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51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3篇
  98篇
综合类   517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烟草根系生长过程中根系和叶片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烟根内3种内源激素含量和两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了内源激素对烟草生根的诱导原理。  相似文献   
72.
吴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5-11756
细胞分裂素对细胞的分裂增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细胞周期中的G1/S期,细胞分裂素促进D型细胞周期蛋白CycD的表达;在G2/M期,其作用与CDK的磷酸化有关。植物通过体内细胞分裂素的代谢影响细胞分裂素水平,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基因,影响植物的根尖、茎尖等器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3.
桃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其特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延长桃果实货架寿命及提高贮藏保鲜技术,以5年生早花露桃果实为试材,对桃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疏水柱层析,透析与PEG浓缩,纯化了早花露桃的多酚氧化酶.所得的酶液经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显示单一条带,等电点为3.0.经SDS-PAGE分析,它由2条主要多肽(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3.98×104,6.59×104)和2条含量较少的多肽(MW为6.67×104,6.76×104)所组成.纯化酶液的最高吸收峰在波长272.5nm处,300nm以上几乎无吸收.该酶对邻位二元酚有较高亲和力,几乎不能催化一元酚和三元酚的氧化.以儿茶酚为底物,其最适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20℃.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中期有一活性相对较小的峰,同时,多酚氧化酶疏水特性增强.  相似文献   
74.
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syingae pv.actinidiae)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圈法和猕猴桃苗盆栽接菌的方法,测定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在7年树龄的猕猴桃树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分析WCT对猕猴桃苗各处理的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及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情况。【结果】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1.5 mg/mL;猕猴桃苗接种WCT和病原菌后,其PPO和POD活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WCT预防处理的PPO和POD活性均较其他处理高;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WCT处理和接种猕猴桃溃疡病原菌均可诱导产生分子质量为35 ku的蛋白。【结论】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在猕猴桃树上涂药可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进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鸡腿菇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酚(C6H6O2)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98nm下测定鸡腿菇Coprinus comaus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析其pH值、温度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腿菇PPO活性的最适pH值4.0~5.0,最适温度20℃,在沸水浴30s后酶基本被钝化.鸡腿菇酶促褐变反应的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为0.64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08U·min-1.对鸡腿菇不同部位的PPO活性分析表明,菌盖PPO活性>菌柄(上)>菌柄(下).  相似文献   
76.
猪尿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主要涉及猪尿酸氧化酶(urate oxidase,EC 1.7.3.3)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并对其酶活性进行测定。从猪肝组织细胞中提取总的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pUOX(porcine urate oxidase),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2b/pUOX,并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获得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检测,在约34 ku处有一清晰蛋白条带,这与预期分子量一致。测定该重组蛋白的酶活力达到1.962 U,这为后期实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coxidase,CcO)在布氏田鼠(Microtusbrandti)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日龄的幼鼠肝脏内线粒体蛋白含量及CcO活性。结果发现根据幼鼠肝脏内线粒体蛋白的含量可将生长发育大致分为3个阶段:1~3日龄,4~19日龄,20日龄至成体。CcO活性变化趋势则呈倒钟形,以17日龄的CcO活性为最高。据此推测布氏田鼠肝脏内CcO的活性可能与恒温机制的建立有关系。  相似文献   
7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苗期稻麦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 g/L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苗期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效唑浓度为20m g/L时,根系活力达到峰值;浓度为100m g/L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79.
PP333和B9对白兰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使乔木白兰花矮化适应盆栽,并提高白兰花的开花产量,对白兰花幼苗喷施多效唑(PP333)和比久(B9),进行盆栽试验,并加强肥水管理。结果表明: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形态效应:植株矮化,开花数增多,花期延长,同时,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各处理中,以喷施多效唑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0.
To reveal the suitability of using mature embryos as an explant source in wheat tissue culture, mature embryos from eight common wheat cultivars (Triticum aestivum L. cv.) were cultured with or without endosperm to test their efficiency of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When embryos were cultured together with endosperm (endosperm-supported culture, ES), the percentage of callus indu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when embryos were cultured in the absence of endosperm (non-endosperm-supported culture, NES). This pattern was evident in most genotyp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2 or 8 mg L^-1 2,4-D was added in the NES culture. However, in ES culture, more induced calli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distinct green spots and they further developed into plantlets. Thus, more plants were regenerated in ES culture than in the NES treatment. Most of the eight tested genotype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llus induction rate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in both ES and NES cultures. In addition,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oxalate oxidase in the callus of ES culture condit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allus of NES culture condi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activity of oxalate oxidase may be a parameter for selection of calli with potential for plantlet regener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at mature embryos are valuable explants for highly efficient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f proper treatment and medium are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