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83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1篇
  80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汉江中下游气候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以后 ,必然导致汉江中下游河流水位降低 ,流速减缓 ,水面宽度变窄。把汉江中下游以城镇为节点划分为 11个区域 ,通过水面宽度变窄的幅度引起的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构造蒸发量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模型 ,初始温度、相对湿度为各区域 2 0 0 0年的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值 ,经过模型递推计算 ,得到不同调水规模下各区域经过36 a后的温度、相对湿度变化值。  相似文献   
42.
从气候因子、市场前景、资源优势等方面阐述了桂林市发展南方早熟梨的有利条件,同时结合桂林市发展南方早熟梨的规划设想提出了品种布局、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防旱降温、技术培训等6个方面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3.
松嫩平原南部羊草草地水分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杰  葛滢 《草业科学》1993,10(1):14-20
根据1985~1989年的试验,对松嫩平原南部天然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草地的水分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松嫩平原南部羊草草地年水分收支基本相等,但收与支的时间格局不一致,6月明显干旱,7月末地表暂时性积水;土壤含水率在生长季初期(4月)最高,雨季来临前(6月)最低;空气相对湿度在整个生长季中均较低,生长季初期尤为明显;人类对草地的过度利用已对水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生长季前期干旱抑制植物同化器官的充分生长和发育,使其不能有效利用雨季的大量降水;空气干旱降低植物的 CO_2同化量,二者都制约草地生产力的提高。本文还从治标和治本两个角度探讨了改善松嫩羊草草地的水分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南果梨属于秋子梨系统,从地块选择、土壤管理、科学施肥、果园水利管理几个方面探讨了南果梨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5.
刘华  郭先霞  李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12-7114,7129
广东茂名在油页岩生产过程中共产生废渣2.4×108t,堆放场占地面积8.1 km2,分别堆放在采矿场的南北两地,称为南、北排土场。通过对北排土场裸地、植林5年和南排土场植林16年、天然恢复20年的草地试验区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化活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排裸地土壤含水差、贫瘠、酸性强;植林16年多的南排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酶活性以及土壤呼吸都明显改善;但植林5年的北排土壤与裸地相差土壤性状变化不大。研究还发现,大叶相思树种对土壤改良的效果比桉树好;废渣场生物修复过程非常缓慢,必须辅以人工措施。  相似文献   
46.
豫南稻区再生稻气候适宜性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豫南稻区发展再生稻的可行性,以1980年以来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对影响再生稻较大的气候因子,如9月平均温度、≥10℃积温、8月降水量、年降水量、9月光照时数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于2010、2011年进行了再生稻试验实践。结果表明:豫南稻区的水、热资源可以达到再生稻最适宜区标准,光照资源达到再生稻次适宜区标准。  相似文献   
47.
由于江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江南古桥及文化发展兴盛,据此对江南古桥及文化所赋予的多元化和更深层次的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功能及特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从而认为江南古桥不仅是古代江南百姓的生存依托和江南商业经济的枢纽,更为重要的是,江南古桥在与江南社会不断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与当地的社会风俗、奇人逸事、风水玄学、政治宗教等紧密相联,浸染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充分显示出江南古桥及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也成为江南地域宝贵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财富。  相似文献   
48.
对应"南菇北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概述了黑木耳产业形成"北耳南扩"趋势的原因,介绍了"北耳南扩"之喜忧,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9.
川南地区不同退耕地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川南坡地退耕5年后的慈竹林地、杂交竹林地、桤木+慈竹混交林地和弃耕地土壤抗蚀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抗蚀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物理稳定性指数和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各退耕地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为-4.466~3.436,呈现出慈竹林地杂交竹林地桤木+慈竹混交林地弃耕地对照的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大多数抗蚀性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与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坡地退耕后土壤有机质增加是土壤抗蚀性增强的关键,坡地退耕成慈竹林地更有利于增强研究区土壤抗蚀性。  相似文献   
50.
板栗是陕南秦巴山区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本文针对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主要从接穗采集处理、林地清理与砧木准备、嫁接时期与方法,特别是嫁接后影响成活率的主要病害虫害防治以及除萌蘖、防风折措施等方面总结提出适于陕南地区板栗良种嫁接改造的综合技术。采用该项综合技术,可使板栗嫁接改造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