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采用微胚早期转移技术,将接种后2周的花药连同微胚一起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可提高分化成苗率10~12倍,且减轻了胚状体转移的麻烦。利用50kg/L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mm的胚状体6~72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育株率,其中处理24小时效果最好,在不降低分化成苗率的前提下,可育株率由对照的32.3%提高到71.4%。将微胚早期转移与染色体早期加倍相结合,在微胚转移前一天向原培养基中滴加1ml 5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在保持同样出胚率和分化率的基础上,可育株率由39.4%提高到58.3%,自交结实株率由17.9%提高到37.4%。  相似文献   
22.
玉米单倍体诱导及化学加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及加倍.【方法】以北方春玉米区高抗丝黑穗病自交系K88和高感丝黑穗病自交系G115的杂交F1代作为母本,以5个诱导系(JS6-11~JS6-15)作为父本,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试验;以秋水仙素作为玉米单倍体人工染色体加倍药剂,采取4种(浸根法、浸芽法、滴心叶法、针刺生长点法)处理方法,每种方法设置3个浓度梯度(0.2、0.4和0.6 mg·m L-1),并分别以体积分数2%DMSO+5%甘油溶液作为辅助药剂,进行单倍体加倍试验.【结果和结论】花丝长短和授粉时间对单倍体诱导率有重要影响.延迟授粉(长花丝≥7cm)的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17.0%,约为正常授粉(短花丝≤4 cm)条件下的3.3倍;伏后授粉的诱导率平均为18.4%,约为伏期授粉的3.4倍,证明延迟授粉时间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单倍体诱导率.秋水仙素加倍试验表明,浸根法对植株伤害较严重,存活率低于50%;针刺生长点法(0.6 mg·m L-1)和滴心叶法(0.4 mg·m L-1)的散粉率较高(45.9%,28.9%),相应的结实率也较高(15.2%,11.1%),说明针刺生长点法处理效果最好,滴心叶法次之.  相似文献   
23.
大白菜对CO_2浓度倍增的生理生态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半封闭式同化箱研究在700、500、350μL/LCO2浓度条件下大白菜莲座期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提高CO2浓度,可促进白菜光合作用,延长光合时间,降低光补偿点。与350μL/L相比,700和500μL/L光合速率增加68%和39%,光合时间延长55和25分钟。同时,CO2浓度增高,减小了气孔导度,叶温升高,蒸腾系数减弱,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率。700和500比350μL/L叶温分别增加0.5℃和0.13℃,蒸腾系数降低27.1%和23.1%,叶面积增长86.4%和79.1%,叶片数增加80.7%和40.9%.鲜重增加76.1%和52.9%,干重增加31.0%和28.2%。  相似文献   
24.
提高小麦×玉米中小麦单倍体苗加倍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玉米杂交产生的小麦单倍体为材料,研究了单倍体苗分蘖节切口预处理对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倍前对分蘖节进行切口处理的单倍体苗加倍率和加倍效率均达90.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对560个加倍成功的DH株的第一结实穗位分布进行了统计,从主茎开始结实的植株只占31.1%,其余均从分蘖穗开始结实,个别植株到第13个分蘖穗才收到种子;前5个穗位开始结实的植株占82.1%,前7个穗位占94.3%。结果表明,小麦单倍体的加倍率不仅受加倍方法的影响,还与加倍处理前后的栽培技术有关,培育多蘖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是提高加倍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5.
高温诱导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磊  王君  索玉静  康向阳 《核农学报》2010,24(6):1158-1165
以银白杨为试验材料,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高温处理诱导花粉染色体加倍,对不同处理温度和处理持续时间在不同减数分裂时期的诱导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水培条件下,银白杨完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大约需3~4d,不同时期和花药颜色变化有相关性;高温诱导银白杨2n花粉的最佳时期是中期Ⅰ,处理条件为36℃持续4h,最高2n花粉百分率39.6%,平均2n花粉百分率32.75%。高温处理后导致银白杨散粉延迟,相对于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正常花芽散粉晚大约2~3d, 且花粉量很少。  相似文献   
26.
We report a biphasic malignant mesothelioma in an aged female F344/DuCrlCrlj rat. Macroscopically, multiple pale brown nodules were observed in the abdominal cavity with retention of bloody ascites. Histopathologically, the tumor cells spread over the peritoneum and formed masses on the surface and underlying adipose tissues. The tumor cells dominantly proliferated in a solid, nodular or nest-like pattern with modest amount of fibrillar connective tissues, which contained hyaluronan. The tumor consisted of ovoid, polygonal or spindle-shaped cells that possessed eosinophilic cytoplasms including glycogen; some tumor cells showed a signet-ring-like structure. Multinucleated cells and mitosis were found frequently, and direct invasion to intra-abdominal organs and intravascular metastasis to the liver were observ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keratin and mesothelin were strongly positive in most of tumor cells, while vimentin was mainly positive in spindle-shaped cells. Podoplanin was also positive, particularly in the cell membrane of tumor cells. Electron microscopically, tumor cells showed an intercellular desmosome-like structure, basement membrane and microvillus. We diagnosed the case as a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with a sarcomatoid growth pattern and signet-ring-lik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7.
"收入倍增计划"是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作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怎样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这一目标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历史课题。文章以"立足基层、用活政策、激发活力、服务农民"为宗旨,研究其经济现状和发展潜力,探析未来发展新路径,在找准难题中破解难题,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杨树花粉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毛新杨(Populustomentosa×P.boleana)为材料,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对花粉染色体加倍中减数分裂的有效处理时期以及作用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秋水仙溶液处理所获得的花粉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形态较大的花粉,最高可达88%。这种大花粉经花粉染色体检查为2n=38,且均能正常萌发。(2)一般只要是在水培40h左右,花药由淡绿色转为绿黄色以后且未变红前,也就是由细线末期到终变期之前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加倍效果。(3)在有效处理时期内,处理次数与花粉得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考虑2n花粉比率及花粉量得率,处理次数以3~5次,每次间隔5~7h为宜。  相似文献   
29.
【目的】获得金达苜蓿四倍体的纯合体,为不同倍性苜蓿遗传特性研究及不同倍性间实现基因的流动奠定基础。【方法】以金达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Jinda)种子(2n=16)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结合组织培养,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质量浓度(0.02,0.07,0.12mg/mL)、不同处理时间(1,3,7d)对金达苜蓿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及染色体加倍效果的影响,并从形态学和根尖染色体观察对变异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2个因素对金达苜蓿诱变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秋水仙素质量浓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均下降,成苗率则规律不明显,其中0.07mg/mL秋水仙素处理3d的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60.5%,愈伤组织分化率为33.63%,诱变幼苗成苗率为24.1%。倍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变异植株为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混倍体。【结论】0.07mg/mL秋水仙素处理3d是获得多倍体变异幼苗的最佳条件,获得了四倍体和二倍体的混倍体。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荸荠开花习性和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特性,为荸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蹄2号荸荠为材料,观察荸荠茎及花序生长情况,了解荸荠开花规律和雌雄蕊生长情况,并通过显微观察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部位,对比荸荠在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后的结子情况。【结果】同一花茎的花序雌、雄蕊分别在花茎约长37.00和46.90 cm时达到盛期,两者平均高度差为9.84 cm,时间差为28.5 h;上午9:00~11:00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最佳时段,授粉雌蕊约7.0 h后迅速萎蔫;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明显高于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为43.0%,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仅为15.5%。【结论】人工辅助授粉可大幅度提高荸荠结子率,且荸荠两性花的特性和雌、雄蕊生长及盛期均存在时间差,是荸荠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