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487篇
基础科学   217篇
  309篇
综合类   1446篇
农作物   456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47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西葫芦熟性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凤真 《中国蔬菜》2011,1(6):42-48
以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杂交组合,构建6个联合世代(P1、P2、F1、BC1、BC2和F2)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西葫芦熟性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第1雌花节位为D-2模型,始花期性状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两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的第1雌花节位均以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而始花期以加性效应和加性×显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为主,组合1以第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由于环境因素对西葫芦F2第1雌花节位和始花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第1雌花节位的选育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在育种中对始花期性状的选择宜在高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992.
百子莲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百子莲为试材,研究了百子莲的无菌播种、组培快繁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百子莲成熟种子最佳的消毒方法:70%酒精消毒1min,然后用0.1%HgCl2灭菌3min。将种子接种在不添加植物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发芽状况良好;切取幼苗基部进行增殖培养,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4.0mg/L+NAA 0.1mg/L。最佳外植体为去根的无菌苗,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4.0mg/L+NAA 0.1mg/L,其不定芽分化率达92%。在1/2MS+IAA0.5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80%。驯化移栽后,其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993.
选择天津地区常用的5个花椰菜品种:龙峰特大60,丰花60,雪剑一号,泰国耐热60,嘉科秋玉60进行生育期、植物学特性、产量和产值等综合性状比较,结果表明,雪剑一号的生育期为57天,仅比丰花60晚2天.但其花球紧实雪白,平均单球质量最大,达0.82kg,非常适合在天津地区6月上旬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辣椒新品种濮椒一号种植密度、设施类型、定植期等的试验,得出濮椒一号在中原地区最适宜于早春塑料大棚育苗移栽,以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18日前后定植最为适宜,苗龄100~120 d。育苗前期注意防寒保温,3~4叶期分1次苗。定植前施足有机肥,采用小高畦覆膜栽培,株距30~35 cm,行距55~60 cm,定植密度3 600穴/667 m2,每穴2株。定植后加强中耕除草及肥水管理,促进秧苗早发棵、早封垄,提早开花坐果,提高产量。结果期追肥2~3次,并补钾肥,促进果实膨大。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探讨了北方单季稻作区在保证安全齐穗期前提下,采用晚熟的品种在早播旱育稀播发挥个体生产力开发稻作生产潜力的可能性。结果指出北京地区晚熟种提早15~30天播种比常规播期明显增产,从近年气候变暖看,利用早期气候资源提高水稻物质生产量也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各温度级有效积温(>10℃)与生育期的相关系数可以把10℃至33℃之间的日平均温度的作用效应分成不等的五段,就五段温度对生育期影响的不同作用值进行模拟,并用以进行抽穗期预报。  相似文献   
997.
对部分瓢虫食性的新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肉食性昆虫。据近年来调查观察,发现这类昆虫一方面可大量捕食蚜虫、介壳虫,另一方面又可严重危害枣花,具有肉食和植食的双重性能。本文还记述了这些瓢虫对枣花的危害情况,并对枣园常见瓢虫进行了检索。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草还田翻耕直播、非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非稻草还田翻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探讨它们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的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均为最高,分别达94.98%、93.2%和2.7张叶;倒伏率最低,为0。稻草还田和免耕直播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单效应均为正效应,表现为促进作用,并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倒伏率的单效应为负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稻草还田与免耕直播配合,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交互作用也表现正效应,而对倒伏率表现负效应。  相似文献   
999.
1000.
通过在Sasa nipponica Makino占优势的天然草地晚秋强度放牧,秋、春播种的试验结果表明:春播区2年的牧草总收获量高于秋播区;秋、春播种区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比例基本相同,禾本科比例保持在70%以上,主要禾本科鸭茅的比例在50%以上;牧草的营养化学成分含量春播区稍主为秋播区,把Sasa nipponica Makino占优势的天然草地改良成人工草地时,采用晚秋强度放牧,春季播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