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篇
  73篇
综合类   293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研究了环丙沙星( CIP)同铕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体系的荧光光谱特性及实验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在pH值为8.02的Tris-HCl条件下,Eu3+和环丙沙星(CIP)能形成配合物发生分子内能量转移,发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为265nm和615nm.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可极大地增强体系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以铕离子为荧光探针分析痕量环丙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6×10-7mol· dm-3~9.84×10-5 mol·dm-3,相关系数r=0.9965,检出限为1.92×10-7mo 1·dmn-3.该法用于环丙沙星片剂和针剂的测定,回收率在98%~103%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2.
73.
荒漠藻类广泛分布于干旱区环境,盐胁迫是影响荒漠藻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稀土农用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亦受到广泛关注,为此以一种从荒漠结皮中分离的典型蓝藻——爪哇伪枝藻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和外源稀土元素铈对伪枝藻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结构的影响。试验处理时,先进行铈效应浓度的筛选,然后设置NaCl浓度分别为0(对照)、0.05、0.3 mol.L^-1进行盐胁迫和Ce、Ce+0.05 mol.L^-1 NaCl、Ce+0.3 mol.L^-1 NaCl处理,分别测定各种处理下的藻生物量(以叶绿素a表示)、光合活性(Fv/Fm)、藻蓝蛋白含量、胞外多糖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伪枝藻素含量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盐胁迫导致伪枝藻生物量和光合活性的显著降低,胞外多糖出现大量积累,藻蓝蛋白和伪枝藻素含量呈现明显下降,同时导致伪枝藻膜脂丙二醛含量的大量增加和藻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添加外源铈的盐胁迫处理发现,铈能够促进伪枝藻细胞的生长活性,并对藻细胞的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对藻细胞的藻蓝蛋白、伪枝藻素和胞外多糖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稀土元素铈对于伪枝藻的生长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对于提高伪枝藻的盐胁迫耐受性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更好地理解稀土元素对荒漠藻类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可为稀土在荒漠结皮培植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4.
粤东地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东地区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3种,约占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8.5%。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7种;濒危2种,渐危18种,稀有13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性质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突出、经济用途广等特点。文章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这些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张加琼    尚月婷  白茹茹  殷敏峰  党真    杨明义    肖海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3):55-61
[目的]掌握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的方法,明确其不确定性来源,对正确运用该方法获得可靠的侵蚀速率和泥沙源地贡献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前人运用REE示踪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来源的研究成果,总结了REE示踪土壤侵蚀的基本技术路线及其在水蚀、风蚀和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研究中的不足。[结果]分析认为REE虽是理想的示踪剂,但REE示踪法仍存在影响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准确性的关键方面需要改进,包括REE与土壤结合方式与机理、长期监测或复杂环境下随淋溶、径流的迁移以及植被吸收利用等。在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大量释放REE对土壤、植物、环境健康的影响以及REE示踪法与复合指纹识别法的结合运用等。[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REE示踪土壤侵蚀结果的准确性,运用该方法开展其他侵蚀类型研究,与复合指纹识别法结合辨别大区域的泥沙来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通过分析稀土元素对组培苗增殖及生长的促进作用、对不定根的形成的影响、对组培苗叶绿素形成及相关酶活性的促进等方面,综述了稀土元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建立香竹引种保存试验基地,从云南省金平县分水岭自然保护区丫口引种550丛香竹种,研究香竹引种和管护技术,并打造香竹观赏示范园。研究发现,在钢架大棚内采用砂壤土作引种基质,选用粗3cm以上的2a生母竹,采用100×10^-7的ABT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根部30min,能够明显提高香竹引种的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可达88.5%。  相似文献   
78.
为评价杀虫剂噻嗪酮对我国特有物种稀有鮈鲫的影响,采用了静态法测定了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稀有鮈鲫的96 h-LC50大于有效成分浓度100 mg·L-1;选择有效成分浓度1和10 mg·L-1进行生物富集试验,连续暴露8 d的富集系数(BCF8d)分别为470.6和53.7。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对稀有鮈鲫的毒性为低毒,富集等级为中等富集性。研究表明,噻嗪酮低浓度暴露的富集系数远大于高浓度暴露,并且在低浓度的水体暴露下,稀有鮈鲫体内的噻嗪酮浓度接近于高浓度的水体暴露。在使用噻嗪酮时应注意其使用范围和施用量,避免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9.
不同剂量稀土对金雨金合欢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稀土对金雨金合欢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8种不同剂量的稀土对金雨金合幼苗进行根施。结果表明:1)金雨金合欢幼苗施入稀土后,7~10d起幼苗形态出现不同的变化,比对照出现相同反应提早5~6d;2)90d的各项测定生长指标分析表明,每株施入0.05~1.00g剂量稀土,对幼苗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幼苗高、地径净增长,全苗鲜、干重量,叶片总面积,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量总体上呈有规律的增长趋势,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以施入剂量0.25g·株-1处理表现最好,其苗木出圃率达到100%,与对照相比,苗高、地径净增长了204.0%和102.0%,叶片总面积、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量分别增长了976%、339%、405%和187%,全苗鲜、干重量,提高了61.5%和133.3%;3)当施入剂量超过2.00g·株-1时,苗木生长开始受抑,出现"毒害"反应,其各项生长指标下降,部分苗木死亡,并随剂量增大,生长受抑程度加剧,生长指标下降速度增大,幼苗死亡数量增多。表明低浓度的稀土溶液根施,对金雨金合欢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抑制了其生长,甚至会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0.
推动作为林产品的珍稀濒危物种可持续经营认证对于保护生物、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雷斯法案》修正案对珍稀濒危物种可持续经营认证及国际贸易的影响,以ICUN极危物种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为例,提出作为生产者要积极开展森林可持续认证,为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的生产要积极开展去濒工作,助力其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森林认证市场驱动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