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目的】鲜食竹笋是未经漂烫杀青、腌制的竹笋产品,具有鲜脆的口感和清爽的风味。但鲜竹笋呼吸旺盛,极易失水萎蔫,难以保鲜,影响其销售。自发气调包装可通过调节内环境的气体成分降低包装果蔬的呼吸强度,研究气调包装处理对鲜食竹笋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为鲜食竹笋的保鲜包装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发气调保鲜袋(厚度 20 μm,O2 渗透率 11 643 cm3/m2·d·atm,水蒸气透过率 62.586 g/m2·d)包装剥壳鲜竹笋,以尼龙袋抽真空包装为对照,将包装鲜竹笋贮藏于冷库(4±1 ℃),研究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和木质化程度差异。【结果】与传统真空保鲜工艺相比,自发气调包装通过竹笋本身的呼吸作用和膜材料的气体透过性使得袋内形成低O2、低 CO2(O2<5%,CO2<5%)的环境,能够显著降低鲜竹笋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峰值呼吸强度仅为真空处理的 46.93%。贮藏 21 d 时,气调包装显著抑制竹笋的褐变及膜脂过氧化发生,竹笋芯部亮度较采收时仅下降 6.17%,而真空包装竹笋下降 17.74%,真空包装竹笋的丙二醛含量是气调包装内的 2.93 倍。在木质化方面,两种包装下竹笋的木质化速度在贮藏 14 d 时开始上升,真空包装下竹笋木质化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均达到峰值,木质化加剧;而气调包装内竹笋的相关酶活性未出现高峰,酶活性缓慢上升,延缓了竹笋的木质化,可保持竹笋口感鲜脆;在贮藏 21 d 时,气调包装竹笋木质素含量仅为真空包装竹笋的 84.99%,有效延长鲜食竹笋的保鲜期。【结论】自发气调包装袋内低 O2、低 CO2 的气体环境有利于鲜食竹笋的贮藏,竹笋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明显优于真空包装处理,应用于鲜食竹笋保鲜具有较好的市场应有前景。  相似文献   
362.
基于小孢子培养的芥蓝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芥蓝育种效率,对基于小孢子培养的芥蓝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离心管进行机械破碎替代手工研磨提取芥蓝游离小孢子,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芥蓝再生苗,并对其他技术环节进行优化。【结果】机械破碎提取芥蓝小孢子的胚状体诱导率(11.96%)与手工研磨的胚状体诱导率(10.80%)无显著差异,可用于批量处理样品、提高芥蓝小孢子提取效率;两种方法采集芥蓝小孢子进行培养,共诱导产生胚状体255个,经继代、生根培养获得112个芥蓝再生株系;再生植株大多为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使其存活率和染色体加倍频率提高;再生株系单株自交获得芥蓝DH系41个,其中秋水仙素处理的DH成系率达56.45%,是未处理的4.07倍。【结论】建立了一套较完整有效的芥蓝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可在芥蓝育种实践中有推广应用,提高芥蓝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63.
364.
依据相关理论和育种实践提出,在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技术基础上,应用单倍体轮选遗传修复原理,纳入主体杂优模式双向轮回选择育种理念,构建“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通过对主体杂优模式的双向DH轮回循环选择改良,逐步累加农艺性状相关有益基因频率,快速聚合雄穗自然加倍基因,保持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配合力,逐步形成两个相互对应的单倍体高自然加倍商业化核心种质群,步入简单、快捷、高效的“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该体系经全面运行实施,验证了缩短育种年限、简化操作流程、节约选系成本、提高育种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5.
不同加倍技术加倍玉米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具有相同遗传基础的玉米种质为基础材料,利用外引诱导系高诱1号、2号与5号为父本进行人工诱导,通过子粒外观形态鉴定,获得准单倍体子粒。选取高诱5号诱导的单倍体子粒为材料,设置秋水仙素浸种加倍、除草剂加倍与自然加倍3个试验。结果表明,3份诱导系材料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诱导率最高达10.42%,最低为4.78%。0.06%浓度的秋水仙素浸种12 h处理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为11.76%;80μmol/L甲基胺草磷在三叶期和五叶期用滴心法处理幼苗加倍效果次之,为8.09%;自然加倍率最低,仅为3.06%。  相似文献   
366.
基于DH系表现水平的轮回选择已被证明是改良玉米单倍体加倍能力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试验证明,在单倍体DH~0世代,基于优选单株组群开始轮回选择,同样也迅速提高了单倍体自然加倍能力。相比较基于DH系水平的轮回选择,每轮节约了1个世代,大幅度提升了选择效率。应用此方法构建了2个Reid群高加倍种质(群体及DH系),自然加倍率分别高达80%以上,已作为骨干核心种质应用于商业育种。"高自然加倍材料快捷创制方法"的成功突破,实现了高加倍种质与优异DH自交系同步创制。"瑞德类群高加倍核心种质的成功创制",为构建快捷高效的"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