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2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503篇
林业   287篇
农学   375篇
基础科学   197篇
  955篇
综合类   1668篇
农作物   233篇
水产渔业   465篇
畜牧兽医   1016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粘度是黄芪多糖提取、加工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溶液温度、黄芪总糖含量、浸提温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粘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粘度越大,温度变化对其影响越显著;黄芪总糖含量低于300mg/mL或高于1000mg/mL时,溶液温度对粘度影响较小;浸提温度超过70℃后,不同粒度物料浸提液的总糖含量未增而粘度明显增大,黄芪多糖浸提温度不宜超过70℃.  相似文献   
92.
基于高压电技术的烟气脱硫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与评述了国内外基于高压静电技术的烟气脱硫研究与应用进展,介绍了几种以高压电技术为基础的烟气脱硫新技术--电子束烟气脱硫、脉冲电晕等离子法脱硫、荷电干法烟气脱硫和荷电喷雾烟气脱硫技术;并且分析了这几种烟气处理技术的作用原理、特点和发展现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电容式水流泥沙含量传感器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研制的电容传感器测量了水流中泥沙含量与传感器输出电压,研究了测量水流泥沙含量的温度补偿技术。结果表明,水流泥沙含量与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呈线性关系,传感器的输出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通过对温度的监测并由软件实现补偿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测量的精度;该方法能得到工作温度范围非标定条件下任一温度状态的输入-输出特性,可显著提高其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机动车排放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排放污染严重,本文简要介绍了净化机动车排放的方法.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尾气的反应机理,阐述了两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相似文献   
95.
关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阐述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机理,设计了田间试验示范操作规程,分析了试验工作特点,评述了实际成效,阐明了技术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6.
针对新疆石河子市城市污水CODcr高于1000mg/L的特点,采用SBR工艺进行处理试验,并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城市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可使出水各项指标分别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农业灌溉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基于计算机视觉系统的RGB色度学理论,提出一种测定有色溶液浓度的数字色度法,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软件检测系统。该方法与分光光度计相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理论上每分钟可完成上百个样品浓度的同时测定。通过软件系统分析样品色度信息,实现自动显示被测溶液浓度的良好效果,为一次性成批检测溶液浓度提供了一种简捷快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
高浓度细胞分裂素诱导棉花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悬浮细胞经高浓度细胞分裂素(2mg/L KT或4mg/L KT)处理后第4天大量死亡,培养物呈褐黑色;抽提总DNA,进行琼脂糖胶电泳,结果表明:2mg/L KT和4mg/L KT两处理中有明显的大小为140~180bp及其倍增量片段的DNA“梯”。进行PI和FDA染色显微观察可以看到:2mg/L KT处理中大部分细胞的细胞核较小,核质浓缩,呈棒形或弯月形;胞质浓缩,出现了不对称的质壁分离,且丧失了FDA染色活性。这些结果表明,由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引起的棉花悬浮细胞大规模死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不同的生理状态(UCSA和BAE)和不同生长时期(指数增长期和静止期)的棉花悬浮细胞对高浓度细胞分裂素的诱导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
为有效防治山楂梨小食心虫,选用20%氰戊马拉松乳油(A1)、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A2)和10%阿维除虫脲乳油(A3)3种有代表性的农药,分别配以3种剂量即400倍液(B1)、800倍液(B2)和1 200倍液(B3),进行药剂喷施试验,以清水处理(B4)为对照,以好果率、好果产量、收入和净增纯收益4个农艺、经济指标为评价因素,对药剂防治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同异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A2、A3防治效果(好果率)均较好,分别达到89.99%和89.94%;3种剂量之间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在92.50%~95.83%。对好果率、好果产量、收入和净增纯收益4个因素的同异分析结果表明,A2B1综合效果最好,达到优良水平,其后依次为A2B2、A3B2、A3B3、A2B3、A3B1和A1B1,达到较好水平,以上7个处理的净增纯收益在8 626.5~13 615.5元/hm2。  相似文献   
100.
The provision of farmers with proper and balance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reasons of crop productivity,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Phosphorus (P) response trials with wheat were conducted on Nitisols at 14 sites in the central Ethiopian highlands during the 2010 and 2011 cropping seasons. The treatments, comprising six levels of P fertilizer (0, 10, 20, 30, 40, and 50 kg P ha?1), were arrang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es. Based on a yiel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he P treatments, 90% of sites responded to P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f P fertilizer increased wheat grain yield, up to 30% more than the control. Extractable soil P concentrations (Bray 2, 0–15 cm deep) 3 weeks after planting significantly responded to P fertilizer rate. The critical P concentration (for 90% relative yield) was 13.5 mg kg?1. Most sites tested had Bray 2 P values <10 mg kg?1. In the absence of a soil test, a recommendation of 40 kg P ha?1, resulting in the best response overall, could be made for the first year of application. We also recommend that to prevent a potential loss of wheat yield, a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of at least 5–12 kg P ha?1 be applied every year, irrespective of the calculated recommended rate, in order to replace P exported from the field in produce. Further field trials are required to determine interactions between P response 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soil properties, and other manage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