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2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1222篇
林业   486篇
农学   1245篇
基础科学   585篇
  3390篇
综合类   6979篇
农作物   1272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455篇
园艺   534篇
植物保护   443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77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686篇
  2016年   854篇
  2015年   659篇
  2014年   768篇
  2013年   889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979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720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陕甘宁老区建立生态特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状方面分析了陕甘宁老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陕甘宁老区历史上范围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贡献。从多方面分析了它的自然条件 ,揭示了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说明了该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了其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在该区建立生态特区以促进其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32.
新型蔬菜专用肥在叶菜上的使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蔬菜专用肥采用N、P、K和含粘土矿物、Ca、Mg及其他微量元素的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复配而成。大田试验表明,在三种叶菜上的增产效果优于进口复合肥和国内常用的复混肥料,增产率分别达6.52%-13.2%和6.4%-27.5%,收益分别增加13.3%-23.6%和7.2%-32.9%,施用新型蔬菜专用叶面肥具有提高土壤pH值,增加代换性Ca和Mg,提高土壤有效N、P、K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氮磷钾混合肥对锥栗坚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5年生锥栗为试树 ,进行土壤穴施氮磷钾混合肥试验 ,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锥栗坚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组合处理之间 ,除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单株果枝数有显著差异外 ,叶绿素含量、单枝结棚数、单株结棚数、栗棚重、坚果重、出实率、单株棚产量和坚果产量的差异均不大。以穴施 0 .2 0kg尿素、0 .1 0kg钙镁磷和 0 .1 5kg氯化钾的混合肥较经济而有效  相似文献   
34.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上的效应初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使番茄产量提高 7.3 %~ 11.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0 .9%~ 1.3 % ,硝酸盐含量降低 2 7.2 %~ 3 4 .8% ;苦瓜产量提高 10 .7%~ 16.1% ,硝酸盐含量降低 2 8.7%~ 3 6.1% ;菜薹产量提高 7.2 %~ 15.1% ,硝酸盐含量降低 55.6%~ 61.5%。各处理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及有害元素的含量 ,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5.
两种复合肥在叶菜类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莱阳和寿光两地露地及保护地生长的芹菜和大白菜上进行新型复合肥 2 1 8 11S肥效研究 ,同时与市场上较为流行的 15 15 15S复合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2 1 8 11S复合肥比 15 15 15S复合肥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方面效果更好。 2 1 8 11S复合肥最佳用量大白菜为 14 14~ 170 0kg·hm-2 ,芹菜为 2 0 6 2~ 2 4 78kg·hm-2 。  相似文献   
36.
施氮量对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氮肥量对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种施氮肥水平处理条件下,随着氮肥量的增加,棉田棉铃虫落卵量增加,棉苗蚜、棉叶螨种群数量减少,发生为害减轻,但棉伏蚜种群数量增加。中等施氮肥条件下,第二、三代棉铃虫幼虫数量高于低和高施氮肥处理,对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37.
施肥对黔中地区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量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禾本科牧草叶的生长(P<0.05),增施钾肥对禾草的生长有利;磷能促进豆科牧草根的生长(P<0.05)且豆科牧草株高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氮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长;最高产量的施肥方式:N:P_2O_5:K_2O为20:30:20,比对照处理的草地产量增加63.92%。  相似文献   
38.
起始肥料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生长介质中起始肥料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和一品红不同部位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 速效肥比缓效肥更有利于一品红生长并提高品质,速效肥中供试的两种NO3--N与NH4+-N比例对一品红生长影响不大。绿色叶片矿质养分含量,除Fe和Mn较高外,与国外推荐的养分诊断指标相一致,说明目前国外推荐的一品红养分诊断部位适合于绿色叶片。  相似文献   
39.
在陕西省关中土娄土区布置线辣椒、甘蓝、白菜、芹菜钾肥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蔬菜对钾肥的肥效反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使蔬菜硝态氮含量降低11.8%~116.0%,维生素C含量增加0.4~147.4mg/kg;产量增加9.3%~33.8%;明显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400cm深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减少22.7~48.0kg/hm2,尤其在80~220cm剖面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0.
A radiolabelling method is general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foliar uptake of xenobiotics. This technique cannot provide any information on the localization of chemicals inside leaf tissues. The influence of an alcohol ethoxylate surfactant on the uptake of three fluorescent dyes, difluorofluorescein (hydrophilic), rhodamine B (moderately lipophilic) and a naphthalimide dye (lipophilic), into the leaves of three contrasting species, bean (Vicia faba),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nd cabbage (Brassica oleracea), at 16 h after treatment was measured using a conventional wash‐off method and also visualized in vivo by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Whereas the lipophilic dyes showed greater intrinsic uptake than the hydrophilic one, the enhancing effect of the surfactant on uptake was more pronounced for the latter. CLSM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surfactant increased the transport of difluorofluorescein into the epidermal cells of bean and wheat leaves, but not cabbage leaves. Rhodamine B showed greatest transcuticular diffusion in all three species, but most of the dye moved into the vacuole of the epidermal cells. The naphthalimide dye was strongly retained by the wax–cuticle layer of all species,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urfactant. CLSM has proven to be an attractive tool for studying xenobiotic diffus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fluorescent dyes are believed to be applicable to the foliar uptake of herbic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