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7篇
基础科学   110篇
  233篇
综合类   873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Cd胁迫对油菜和小白菜苗POD、PPO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土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时耐性不同的两个基因型油菜和小白菜叶的POD、PPO及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油菜和小白菜SOD和POD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PPO活性随Cd处理浓度的增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三种酶呈现不同程度的积极性保护作用, 且变化与其耐性一致。这说明POD、PPO、SOD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Cd胁迫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对产量、产油量、品质性状、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栽培平均产量3 177.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408.57 kg/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37.96%和32.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产值7 625.4元/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加2 098.2元/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纯收益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高产栽培平均含油量及平均油酸含量均降低,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饼粕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的7个品质性状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同时,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03.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形态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形态生理学基础,分析了抗寒性与若干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学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抗寒性,以确定有关因子对抗寒性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抗寒性与外界温度(最低气温)相关密切,它主要通过对抗寒性生理基础的影响来实现的。在这些生理因子中,水分状况尤其是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与抗寒性关系密切;其次是细胞汁浓度和可溶性糖含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与抗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6.5万株产量最高,达2382.3kg,分别比每公顷21.0万株、12.0万株、27.0万株、7.5万株增4.65%、8.87%、9.37%、21.07%;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总角果数,然后才是千粒重和角粒数;不同栽培密度影响了植株形态长相的变化,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分枝部位逐渐增高,一次分枝数减少,一次分枝角果数逐渐减少,但主花序角果数占总角果数比例显著提高。可见合理密植主要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总角果数,从而达到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研究表明,“油菜‖草莓(收果)/棉花‖草莓苗”种植模式生态经济效益较明显,靠近城市交通方便的棉区可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乐都日光温室冬油菜-早春黄瓜-秋冬番茄的栽培技术模式,并详述了育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7.
大黄油菜在套袋自交、剥蕾自交、兄妹交、自由授粉四种授粉方式处理下,对其结角率、角粒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结角率各授粉方式间差异不显著,自由授粉的角粒数显著多于另外三种授粉方式;大黄油菜是自交结实正常的白菜型油菜。  相似文献   
108.
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细胞壁果胶硼的结合位点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用果胶酶水解油菜上部叶细胞壁中提取的果胶,用二乙氨乙基(DEAE)—琼脂糖(Sepharose)色谱柱层析分离含硼化合物,研究硼在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Brussica na pus)细胞壁果胶中的结合位点。结果表明:硼在不同油菜品种、不同提取剂提取的果胶酶解液中均只有1个色谱峰,该峰与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Ⅱ(RG-Ⅱ)的特种糖残基-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KDO)色谱峰重合,所有酶解液中硼和KDO出峰的位置基本相同,只是峰的高低不同,证明RG-Ⅱ可能是硼在油菜细胞壁中的唯一结合位点,RG-Ⅱ在不同油菜品种细胞壁中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9.
紫色土地区秸秆覆盖耕层土壤养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不同量覆盖条件下早地油菜株高、花序数和分枝数的差异,以及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pH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进行了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下油菜株高高于对照,有速腐剂处理的株高最高;秸秆覆盖处理花序数多于对照;速腐剂处理下一级分枝数高于不加速腐剂处理;覆盖处理的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略高于对照;加速腐剂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0.
王慧  刘方 《农业环境保护》2011,(6):1051-1057
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废弃煤矿区酸性排水进行样品收集与分析,探讨煤矿酸性排水的污染特征及对作物种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矿附近50~350m距离内溪沟水pH变化达2.35~6.3,污染物主要以SO24-、Fe、Mn为主;矸石堆洼地蓄积水完全抑制两种植物的萌发;距井口50m溪沟水和距井口30m农田水处理油菜都表现为种子发芽后发霉死亡;距井口100m处溪沟水和距井口30m农田水处理油菜和水稻的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和干重、发芽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与对照(蒸馏水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煤矿酸性排水胁迫下,水稻各项指标变幅低于油菜,说明物种耐性强度为水稻〉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