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102篇
  283篇
综合类   951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杂交水稻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产量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991-1992年全国籼型杂交水稻区域试验中15个迟熟组新组合在22个参数试点的汇总资料,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分析,并选择了不同地区选送的组织进行线性对比。  相似文献   
42.
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与发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鸡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2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30 d时岭南黄鸡肠道样品为模板,研究肉鸡肠道寡肽转运载体1(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以AA肉鸡和岭南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到结直肠依次降低,其中十二指肠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AA鸡和岭南黄肉鸡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中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16 d表达丰度最高,16~44 d逐渐下降,58 d略微回升;不同基因型之间PepT1 mRNA丰度比较,AA鸡和岭南黄肉鸡两品种间PepT1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1)随着肠道空间位置的后移,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逐渐降低,其中十二指肠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不同品种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且同日龄两品种间的表达丰度未见明显差异,表明PepT1 mRNA表达受到发育阶段的调控,但品种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资产与区域生态安全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晶  任志远 《干旱区研究》2007,24(3):369-374
在GIS支持下,通过测定陕北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和生态调节的物质量及生态资产价值.结果表明:①通过计算,陕北黄土高原每年的生态资产总价值为7.00×1010元,其中释放氧气的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29.51%;土壤保持价值最小,占总价值的1.5%.而就植被类型而言,果树的生态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3.89%;最小是沼泽,占总价值的0.4%.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生态学的结合,对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资产进行定量测量,并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资产价值空间分布图.③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程度为0.45,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负荷超载,要狠抓生态建设.④针对陕北黄土高原环境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4.
青海河湟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河湟地区水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河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加快开发黄河水能资源,建立以水能资源开采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发展;浅山地区因地制宜推广雨水集流利用工程,走出“水窑+科技+节水产业+生态”的发展模式;“引大济湟”工程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推进湟水流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5.
耕地和建设用地区域协调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日益减少的耕地资源和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但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的趋势仍在加快。本文基于陕西省省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视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分析,通过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和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相对百分比等模型分析陕西省各市(区)耕地、建设用地统计面积变化情况,以及和标准分配面积的时空差异状况,并据此提出了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和实现陕西省区域土地利用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以人类生存安全和理想人居环境为目标,基于空间数据和统计资料,利用景观安全格局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基本保障格局-缓冲格局-最优格局3个级别的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大气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和农田安全格局,叠加得到高明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最优方案和生态功能分区.结果显示,并非生态安全格局水平越高,城乡发展模式越优,缓冲生态安全格局下的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最可能实现生态安全保护与城镇扩展的和谐发展.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明确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为区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7.
从农民土地利用偏好以及居民地域性认同出发,将农民土地利用偏好分为农业生产功能偏好和经济生产功能偏好2类;并运用数学方法求取居民地域性认同综合指数,建立Logistic二项回归模型,研究农民土地利用偏好和居民地域性认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域性认同程度高的农民更偏好于土地的经济生产功能。地方在开展土地整理或制定土地利用计划时,可根据当地居民地域性认同程度选择增大农地面积或是商铺、工厂的面积,提高人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8.
国外沙棘良种引种之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对从国外引进的沙棘优良品种的生长、结实和病虫害等的调查,为从总体上准确把握我国沙棘的引种和推广,建议做好以下工作,(1)要做好引进沙棘品种的区域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品种;(2)培育适于我国自然特点的沙棘良种;(3)开展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引种沙棘病虫害防治的研究;(4)进行引种沙棘的生态适宜性分区,绘制我国沙棘引种的生态区图。  相似文献   
49.
我国各地区经济实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原理,以8项经济指标构建了综合反映各地区经济实力的评价体系,分析了经济指标间的关系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06年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排序和分类.  相似文献   
50.
在总结了其他学者对潜在国内出游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1个指标对中国各个地区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4个综合因子;并用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居民潜在出游力划分成4大类。最后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对中国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地区差异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政策和营销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