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6篇
  57篇
综合类   17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41.
李贞彪  王军节  王鹏 《植物保护》2019,45(3):138-144
为筛选出一套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的链格孢菌蛋白的提取方法,以该菌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TCA-丙酮法、磷酸-TCA-丙酮法、SDS提取法和TCA/丙酮-SDS/酚抽提法分别提取菌丝蛋白质,然后进行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和单向SDS-PAGE试验,并建立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TCA/丙酮-SDS/酚抽提法所获得的蛋白质浓度为15.9 mg/mL,分别是其他三种方法所得蛋白浓度的2.64、4.61和1.43倍;SDS-PAGE图谱中形成的条带数目最多、丰度最好;所获得的2-DE图谱背景清晰干净,无明显的横纵条纹,分辨率高,可辨别的蛋白质点数为1 138个,是TCA-丙酮法所分离蛋白点数的1.89倍。由此可知,TCA/丙酮-SDS/酚抽提法为链格孢菌蛋白提取的最优方法,该方法所提取的蛋白质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及后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542.
不同保鲜处理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保鲜处理类型对甜瓜采后的影响,以新疆精品甜瓜‘西州密25号’为试材,研究室温条件下保鲜剂(1-MCP)、杀菌剂以及杀菌剂复合1-MCP等3种不同处理方式对甜瓜采后贮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温贮藏过程中,1-MCP处理对延缓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品水分含量,并保持果皮颜色等方面效果显著。杀菌剂则对腐烂率降低效果更显著。复合保鲜处理能够有效发挥两者优势,对生理失调和病害衰老引起的采后问题有良好抑制效果。综合来看,常温条件下复合保鲜处理的贮藏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保持甜瓜品质,降低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543.
确保生防制剂的贮藏稳定性是保证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生物防治效果不受影响的关键因素。为开发货架期较长且防治效果稳定的拮抗酵母生物制剂,该研究通过助剂的单因素筛选试验和混料试验研制出一种基于桔梅奇酵母冻干粉制备得到可湿性粉剂,经过升温加速贮藏试验预测制剂的贮藏稳定性,同时评价了制剂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对柑橘采后主要病害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得到制剂优化配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皂角粉5.69%、亚甲基二萘磺酸钠8.74%、母粉85.57%。冻干制剂中酵母活菌数可达到4.72×108CFU/g,贮藏稳定性试验表明,冻干制剂的贮藏稳定性较好,预测在4℃贮藏后制剂中酵母活菌数约为4.6×108 CFU/g。适当降低贮藏温度可延长冻干制剂贮藏期。离体试验发现,与新鲜酵母相比,液体制剂对柑橘采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变化,抑菌圈可达到9mm以上。在柑橘果实上能够有效控制柑橘果实采后青霉病、绿霉病、酸腐病和炭疽病,可将发病率降低约40%~70%。综上,对桔梅奇酵母进行制剂化能够延长其货架期并维持其对柑橘果实采后病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44.
[目的]扩展青霉是猕猴桃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品质与产量.通过试验,测定10种杀菌剂对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菌(Penicillium expansum)的毒力.[方法]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种杀菌剂对P.expansum的毒力.[结果]所供10种杀菌剂对P.expansum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250 g/L丙环唑、95...  相似文献   
545.
果实采后易发生品质劣变,造成经济损失.而病原菌是导致果实采摘后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果实采后病害损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对于病原菌侵染后果实自身产生的抗性响应鲜有报道.本文综述了果实采后响应病原菌侵染的生理生化及其分子机制,包括病原菌侵染对果实细胞结构、果实防御酶系统的影响和果实代谢产物在抗病中的作用,探讨了果实抗病基因的研究概况,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深入研究采摘后果实被病原菌侵染后的应答反应,为研发果实保鲜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6.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的百香果采后果腐病是黄果百香果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为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和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病原菌的最适生长pH为4.5~5.5,最适生长温度为31~34 ℃;其可利用蔗糖、甘油、D-半乳糖等11种供试碳源;可利用硫酸铵、氯化铵、L-天冬酰胺等11种供试氮源,尿素为最难利用的氮源;不同光照条件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14种供试杀菌剂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戊唑醇和丙环唑的毒力较高,其EC50值分别为0.0072 mg·L-1和0.7067 mg·L-1,均小于1 mg·L-1;其EC95值分别为90.5459 mg·L-1和33.1295 mg·L-1,均小于100 mg·L-1。  相似文献   
547.
为探讨杨梅果实在减压条件下的贮藏效果,以“安海变”杨梅为试材,对其进行减压(0.05 MPa)处理,并于2~4℃下贮藏,定期观察杨梅果实采后品质的变化,同时对果实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可滴定酸、pH、失重率、好果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减压处理能有效抑制杨梅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延缓其TSS、总糖、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采后杨梅贮藏效果,使其在贮藏第16天时好果率仍保持在90%以上。这说明减压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延长其贮藏期、供应期。  相似文献   
548.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但采后极易腐烂变质,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是其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生物保鲜技术、物理保鲜技术和化学保鲜技术三个方面对猕猴桃的贮藏保鲜研究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天然提取物保鲜技术和微生物保鲜技术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猕猴桃采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展望了猕猴桃未来贮藏保鲜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9.
550.
Changes in the metabolites of table grapes (Vitis vinifera) reportedly occur during postharvest senescenc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metabolomic differences in postharvest table grapes (‘Red Globe’)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different senescence periods. To this end, we used 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ics based on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 total of 135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During postharvest senescence, the levels of most differential flavonoids (e.g., pelargonidin 3-O-glucoside, quercetin-3-O-glucoside, and cyanidin 3-O-glucoside) and L-aspartic acid decreased, while the levels of phenolic acids (e.g., trans-4-hydrox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 and pantothenol increased. During early and late senescence, the levels of most differential lipids, especially LysoPC, as well as those of nucleot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such as uridine,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respectively. Collectivel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fundamental insights into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table grape fruit postharvest senescenc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