锐减,生意惨淡,应该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季节性经营问题,使农家乐走出夏季的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42.
采果结束后对大十果桑结果母枝重截是其夏季修剪的主要内容。结果表明:采果结束时立即对结果母枝留3~4节重截提高次年产量和品质、减小树体、增强树势的综合效果最好。重截过迟,会严重削弱树势,造成次年大幅减产。叶果兼用时,为了克服因集中重截而造成断叶现象,可以在采果结束后30 d以内分期分批对结果母枝重截,对次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3.
提辊式拔棉秆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拔棉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以提辊式拔棉秆机械的工作部件为研究对象,并对提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受力和各项功耗,得出各项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根据各参数与总阻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函数图像,分析得出影响牵引阻力的主要参数与阻力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进一步得到提辊参数间的优化组合,为提辊式拔棉秆机械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泾惠渠灌区畦长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惠渠灌区中畦田规格参差不齐,灌区由于畦田过长而造成的灌溉水量浪费屡见不鲜,不仅没有形成高产而且极大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大田与小区试验相结合,以当地农民习惯的灌溉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灌溉畦长处理(80、120、240 m),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改水为80%。研究了灌溉畦长对夏玉米在生育期内的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等问题,选择出兼顾节水高产可行的最优畦长。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期灌水后,80和120 m处理畦长内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较为均匀无显著差异,240 m处理畦长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产生显著性差异;80和120 m处理夏玉米在畦首、畦中和畦尾灌水均匀度较为平均且无显著差异,240 m畦长处理差异较为显著,且80 m畦长处理产量分布最为平均、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为1.021 839万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5.12 kg/(hm2·mm)。综合夏玉米产量及其分布、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泾惠渠灌区80 m的灌溉畦长是兼顾节水高产的最适宜畦长,该结论以期为泾惠渠灌区大田作物高产节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白腐菌降解玉米秸秆条件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白腐菌对木质素的独特降解能力和玉米秸秆在制取燃料乙醇方面的应用,对白腐菌降解玉米秸秆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实验得出较好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玉米秸秆为5g,酒石酸铵为1 g/L,pH值为4.5,微量元素的体积为15mL, VB1的质量为100ug, 吐温80的质量浓度为0.01%,最佳诱导剂是二甲苯胺,表面活性剂是吐温80,最佳通气状况是用4层纱布封口.  相似文献   
46.
黄河古道沙土的裸地土壤含水量在正常降水补给下可达到田间持水量的水平,直到10月时,0-100cm土壤含水量仍为15%。造靠天然降水的对照处理,其土壤含水量在雨水补给下也达到田间持水量水平,在10月花生收获时0-100cm土壤含水量为14%,不同灌溉处理对花生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淮北五马路沿线夏大豆的田间调查分析表明:受路灯照射的影响,夏大豆株高增加,开花期、成熟期推迟,底荚部位上升,单株生产力下降。且距离越近,植株越高,开花、成熟越晚,底荚部位越高,单株生产力越低。  相似文献   
48.
The production of Lilium longiflorum bulbs in The Netherlands, with its cool climate, has been a problem because of unsatisfactory bulb growth and the risk of premature sprouting of the daughter bulbs (summer sprouting).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ies of breeding a type of L. longiflorum that can be grown under cool climatic conditions, a collection of 27 L. longiflorum cultivars from Japa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 tested, together with two Asiatic hybrids and a L. speciosum cultivar, under low phytotron temperatures (10, 14, 17°C) and in field experiments.‘Mount Everest’, ‘Saeki’, ‘Indian Summer’ and ‘White American’ were among the best L. longiflorum cultivars, with less than 20% summer sprouting and good bulb production. This was in contrast to ‘Hinomoto’, ‘Ace’ and some American introductions, which showed more than 60% summer sprouting and low bulb production. The lower the phytotron temperature, the more summer sprouting occurred.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between the cultivars in th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served in the phytotron. The genetic variation proved large enough to start a breeding program for L. longiflorum adapted to cool climat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9.
短蔓矮生型西葫芦新品种淄葫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淄葫一号是以自交系QS1-55为母本,以DL-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早熟性好,雌花密,连续坐瓜性好,瓜条顺直,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能力比对照潍早一号强,露地栽培亩产量6000kg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水分和氮肥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综合影响,通过设置40 mm(W1)和60 mm(W2)两个灌水水平下不施氮肥(N0)、施用氮肥(U)、氮肥+硝化抑制剂(U+DCD)、氮肥+脲酶抑制剂(U+NBPT)、氮肥+双效抑制剂(U+N+D)5种氮肥施用措施,开展夏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施用氮肥处理,氮肥配施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为5.92%~13.82%、5.85%~18.07%、11.12%~24.30%、12.35%~41.83%和5.93%~13.80%,其中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效果较优;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和双效抑制剂可以降低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前者效果最优。相比于W1,W2水平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处理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54%、15.51%、19.40%、20.31%和27.36%;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硝态氮残留量分别降低11.33%和48.46%。综合考虑夏玉米施肥灌水方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水肥利用效率和玉米植株生长,构建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得到最优处理为灌水量60 mm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