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林业   483篇
农学   275篇
基础科学   176篇
  872篇
综合类   1517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364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室内矩形水槽,精细模拟了5个工况下的槽内水流运动,借助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ADV)量测了不同垂线、不同测点的瞬时流速。从4个角度拟合矩形断面明渠沿垂线的流速分布,并计算了测点三维相对紊动强度和雷诺应力,分析其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⑴脉动流速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纵向流速沿垂线分布大体成J型,但在近水面处有稍许降低,横、垂向流速较小,在0附近徘徊;⑵通过4种公式拟合发现,对数公式d对本试验结果拟合最好;⑶横、垂向相对紊动强度比较小,而纵向要大得多,且变化幅度也较大,纵向相对紊动强度受流量和水量影响;⑷雷诺应力垂线分布基本符合三角形分布,随着流量的减少或水量的增大,雷诺应力垂线分布平均值变小。  相似文献   
52.
降雨强度和坡度对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细沟的形态特征研究可揭示坡面侵蚀发生机理,且细沟形态对坡面径流和侵蚀有重要影响;而现有研究仅用细沟密度和细沟宽深比等指标来表征细沟形态,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细沟的形态特征。为此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和坡度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和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试验处理包括3种黄土高原有代表性的侵蚀性降雨(50、75、100 mm/h)和3个细沟侵蚀发生最常见的坡度(10°、15°、20°)。试验结果表明,坡面侵蚀速率和细沟侵蚀速率均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试验条件下,细沟倾斜度介于16°~20°之间,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细沟密度、细沟割裂度和细沟复杂度分别为0.74~1.95 m/m2、0.08~0.17和1.09~1.38,三者皆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细沟宽深比为1.93~2.35,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细沟割裂度是评价细沟侵蚀和细沟形态的最优指标;研究降雨强度对细沟形态的影响时,建议优先选用细沟割裂度、细沟复杂度和细沟倾斜度指标;分析坡度对细沟形态的影响时,除选取细沟割裂度外,建议优先选用细沟密度和细沟宽深比指标。细沟横断面主要呈"V形",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径流紊动性增强,细沟横断面变化趋于不规则,说明细沟横断面变化可以反映径流的变化特征,从而揭示细沟侵蚀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53.
计算机辅助声强测量法识别车辆主要噪声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计算机辅助声强测量原理,并利用计算机声强测试系统及声强分析择小客车进行了声强测量和声场分析,给出了小客车车外声的三维声强图、等声强图及其频谱图,方便地识别出了小客车主要噪声原。为这种喾车车外噪声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应用声强测试技术对发动机噪声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台增压柴油机的噪声进行声强测试,将测试得到的数据用STARAcoustics声强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发动机各个包络面的等声强分布、声强矢量分布和声功率的计算结果;利用这些结果着重分析和识别了该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确定了其噪声源的位置、主要噪声频率成分和声功率的贡献,为降低发动机噪声提供了改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与9点法试验结果的定性比较,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噪声源的位置及其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55.
减弱光照强度对水稻叶片气孔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典型粳稻,典型籼稻,偏籼型,偏粳型和陆稻等10个水稻品种的气孔性状,研究结果发现,剑叶的气孔密度在水稻类型间和品种间具有明显差异。是一个品种特性,光照强度减弱使各品种上三叶的气孔密度明显减少。其原因是由于叶面积增大,气孔行数减少和每一行中相邻气孔间距离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品种不同,其气孔密度对光强变化的反应亦不同,光照强度减弱对剑叶气孔大小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56.
在鸡西市第一中学建设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总体布局、交通组织、场区竖向、运动场地及校园绿化等方面做详细的设计思考后再进行规划设计,使其设计效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推动了教育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57.
不同采伐强度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 M.Godron 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和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58.
覆膜甜椒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栽培提高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促进了甜椒对养分的吸收。在甜椒整个生育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前期较高,以后逐减,与植株养分吸收强度成负相关。覆膜甜椒前期需肥较少,吸肥高峰出现在采收至采收盛期,此间养分供需存在尖锐矛盾。对覆膜甜椒增施半腐熟有机肥,磷、钾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栽前全层施入,结果至采收期分次适当多追氮素化肥,将有助子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9.
集雨栽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和矿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湿润易旱地区的关中红油土上,研究了垄上覆膜集雨栽培措施对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田土壤水分和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有一定的蓄水保墒效果,冬小麦返青期,0~40cm土壤贮水量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平均多7.7mm;覆膜能使冬小麦在生长后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深层贮水,在小麦成熟期,100~200cm土壤贮水量覆膜处理比未覆膜处理少23.8mm。覆膜有利于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氮肥用量相同的处理,覆膜条件下的硝态氮浓度和矿质氮累积量低于不覆膜处理;施氮也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含量和矿质氮累积量。  相似文献   
60.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 new imaging modality in veterinary medicine, can provide data on tissue perfus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the ultrasonographic contrast agent SonoVue to evaluate various transit time indices in the normal canine liver,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on these parameters, an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his agent in dogs. The liver of 11 healthy dogs was studied by ultrasound during an intravenous bolus injection of SonoVue. Each dog underwent the examination twice, first with and later without the use of anesthesia. A time-intensity curve was generated from a selected region of interest within the liver from each scanning session. Ratios derived from peak enhancement, time to peak enhancement, up-slope and full-width half-maximum (FWHM) of the curve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time-intensity curves, and are reporte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in peak enhancement, up-slope and FWHM between dogs that were anesthetized and dogs that were not. Time to peak enhancement, however,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when the dogs were anesthetized than when they were nonanesthetized (P < 0.05). There were no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linical laboratory finding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using SonoVue gives reproducible liver perfusion data, and appears to be a safe and well-tolerated agent for use in dogs. When considering normal values, the use of anesthetic drugs has to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