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1篇
  167篇
综合类   305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99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了不同林龄(3a和6a)肉桂人工林叶片5种营养元素(N,P,K,Ca和Mg)含量、季节变化动态及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龄肉桂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为N〉K〉Ca〉Mg〉P,不同季节间营养元素的变异系数以Ca为最大.其次是Mg和K.然后是N,最小是P;不同林龄肉桂林叶片营养元素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N以生长初期(3月中旬)最高,生长末期(12月中旬)最低;P和K以生长初期最低或较低.第一个生长高峰期(6月中旬)或第二个生长高峰期(9月中旬)最高或较高;Ca以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最低.生长末期最高或较高;Mg以生长初期最低.生长末期最高。肉桂植株P和K代谢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与Ca之间则存在显著的颉颃作用。  相似文献   
62.
栓皮栎苗木的水分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压力室和Pressure-Volume曲线方法研究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苗木根系和枝叶的水势及其几个主要水分参数的变化。土壤水分良好时,枝叶水势的日变化最低可达-2.0MPa,根系可达-0.8MPa,气孔开始关闭时木质部水势为-2.0~-2.6MPa。根系的水分释放曲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曲线的斜率最小;共质体水含量为18.84%~52.42%,弹性模量值最大为8.6MPa,最小为6.5MPa。枝叶中水分释的曲线也有季节变化,整个生长季中共质体水含量为38.51%~81.95%,具有与根系相似的变化趋势;弹性模量值最大为15.7MPa,最小为9.2MPa。结合苗木的生长发育进程及环境因子的变化分析了水分参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3.
CO2浓度倍增下毛竹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Li-6400测定了在短期CO2浓度倍增下毛竹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季节响应,并对比同一测定毛竹在相同时期大气CO2浓度下的光响应曲线特征,结果表明:CO2浓度的增加促使毛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升高,光补偿点下降,而对光合量子效率的影响因季节而异,在夏、秋两季光合量子效率升高,冬季持平,春季降低,但全年来看还是具有促进作用;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CO2浓度的倍增会使毛竹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升高,而蒸腾速率和暗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倍增后,各光合生理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基本和大气CO2浓度下的季节变化相同,均与毛竹叶片的生理活性密切相关;而在不同季节,毛竹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差异性是造成季节变化规律稍有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证实了植物对短期CO2浓度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行为。  相似文献   
64.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氮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12.69km^2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氮素在大尺度范围内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雨季中、雨季后氮的流失量明显高于雨季前,分别为雨季前的2.9倍、2.36倍;位于下游的监测点氮的浓度偏高;随着雨季的到来旅游景点、果园径流中氮的浓度会明显增加;各项污染物的季节变异系数较大的点,位于农业活动比较剧烈和径流季节变异较大的区域,而在水库或塘坝污染物的季节变异较小。不同水文期,河流水体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不同,各监测点雨季前、雨季后以溶解态氮为主,雨季中溶解态氮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在部分河道以颗粒态为主。雨季前径流中氮的流失以NO3^--N为主,约占总氮的65%,随着雨季的来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5.
水稻潜根线虫的田间群体分布和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调查和研究了水稻潜根线虫的田间分布规律和群体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水稻潜根线虫在稻田根内的水平分布接近均匀状态;在水稻人的垂直分布以根段最多,根中段次之,根基段最少。水稻潜根线虫在广东省双季稻区,1年有2次本密度高峰期。  相似文献   
66.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降水的季节分布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因素的主次,6月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提出了丰产的降水分布为4月23.8~32.3mm,5月50.6~58.7mm,6月94.7~103mm,7月161.2~172.8mm;分析了边际产量效应,各月均是在干旱时灌水边际产量效应高,超过适宜水分后为负效应。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节水灌既提供科学依据。模型也可用于省内地区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测报  相似文献   
67.
苹果梨叶片矿质营养成份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河套地区苹果梨叶片营养成份测试表明:N、K含量随叶龄增大而降低,P平稳,Ca、Mg、Mn表现出由低到高再降低再升高波浪式变化,Cu、Fe、Zn、Na含量时高时低,但波动不大。与标准值比较:N过剩,P、Ca、Mg、Mn适量,K、Cu、Fe、B、Zn显著不足,与河套苹果梨树体生长结果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8.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刺槐(Robinia psedudoacacia)人工林及荒坡的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分析,认为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以分为:土壤水分微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和土壤水分微弱调节层,荒坡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分为:速变层、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各立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以分为: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土壤水分恢复期、土壤水分稳定期和土壤水分消耗期。  相似文献   
69.
铁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为了弄清四川盆地西部漂洗土壤区不同水环境中铁的形态和含量、浅层潜水的季节动态及其形成原因,为该区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于不同时期在四川省名山县漂洗土壤区采集潜水、池塘水、稻田和茶园沟渠地表水、土壤孔隙水及相应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其铁的形态和含量及相应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从潜水和土壤孔隙水来看,潜水总铁和亚铁含量(分别为0.30、0.08mg·L^-1)均为最低,稻田孔隙水总铁和亚铁含量(分别为2.92、1.13mg·L^-1)均为最高,茶园孔隙水总铁和亚铁含量(3a生以下茶园分别为1.25、0.92mg·L^-1,6a生以上茶园分别为2.66、0.65mg·L^-1)居中;就稻田和茶园的土壤孔隙水与沟渠地表水比较而言,孔隙水总铁和亚铁含量总体上高于沟渠地表水相应的总铁和亚铁含量;潜水总铁和亚铁含量分别变动在0~0.86mg·L^-1和0~0.36mg·L^-1之间,其季节动态在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与其所处地形部位及地表径流条件、离居民房屋和畜禽圈舍远近、土壤pH、有机质和铁元素的形态和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及作物种植年限、天气状况及水井自身氧化还原电位等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0.
就有关动物季节性繁殖密切相关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褪黑素及kisspeptin在动物季节性繁殖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