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林业   343篇
农学   264篇
基础科学   270篇
  693篇
综合类   1466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160篇
畜牧兽医   230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朱启红 《农机化研究》2007,(9):210-211,2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严重污染城市环境.为此,主要研究了活化粉煤灰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活化粉煤灰用量对COD的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垃圾渗滤液的pH值和垃圾渗滤液浓度.在最佳条件下,活化粉煤灰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达95.8%.  相似文献   
952.
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引发了工程设计的新理念,三维实体造型设计也应运而生,并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AutoCAD、Pro/E和3DMAX等绘图软件不仅可以较方便地绘制二维视图,还可以形象逼真地绘制_三维视图。利用这些软件的强大功能,对图形进行适时修改、动画控制和模拟生产过程,使计算机三维实体绘图成为越来越方便的方法。为此,论述了三维实体建模的优点.介绍了三维实体建模的思路和特点.以及采用三维实体建模对传统设计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3.
为解决目前残膜回收机脱膜难题,设计了一种气力脱膜装置。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该装置进行了几何建模,利用其附带的CFD插件Flow Simulation对模型进行流场特性模拟,得出了在不同结构参数下吹气口压强和风速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圆室圆口风箱吹气口的压强和风速均比方室方口风箱大,在风箱入口风压为101 826 Pa、流量为2 006 m3/h时,吹气口最小风压为101 462.83 Pa,最小风速为11.729 m/s,能够很好地满足脱膜条件。此研究结果可以为气力脱膜机械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4.
论述了环境工程与排灌事业的历史渊源,环境工程中的水体污染,水源保护,排水系统,污水处理,污水灌溉,水污染综合治理等问题,并探讨了新兴学科分支“环境水力学”和“环境水利学”的内容概要。  相似文献   
955.
煤矸石松散堆置体坡面侵蚀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对煤矸石堆置体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20,°25,°30,°35°4个坡度、放水流量为2 L/min,2.5 L/min,3 L/min,3.5 L/min的情况下,煤矸石堆置体的侵蚀产沙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较小坡度和流量下,侵蚀的脉动性、随机性、间歇性明显,径流体积含沙量变化幅度很大;在较大坡度和流量下,侵蚀呈现明显的突发性,泥沙移动具有类似泥石流移动的特征,在冲刷初期含沙量便达到最大值,随着时间的延续,含沙量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2)集中径流对煤矸石堆置体具有很强的冲刷作用,会造成严重的侵蚀,总侵蚀量的大小与设计流量呈线性关系,与坡面坡度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56.
产纤维素酶真菌混合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常见的分解纤维素真菌种类,并介绍了纤维素酶生产的方法。传统的利用单一菌种发酵纤维素材料的方法存在降解率低,发酵时间长等缺陷。而利用微生态原理,使用多个菌种进行混合发酵的方法被证明可以有效降解纤维素。重点介绍了固态混合发酵和液体混合发酵的工艺,并对产纤维素酶真菌混合发酵的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57.
以法为盾 保护水土 全面推进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2 9 8% ,年土壤侵蚀总量达 2亿多t。到 2 0 0 0年底 ,累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 870 0件 ,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近 2 819万元 ,收罚没款 181 2万元。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 2 80 6km2 ,转让“四荒”面积 12 0 95万hm2 (其中 6 1 4%已得到开发治理 )。近期目标是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 2 0 0km2 ,到 2 0 10年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  相似文献   
958.
基于废弃物的潞安煤矿废弃地改良土壤基质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乐  郭小平  韩祖光  邓川  王川  曾旸  李峰  程冀南 《土壤》2020,52(1):145-152
为解决潞安矿区煤矸石山、塌陷地生态修复缺土少肥问题,本研究将粉煤灰、污泥与垃圾堆肥以5%、10%、20%体积比例正交混合配制改良土壤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观测不同配比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及重金属含量、高羊茅与紫叶小檗生长状况,并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筛选最优配比。结果表明:添加垃圾堆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效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有明显效果;添加污泥仅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添加粉煤灰在降低土壤容重、增大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上效果明显,但对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CEC)与碱解氮的改良具有显著负效应。各废弃物改良基质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含量均较高,土壤重金属含量也处在安全范围,而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pH、电导率(EC)与CEC等指标性质较优的处理组为粉煤灰∶污泥∶垃圾堆肥∶土=5%∶20%∶20%∶55%、10%∶10%∶20%∶60%、20%∶5%∶20%∶55%3个处理。经过综合筛选,本研究基质最优混合配比为粉煤灰∶污泥∶垃圾堆肥∶土=5%∶20%∶20%∶55%,可作为当地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客土材料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59.
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接种物的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投料方式对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接种物产气活性的影响,探求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接种物的最佳驯化方法。在55℃条件下,采用不同方式对厌氧污泥进行驯化作为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的接种物,观察了驯化前后污泥中微生物菌群的形态结构,考察了驯化过程中污泥pH值和VFA(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变化,并且比较了驯化后污泥的产气活性,结果表明:污泥经过添加一定量的餐厨垃圾驯化培养后,其微生物菌群形态由球形演变为单一的杆状菌体,且分布较分散,产气活性也有所提高,其中每日投加餐厨垃圾2.5 g(污泥质量的0.5%),驯化2  相似文献   
960.
To calculate the correct nitrogen fertilizer rate for crop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compost as an organic amendmen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s were studied by laboratory incubation and field measurements in a soil in central Spain.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s were studied in a 250-day laboratory soil incubation with two treatments: with and without compost, incubated at 28°C and a moisture content of 70% of field capacity. Three phases are described: (1) no increase in the mineral nitrogen content, (2) a linear increase in the mineral N fraction and, finally, (3) a linear, parallel increase in both mineral N and easily mineralizable organic N fractions. Incubation data were fitted to three different equations. The exponential model proposed by Stanford and Smith (1972) was selected to predict field N mineralization rates. The field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a crop of maize with three treatments: compost applied in February (before sowing), compost applied during sowing and a control (without compost application): sampling was carried out over 14 months. Soil water content was measured periodically. Soil with compost applied in February showed 1.9 and 1.4 times more available nitrogen than soil without compost and compost at sowing, respectively, for the month of maximum accumul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ost amendments must be applied before sowing. Compost applications were shown to supply the available nitrogen for spring crops. A simulation model showed satisfactory agreement with field data, after correction for soil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Received: 22 July 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