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22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37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3篇 |
农学 | 336篇 |
基础科学 | 456篇 |
595篇 | |
综合类 | 1336篇 |
农作物 | 284篇 |
水产渔业 | 118篇 |
畜牧兽医 | 253篇 |
园艺 | 70篇 |
植物保护 | 2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48篇 |
2019年 | 203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243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215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66篇 |
2011年 | 251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98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弧底梯形明渠正常水深的简化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弧底梯形断面明渠正常水深计算涉及高次方程求解,无法直接完成。由于目前工程上采用的试算法及图表法存在计算烦琐且精度不高问题,而利用计算机求解又涉及编程不便实际应用。本文采用多参数优化拟合的方法,以标准剩余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在工程适用参数范围内,经逐次逼近拟合计算获得了表达形式简单、求解精度较高的近似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2.
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播种方式为匀播(A1)和常规条播(A2),小麦品种为衡观35(B1)、邯6172(B2)、轮选103(B3)和石麦25(B4)。结果表明,2种播种方式对植株性状影响差异显著,条播的株高和穗粒数均显著高于匀播,匀播的产量、穗数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条播,其中匀播处理的产量比条播提高4.42%。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容重、面筋指数、出粉率和14%吸水率有显著影响,匀播处理的小麦出粉率比条播高2.02个百分点。条播处理下石麦25的产量最高,衡观35的磨粉品质较好;匀播处理下衡观35、邯6172和轮选103的产量均较高,邯6172的粉质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43.
四川盆地小麦适播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是中国小麦主产区之一,但近30年来,其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一直在6750 kg/hm2左右徘徊,育成在正常年景产量能稳定达到7500 kg/hm2小麦品种一直是小麦育种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本文对四川盆地麦区的气候生态条件、品种生态类型和种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下,如能育成弱春性的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将稻麦两熟制小麦的播种期从目前的11月上旬提前到10月20日左右,就能开发利用更多的水稻收获后的光热资源并有效避开小麦成熟期的高温天气,从而突破现有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达到7500 kg/hm2以上。由于四川盆地麦区还没有育成早播早熟型品种,相关研究也很少,因此作者认为在利用现有弱春性品种早播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的育种,以尽早实现四川盆地两熟制小麦早播早熟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44.
李玉芹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9,(5):77-79
旱灾是制约辽西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辽西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实际,介绍深松和坐水播种技术及其作用,并通过应用试验以验证其对土壤的保墒增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采用这两种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情况,为种子发芽出苗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5.
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5号花生品种为材料,在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花生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产量均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的较高,过早和过晚播种均不利于功能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提高。研究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5月上旬是花生获得高产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46.
Two series of field trials were performed at three sites in Schleswig-Holstein between 1981 and 1988 to inquire into the yield structure of European winter types of Vicia faba L. and to compare their yield potential with that of spring types. Due to low winter survival, 6 winter types could be evaluated only in 4 environments in dependence of 1–3 sowing times (series α: seed rate 30/m2) and 1 winter type in 5 environments in dependence of 3 sowing times and 3 seed rates (series β: seed rate 15, 30, 45/m2). Seed yield of winter type averaged 410 g/m2 (D.M.) surpassing spring types by about 14 %. Environments caused a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yield (275–620 g/m2) and in each yield component of winter types, while sowing dates and seed rates hardly affected the components seeds/pod and seed weight, which displayed stable genotypic rank orders. Compensative forces among the components plants/m2, tillers/plant and pods/tiller, were established. Plant densities of less than 10/m2 in spring, generally led to seed yield below 350 g/m2. Variation between 15–30 plants/m2 due to environments, sowing times or seed rates were frequently not fully compensated by tillering of plants, but often variation of the thus formed yield potential was reduced by pod set of tillers resulting in 210–270 pods/m2. The direction of correlations of pods/tillers with tillers/plant and plants/m2 differed due to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hereas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ods/tiller and tillers/ m2 were generally evident. Tillering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sowing time, though the increase because of early sowing was often covered by compensa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densities. A genotypic capability to produce reproductive tillers was demonstrated using an approach which considered different plant densities and compensative forces. Neither a genotypic capability of tillers to set pods nor direct effects of environments or sowing time on pod set wer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索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条件,通过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品种的出苗时间、分蘖时间及返青时间等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其孕穗时间、抽穗时间、开花时间及刈割时间在8月中旬与9月中旬相一致,冬牧70黑麦品种的适宜播种时间以9-10月,9月下旬较好;甘农9号苜蓿的出苗时间、现蕾时间、初花时间及头茬刈割时间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适宜播种时间以9月下旬较好;冬牧70黑麦草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株高和株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倒伏率均为0%,在9月中旬种植的黑麦草产草量性状最优;甘农9号一茬与二茬苜蓿亩均鲜草量和亩均干草量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9月中旬种植的苜蓿产草量性状最优。重要试验结果为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技术,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
典型高温年分期播种冬小麦生育及产量性状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6/2017年度自然高温年景下进行冬小麦分期播种实验,以适期晚播以来冬小麦多年平均播期(10月10日)为对照,设早播10d(E10)、迟播10d(L10)、迟播20d(L20)处理。通过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最小显著性差异和Logistic方程模拟等方法,对分期播种冬小麦发育期、生长量及产量因素等进行差异性分析,探究冬小麦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适播期及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的冬小麦冬前各发育期差异较大,越冬后随着气温升高,各播期冬小麦发育进程趋于一致;随着播期推迟,冬前积温递减趋势明显,冬小麦株高、绿叶面积和植株密度等生长要素均呈明显降低或减小趋势,冬小麦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亦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各播期穗粒数则差异不显著;不同播期冬小麦千粒重差异极显著,其中早播10d处理极显著低于对照,迟播冬小麦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对照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不同播期处理冬小麦灌浆过程均符合Logistic生长规律,对照籽粒渐增期持续时间长于其它处理,利于冬小麦增加籽粒“库容”,籽粒快增期灌浆速率快,利于提高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灌浆速率和持续时间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对照处理冬小麦灌浆过程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9.
宁夏绿洲禾豆牧草混播组合及其比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有补灌的条件下,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试验材料,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分别按照3∶7、5∶5、7∶3共3种不同比例进行混播,研究了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其经济投入产出比、干草及主要营养成分产量、相对总产量及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豆禾牧草混播比例的产量均显著大于单播禾本科牧草的产量(P0.05)。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2013年及2014年的产量均显著高于沙打旺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组合(P0.05),其中,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产量为最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总产量最高且投入产出比最低。紫花苜蓿+禾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均大于相同比例下沙打旺+禾本科牧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沙打旺+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中,相对总产量(RYT)大于1的组合多于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其中,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两年平均RYT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建植栽培草地时,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最低的投入产出比;而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中不同物种生长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50.
燕麦与毛苕子混播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燕麦与毛苕子混播试验,结果表明:B处理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抗倒伏性能随毛苕子播量的增加而降低。B处理的燕麦与毛苕子植株增高幅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