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3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558篇
林业   946篇
农学   686篇
基础科学   670篇
  787篇
综合类   3098篇
农作物   235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789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24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花茶窨制中几个主要因子对花茶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对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素坯含水量、配花量、堆温和窨制时间等4个主要影响因子对花茶香气吸附的影响进行了单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在25%时,茶叶吸附精油总量达到最大值;当堆温在35℃左右时,茶叶吸附精油总量达到最大值;在一定的配花量内,茶叶吸附精油总量随配花量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窨制12~13 h的茶叶吸附精油总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92.
再制奶酪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制奶酪是最丰富多彩的乳制品之一,论述了再制奶酪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着重阐述了评估这类特性的各种分析技术.分析讨论了再制奶酪的生产工艺、乳化盐和微生物缺陷.为高品质再制奶酪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3.
Statistical control charts were used to detect process change in pig production. Two charts were tested to detect small deviations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 cumulative sum (CUSUM) control chart and the 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EWMA) control chart. A Monte-Carlo simulation was used for developing an optimal design of the EWMA and the CUSUM charts. The traits piglets born in total and the return to oestrus rate were considered. Over a given time period, small shifts were purposely implement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arts. The average time to signal (ATS) and false positive rate (FPR) were taken as classification parameter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arts. All shifts in the number of piglets born in total were detected with CUSUM and EWMA control charts. The trait piglets born in total showed an ATS ranging from 1.3 (FPR = 33.5%) to 6.8 weeks (FPR = 1.2%) using the CUSUM chart. The EWMA chart presented an ATS which ranged between 2.0 (FPR = 14.9%) and 6.3 (FPR = 1.9%) week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USUM to the return to oestrus rate resulted in an ATS of 2.6 (FPR =  38.3%) to 15.6 weeks (FPR = 3.0%) and the EWMA chart produced a signal between 4.1 (FPR = 14.5%) and 16.4 weeks (FPR = 1.4%). Both charts appear to be useful tools for tracking commercial swine farm processes and detecting emerging change in process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4.
桑椹与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适合于桑树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以桑品种"大10"的桑椹与叶片为材料,探讨了桑树蛋白质不同提取方法对凝胶电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酚提取法与常规的SDS提取法、尿素/硫脲提取法相比,电泳图谱清晰,分离效果良好,能检测到更多的蛋白质组分,适用于桑椹与叶片蛋白质IPG-IEF/SDS-PAGE双向电泳及SDS-PAGE电泳的样品制备。  相似文献   
995.
育肥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乙酸镁,研究其对氟烷基因杂合子育肥猪肌肉加工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氟烷基因杂合子(HalNHaln)大长猪(大白猪×长白猪)36头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乙酸镁组,每组18头。乙酸镁组在屠宰前5 d,基础日粮中添加镁1 500mg/kg(以乙酸镁形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表明:在猪屠宰前饲粮中短期添加1 500 mg/kg水平的镁对试验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可以显著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提高猪肉的熟肉率,从而提高猪肉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996.
几种用于光学显微镜观测的桑叶表皮整体制片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便而快速制作适用于光学显微镜观测的桑叶表皮标本,采用不同方法分别对桑叶表皮进行整体制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比较制片效果。结果表明:用直接剥离法、煮沸剥离法和离析法制作的桑叶表皮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呈现出清晰结构,桑叶表皮气孔器开张的纵径和横径基本一致,其中离析法制作标本的桑叶表皮的气孔呈阔椭圆形,气孔器面积显著大于直接剥离法和煮沸剥离法制作标本的检测数据,最接近桑树成熟叶片气孔器充分开张时的面积值。因此认为,离析法最适用于桑叶表皮整体制片,该方法定位性能强,操作简便且效率高。  相似文献   
997.
天津地区草坪草褐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纯化的草坪褐斑病病原RH2 Rhizoctonia solani为试验菌株,对其生长的温度、pH值、碳源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针对目前化学药剂频繁使用的现状,对生产上经常使用的生防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褐斑病菌生长适宜温度约30 ℃,适宜pH值6.5~7.5,适宜碳源为蔗糖、可溶性淀粉或乳糖。室内7种生防药剂筛选表明:尼索和特立克的抑菌效果最好,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尼索1 500倍处理防效为72.51%,特立克600倍防效为76.94%。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相同日粮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产后(87.4±6)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70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组。试验期67 d,预饲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试验Ⅱ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Ⅳ组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微生物制剂对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形物无显著影响,乳中体细胞数(SCC)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提高11.55%(P<0.05),试验Ⅳ提高11.98%(P<0.01);对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99.
草甸土近地表解冻深度对坡面降雨侵蚀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春季解冻期近地表草甸土解冻深度对该时期坡面降雨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解冻深度对入渗、产流以及侵蚀量有较大影响。由于降雨过程中冻土层逐渐向下移动,解冻土层厚度增加,坡面产流和入渗也随之经历着此消彼长的过程。对同一降雨强度,解冻深度愈小,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愈早,前期侵蚀率愈大,土壤侵蚀总量也愈大,但降雨后期侵蚀率增幅减小。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坡面随解冻深度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细沟侵蚀。降雨前期解冻深度越小,降雨过程中发展为细沟侵蚀的时间越早,侵蚀强度也越严重,降雨过程中侵蚀率大小的变化也受到细沟发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综述了溶茵酶的基本性质,着重讨论了溶菌酶抑制的微生物种类、机理,系统地阐述了溶菌酶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