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0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704篇
林业   1417篇
农学   1783篇
基础科学   525篇
  908篇
综合类   4134篇
农作物   1011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934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75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616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态区,克山是东北北部重要产区。本研究于2012-2014年,以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作为东北现存的本地种质,观察该群体在克山地区的表现,研究其在克山的潜在育种意义。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平均表现为全生育期133 d(103.8~157.0 d)、蛋白质含量39.69%(35.6%~44.38%)、油脂含量20.58%(17.47%~22.84%)、蛋脂总量60.27%(54.00%~63.97%)、百粒重17.61 g(6.13~28.17 g)、株高约96 cm(54.92~146.8 cm)、主茎19节(11.23~25.83)、分枝2.75个(0.22~7.63)、倒伏2级左右(1.00~4.00);(2)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 0和MG I,各性状的平均值与群体平均相近,其它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与之不同。MG 000和MG 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110~120 d,比当地无霜期早约10~20 d,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品质性状表现则略优于MG 0和MG I,特别是油脂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高约1%、1.5%;株高、节数均低于MG 0和MG I,分别低约10~40 cm、2~8节。MG II的生育天数在当地高达150 d,不能稳定正常成熟,不适合当地种植;品质性状表现低于当地品种水平,特别是蛋白质、蛋脂总量均低约2%,油脂低约0.5%;而株高、节数高于当地品种,分别高约10 cm、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MG III在克山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其它性状表达不正常,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克山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油脂和蛋白质含量相对小些,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克山地区利用东北大豆资源育成了许多适于东北北部的优异品种,体现了东北种质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供试的东北资源中提出了各农艺、品质性状改良可用的亲本品种名单,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2.
Cañahua (Chenopodium pallidicaule Aellen) is a semi‐domesticated relative of quinoa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with high nutritious quality. It is tolerant to frost, drought, saline soils and pests. One seed yield limitation is seed loss during the maturity stages. Two greenhouse experiments in Denmark and field experiments in Bolivia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seed shattering in landraces and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growth habits. 15–21 % of the seed shattering in the fields took place whilst the plants still were flowering and 25–35 % during physiological maturity. Seed shattering varied between locations on the Bolivian Altiplano. Cañahua types with the semi‐prostrate growth (‘lasta’) had the highest seed shattering rate in the greenhouse experiments. The Umacutama landrace had lower seed shattering (1 %) than the cultivar Kullaca (7.2 %) both of the ‘lasta’ typ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 cultivar Illimani with the erect growth (‘saihua’) had the highest seed shattering rate (6.4–33.7 %) at both locations and at fou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The Umacutama had the lowest rate (0.5–1.5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lants of the ‘lasta’ and the ‘saihua’ types. The landrace had significantly less seed loss than the cultivars. However, in the greenhouse, the landrace yield was approximately 25 % lower than the yields of the cultivars. In general, cañahua cultivars had higher yield compared to landraces, but also a higher seed shattering rate. Landraces may be used in breeding programmes to develop high‐yielding cultivars with reduced seed shattering.  相似文献   
83.
永吉县西阳林木种子园2010年开始进行长白落叶松1.5代种子园建设工作,采用先定砧、后嫁接方式建园。建园材料为88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从第一代种子园生产区中逆向选择无性系47个,优良种源天然林优良林分选择无性系41个。建设总面积20 hm~2,区划为4个大区、18个小区,以小区为单位利用完全随机法配置无性系,为充分异型交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4.
以嘉氏羊蹄甲(Bauhinia galpinii)种子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浸种催芽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 明,相比不浸种处理,3 个浸种处理明显提高嘉氏羊蹄甲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平均苗高也明显高于不 浸种组,其中,温水(60 ℃ ) 浸种6 h 组嘉氏羊蹄甲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7%,苗高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85.
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的实践证明:嫁接母树的结实株数、结实率、公顷产种量、种子千粒重等9项种实性状均优于实生母树,关键种实性状指标结实率、公顷产种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出仁率分别是实生母树的3.67倍、2.74倍、1.16倍、1.02倍和1.12倍.  相似文献   
86.
水势胁迫对2种菊科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莴苣和野菊花为材料,研究了用不同浓度(0,25,50,75,100,150,200 g/L)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处理对2种菊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和野菊花种子在PEG浓度为0~75 g/L时,种子发芽率随着PEG浓度的上升而增大,PEG浓度为75 g/L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莴苣和野菊花的发芽率分别为90.76%和84.50%;在PEG浓度为75~200 g/L时,种子发芽率随着PEG浓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且浓度为200 g/L时,发芽率最低,分别为32.87%和3.50%.对萌发过程形态观察后发现,莴苣种子和野菊花种子在去离子水中的发芽过程不同,莴苣种子先进行胚根的发育而野菊花种子先进行子叶的发育.莴苣种子在去离子水和高浓度PEG溶液中发芽过程不同,在去离子水中莴苣种子先进行胚根的发育,而在高浓度PEG溶液中莴苣种子先进行子叶的发育,野菊花不具备此特征,表明莴苣种子在胁迫条件下,可进行一种适应性成长.  相似文献   
87.
吉安市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175晚春抛栽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合理安排生产进程与选好播差期、抓好各个生育时期的技术措施2个方面总结了吉安市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175晚春抛栽高产制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我国机械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精量播种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粗放式播种,从而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利润。目前,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提升玉米机械播种水平是提高玉米播种质量和增加产量的有效方式。本文对气力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气吸式、气吹式和气压式3种类型,分别总结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参数、性能、优势等,评述了试验效果;针对玉米精量排种器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2011~2014年对乌兰察布周边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利用情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查,认为该地区不同类型马铃薯种植机构马铃薯脱毒种薯利用率和种植的种薯级别逐年提高。不同马铃薯种植机构逐渐形成符合该种植机构类型应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形成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的梯次,为今后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合理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再干燥脱水贮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再干燥是可行的,干燥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平均发芽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但在5℃条件下再干燥是不可行的,干燥后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再干燥处理后贮藏16个月内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已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再干燥贮藏后使用KT、GA3和乙烯利处理对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