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3篇
  免费   1558篇
  国内免费   1535篇
林业   3443篇
农学   1262篇
基础科学   896篇
  4441篇
综合类   8390篇
农作物   584篇
水产渔业   1245篇
畜牧兽医   1640篇
园艺   400篇
植物保护   1915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835篇
  2019年   905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883篇
  2016年   1044篇
  2015年   938篇
  2014年   1297篇
  2013年   1413篇
  2012年   1574篇
  2011年   1764篇
  2010年   1273篇
  2009年   1263篇
  2008年   1117篇
  2007年   1245篇
  2006年   1063篇
  2005年   890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草地土壤肥力及其营养管理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草地土壤肥力的来源,土壤基本养分对草地生产的作用,草地植物与动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及缺乏症状,说明了加强草地营养管理以及维持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平衡的重要性,指出增强对土壤肥力和营养管理是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保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保障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2.
我国南方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特点、草地类型、利用现状等,总结、分析了南方草地资源的优势、发展潜力和目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类型草地资源草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3.
74.
Spatial ecology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monitoring of how human activities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wildlife. Yet most work on the reliability of sampling strategies is based on a non-spatial analysis of variance paradigm, and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assessing the power of alternative spatial methods for creating reliable maps of animal abundance. Such a map forms a critical response variable for multiple scale studies relating landscape structure to biotic function. The power to reconstruct pattern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is influenced by sample placement strategy and density, the natur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mong points, and by the technique used to extrapolate points into an animal abundance map. Faced with uncertainty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we chose to first synthesize a model reference system of known properties and then evaluate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alternative sampling and mapping procedures using it. We used published habitat associations of tree nesting boreal neo-tropical birds, a classified habitat map from the Manitou Lakes area of northwestern Ontario, and point count means and variances determined from field studies in boreal Canada to create 4 simulated models of avian abundance to function as reference maps. Four point sampling strategies were evaluated by 4 spatial mapping methods. We found mixed-cluster sampling to be an effective point sampling strategy, particularly when high habitat fragmentation was avoided by restricting samples to habitat patches >10 ha in size. We also found that of the 4 mapping methods, only stratified ordinary point kriging (OPK) was able to generate maps that reproduced an embedded landscape-scale spatial effect that reduced nesting bird abundance in areas of higher forest age-class fragmentation. Global OPK was effective only for detecting broader, regional-scale differenc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吉林省荒地资源的实际出发 ,在荒地资源生态适宜性评价基本理论的指导下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对吉林省荒地资源进行了生态适宜性评价。通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融合、分析、处理 ,可以直观获得荒地资源的生态适宜度等级 ,从而提高评价效率 ,为荒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陕甘宁老区建立生态特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状方面分析了陕甘宁老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陕甘宁老区历史上范围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贡献。从多方面分析了它的自然条件 ,揭示了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说明了该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了其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在该区建立生态特区以促进其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
乌梁素海生态恢复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干旱区典型草型湖泊—乌梁素海设立试验基地 ,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乌梁素海受富营养化影响 ,正在向芦苇沼泽—碱蓬盐化草甸—白刺荒漠方向演化。生态恢复机理是 :( 1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有机氮、磷向底质的沉降 ,削弱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与储备 ;( 2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矿化成氨态氮 ;( 3)控制底质中有机氮向水体释放生成氨态氮。采用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转移营养盐 ,抑制生物促淤效应以及对芦苇区进行园田化生态管理是乌梁素海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 ,也是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8.
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短缺 ,旱灾发生频繁的现状及天然降水利用效率不高的特点 ,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科研与技术成果 ,根据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的气候特点 ,提出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的各种实用技术方法。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根据各种实用技术方法的指标要求 ,结合内蒙古的地形、坡度状况、土壤类型和气象条件 ,在雨养农业区进行实用技术方法的优化分区 ,区划出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79.
我国防沙治沙科研的突破口初探-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科研在我国广大沙区具有代表性。河西走廊防沙治沙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⑴宏观战略研究薄弱 ,研究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 :治沙措施散件得不到优化组合 ,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研究客体之间互相割裂 ,缺乏从总体上控制沙漠化的研究 ;农业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结合点问题没有解决 ;研究课题重复。⑵散件成果多属定性结论 ,缺乏操作性。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治沙科技发展的突破口 :只有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处理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的关系 ,才能实现各种防沙治沙措施的优化配置 ,才能实现治理结果的持续稳定。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数学模型才能科学处理多系统的复杂关系。现代数学方法是系统科学的主要方法。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现代数学方法是治沙科技发展必须达到的 ,是治沙科技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0.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4条源流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2 2 4 .9× 10 8m3 (195 7~ 2 0 0 1年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塔里木河流域山区气候出现变暖增湿的趋势 ,2 0世纪 90年代径流量达 2 4 1.9× 10 8m3 ,增幅 7.6 %。由于源流区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使得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不断减少 ,水文条件改变 ,造成干流上、中游段耗水严重 ,导致下游生态与环境急剧退化。自 2 0 0 0年以来 ,实施的从开都河—博斯腾湖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 ,已使下游生态环境开始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