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98篇
林业   851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122篇
  113篇
综合类   73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畜禽资源分子鉴定、物种进化、全基因组育种等热点领域的逐渐兴起,准确的全基因组SNP分型成为了畜禽基因组研究的关键。基因芯片、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及靶向捕获测序等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禽基因组研究中。本文概述了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择信号分析和畜禽遗传资源背景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畜禽基因组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2.
杨树苗木叶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体内氮素代谢的关键酶。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硝酸盐需要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才能转化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以供生长需要。硝酸还原酶是这个代谢过程中的第一个酶,也是个限速酶,其活力的高低与植物同化NO_3~--N的能力和速度有直接关系。汤玉玮等的研究发现,硝酸还原酶活力与作物的耐肥性呈负相关,并在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中指出,该酶可以做为作物育种和营养诊断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3.
To have a preliminary insight into biosafety of genetically transformed hybrid triploid poplars (Populus tomentosa × P. bolleana) × P. tomentosa with the cowpea trypsin inhibitor (CpTI) gene, two layers of rhizospheric soil (from 0 to 20 cm deep and from 20 to 40 cm deep, respectively) were collected for microorganism culture, counting assay and PCR analysi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ransgenic poplars on non-target microorganism population and transgene dispersal. When the same soil layer of suspension stock solution was diluted at both 1:1 000 and 1:10 000 rat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cterium colony numbers between the inoculation plates of both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poplars. The uniform results were revealed for both soil layer suspension solutions of identical poplars at both dilution rates except for non-transgenic poplars at 1:10 000 dilution rates from the same type of soil.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morphology of both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was observed under the microscope. The potential transgene dispersal from root exudates or fallen leaves to non-target microbes was repudiated by PCR analysis, in which no CpTI gene specific DNA band was amplified for 15 sites of transgenic rhizospheric soil sampl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ransgenic poplar with the CpTI gene has no severe impact on rhizospheric microorganisms and is tentatively safe to surrounding soil micro-ecosystem.  相似文献   
54.
杨树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树栽培历史悠久 ,用途广泛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由于杨树虫害严重 ,每年要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据国家林业局统计 ,我国森林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在80 0万hm2 ,经济损失高达 5 0亿元。杨树害虫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以往人们大多采用化学防治的办法杀虫 ,  相似文献   
55.
资源的转变以及供需矛盾的紧张,使得人工林杨木表面强化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杨木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取得的成果,指出了表面强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表面强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人工林杨木表面密实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间伐措施在杨树结构栽培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35/66杨的对比试验表明,在初始密度较高时,资源紧缺地区,为提高木材产出,可以适当提高造林密度,以缩短杨木生产周期,初始造林密度在1 000株/hm2左右,为培育大径杨木可采用间伐措施,间伐强度要适中,在第4年间伐50%,使保留密度在500株/hm2左右;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时,为能获得最大量的大径杨木,一般不宜采用密植后再间伐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57.
I-214杨染色单板光变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染料弱酸深蓝5R和活性艳红X-3B染色的I-214杨素材和漂白板为试材,选用氙光作照射光源,考察不同染料、不同工艺条件下染色单板在110 h光照过程中试材表面材色指数,即明度指数(L*),色度指数(a*与b*)和变色度(△E* ab)的变化.结果表明:染色单板在110 h氙光照射过程中变色明显,b*值提高显著;△E* ab在光照初期大,后期平缓直到不变;同一品种染料,高浓度染液中染色单板比低浓度染液的光照变色大,浸染时间长短对染色单板光照变色影响不明显,先漂白再染色的单板材色均匀,光照变色平缓;不同品种染料的染色单板光照变色规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5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施用一定量磷钾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氮用量对江汉平原杨树的生长及材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杨树每株施用纯氮100g,材积量每hm~2比对照多增2.84m~3,增产率66.9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株杨树施用氮素100g比施用氮素50g,材积量每hm~2多增1.16m~3,多增产19.59%;株施氮素100g比不施用氪素每hm~2净增收入624元,投产比1.00:2.74。综合分析,江汉平原杨树每株施用氮素100g为宜。  相似文献   
59.
保多收应用于杨树插条育苗试验赵汉章,权婉华,孙福生,朱绍斌关键词保多收,杨树,插条育苗保多收(2%复硝钠水剂)是由中国林科院分析中心与保定化工八厂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该产品对人畜无毒,经农业部组织各省农技推广部门实验,证明对植物的生长发...  相似文献   
60.
杨树对杨干象抗性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杨干象危害80%以上的人工杨树林内,以抗杨干象、速生等综合指标,选出了抗虫优树。对3年生优树后代室内外人工接种和自然感染的结果表明:106号优树比周围3株优势水平均胸径高9%,树高高7%,材积高61%,室内接种其诱虫数、取食孔数都低;野外接种,虫株率低40%以上,危害指数低69%;自然感染的虫株率低54%,危害指数低50%以上。优树生长量较对照原种中东杨(Populus berolinensis)高得多,但低于小黑杨(P.×xiaohei)。其抗虫性与树皮内含物果糖和酚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