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生态可持续发展原理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伊金霍洛旗风沙区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10项指标;采用AHP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对研究区3种典型的退耕模式进行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并与未退耕荒地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结果表明:3种退耕还林模式的综合生态效益指数均达到未退耕荒地的4倍以上,退耕还林工程生物效益、水土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防风固沙效益显著;各退耕模式其综合效益指数排列顺序为沙柳+沙打旺模式 > 柠条+沙打旺模式 > 杨树+沙打旺模式 > 未退耕荒地,沙柳+沙打旺模式综合生态效益数值最高,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可以在伊金霍洛风沙区或其它风沙区生态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我国春麦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并与沙尘暴源区、路径区、多发区基本重合。根据沙尘暴形成机制、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环境的暖干化趋势 ,历经 1 0多年的田间种植试验和推广证实 :我国沙尘暴多发区的春麦区改、扩种冬小麦可以在沙尘暴多发期增加地面植被覆盖 ,有效遏制扬沙条件 ;同时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和光热利用率 ,进而提高粮食产量 ;推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对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性能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温室外温度、温室内温度、温室内土壤温度和温室墙体温度日变化及各种温度之间相关性分析得出,日光温室内部温度变化呈现非标准正弦曲线变化规律,在温室内温度下降过程中存在两个阶段,即急速下降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急速下降阶段(14:00-18:00)主要是由于下午光照强度降低所引起的,缓慢下降阶段(18:00-次日9:00)主要是由于室内温度降到低于土壤温度和墙体温度时,土壤及墙体开始缓慢放热,缓解由缺少光照所引起的温度急速下降;墙体温度变化与土壤温度变化趋于同步,同时受温室外部温度影响较大;通过本研究得出在西北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墙体采用砖土复合结构,内部土墙1.5 m高度处以90 cm厚度为宜.  相似文献   
84.
东北西部沙尘暴灾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东北西部地区地处半干旱生态脆弱带,是我国主要的农牧交错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主要表现在大范围的草原退化和沙漠化扩展,湿地萎缩。文中利用考察成果和文献资料分析了东北西部地区近年来沙尘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比较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5.
强沙尘暴过程高空温湿风结构和大气稳定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2004年5月23~24日沙尘暴过程中民勤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湿饱和位温、比湿和风速垂直廓线分布特征及沙尘暴期间沙尘暴强度、地面气象要素和螺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在沙尘暴爆发前,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大气温、湿风垂直结构有利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沙尘暴期间,大气稳定度逐渐增大,出现了稳定与不稳定相间的情况,不利于对流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沙尘暴生命史后期阶段,大气层结调整到稳定状态,抑制了干对流的发展.在沙尘暴过程中,螺旋度与地面气象要素及沙尘暴强度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