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林业   483篇
农学   275篇
基础科学   176篇
  872篇
综合类   1517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364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蒸腾速率、阻力与叶内外水势和光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LI一1600稳态气孔计和压力室测定了杨柴的蒸腾速率、阻力、叶水势及其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0~2m土层内土壤平均水势在-0.04~-0.20MPa时,光照强度是影响杨柴等树木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它主要是通过影响蒸腾阻力所致。光照强度(Li)与蒸腾阻力(Dr)的关系符合方程Dr=aeb/Li。这样,根据光照强度对阻力的影响过程,把光照强度与蒸腾速率(Tr)的关系分成3个区段:①弱光照区,Tr=K/Dr;②过渡区,Tr=K·ψL-A/Dr;③光饱和区,Tr=a·ψL-A+b,其中a、b和K是系数。  相似文献   
92.
林火对土壤氮含量的扰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新林林业局 2 0a内不同年份间隔的 11块火烧迹地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 ,发现火烧后不同年限、不同强度的火烧迹地 ,土壤全氮与有效氮含量变化情况如下 :低强度火烧后 9d ,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均比未烧前低 ,这与中、高强度火烧后的情况正好相反。火烧后 4a内 ,土壤氮的含量基本都比未烧林地有所下降 (中强度火烧迹地土壤有效氮含量除外 )。以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火烧迹地降第一场雨后 ,低强度火烧迹地土壤全氮比降雨前减少 ,有效氮增加 ;中强度火烧迹地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均比降雨前增加 ;高强度火烧迹地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均比降雨前有所下降。连年火烧迹地土壤全氮减少 ,有效氮增加  相似文献   
93.
Forest vegetation of Xishuangbanna, south Chin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Introduction The tropical area of southern China is climatically and bio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ropical Asia, including southeastern Xizang (Tibet, lower valleys of the southern Himalayas), southern Yunnan, southwestern Guangxi, southern Taiwan and Hainan Island. The largest tropical area still covered by forests is in southern Yunnan. 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ern Yunnan were little known until the late 1950s because of poor access except for some brief descrip-…  相似文献   
94.
2001年旱季,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主要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中华厚壳桂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800μmol·m-2·s-1)、光补偿点(15~20μmol·m-2·s-1)和最大光合速率(≤7μmolCO2·m-2·s-1)等耐荫性光合特性,并且缺乏对高光强改变的光合调节能力,但对光斑却有快速的光合响应能力;短期内高CO2浓度会使其光合速率增加,但对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有抑制作用;在光合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将明显促进光合作用,温度升高4℃能够使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 6倍,但一旦超过此范围,温度的升高却将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CO2浓度及气孔导度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在控制条件下却呈显著的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95.
毛竹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启民  杨迪蝶 《林业科学》1989,25(4):366-369
毛竹是我国主要竹种,分布面积最大,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年降雨量1500mm左右的亚热带地区,干旱会影响毛竹的生长。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植物,新竹在第二年春天落叶,很快长出新叶。以后每两年换一次  相似文献   
96.
武冈林场第二代人工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a.杉木中幼龄林抚育间伐能促进林分胸径、树高、材积的增长,能使林分的速生期延长1-2年,能有效地提高林分产量,提高木材质量;b.不同的抚育间伐强度类型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以株数间伐强度30-40%效果最佳;c.对培育大径材的杉木林分,可实施三次间伐,第一次在9-11年,第二次在14-16年,第三次在19-22年;第三次间伐能明显促进后期林分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97.
本文论述了如何以效应生长量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林分的研究,建立与间伐有关的系列断面积收获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确定抚育间伐强度和预测目标径级收获量的具体方法.通过对伐前密度为5550株·hm~(-2),地位指数级为10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研究,提出了间伐起始期15a,间隔期5a,采取4次间伐,间伐株强分别为30.3%,17.1%.22.4%,7.8%的间伐体制。  相似文献   
98.
小报春Primulaforbesii是一种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野生花卉.在将其引种后应用于园林的过程中,特别对其引种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在大气CO2浓度下,光强是影响小报春光合作用的关键因子;2)小报春的光补偿点在26.18~43.10μmol·m-2s-1之间,饱和点低于1400μmol·m-2s-1;3)小报春植株有一定的耐荫性,不适合在强阳光直射的地方生长,种植应用时应给予一定的侧方遮荫.  相似文献   
99.
The effects of tree species on the dynamics of nutrient transformations during leaf-litter decomposition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ropical rain forests.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the dynamics of C, nutrients, and organic constituents during decomposition among tree species, the leaf-litter decomposition of 15 trees was assessed using a litter-bag method in a lowland tropical rain forest in Sarawak. The dynamics of C was parallel to that of weight loss. The dynamics of nutr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patterns. The dynamics of K wa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leaching loss in the initial stages, and that of Ca and Mg generally showed a gradual decrease over the course of decomposition. The dynamics of N and P showed highly different patterns with the weight loss,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er remaining mas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variations or exceptions of nutrient dynamics among tree speci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ach nutrient. For the dynamics of organic constituents,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 disappeared quickly at the initial stages, and acid-soluble carbohydrates were the second fastest decomposing fraction; the decomposition of acid-insoluble residue (AIS) was the slowest. The release of limiting nutrients (N and P) generally followed the disappearance of AIS, but was independent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AIS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nutrients were very low.  相似文献   
100.
银木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azz.)系樟科樟属的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四川、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湖南等地区,是自然分布最北面的樟科植物.该树种系典型的北亚热带树种,对水、热条件的要求低于其它樟科植物,既能耐-10℃的低温,又能耐干旱[1].银木树皮灰色、光滑,叶近革质,互生,椭圆状、倒圆状披针形,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和较高的开发价值,在湖南、四川等地已人工栽培多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行道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