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478篇
基础科学   168篇
  414篇
综合类   724篇
农作物   224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245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27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为了研究地表火卷吸作用的范围和迎面火与主火相互作用的机理 ,在大空间室内实验室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该实验室实验可以避免环境风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在火头前方有明显的逆风区存在 .在逆风区下部的逆风风速要比上部的大 ,而且当高度达到某一数值时 ,逆风就不明显了 ;(2 )迎面火与主火之间即使相距较远也存在相互作用 .当它们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 ,彼此相互吸引 .这使得火的蔓延速度显著升高 .对于火线火强度为 16 0kW·m-1地表火来说 ,蔓延速度增加2 7% .  相似文献   
83.
Puri  S.  Swamy  S.L.  Jaiswal  A.K. 《New Forests》2002,23(1):45-61
Populus deltoides Bartr., a native of North America, is generally grown in India above latitude 28 °N. One hundred and six clones were evaluated for four years at Raipur situated at 21°12N latitude and 81°36E longitude. These were grown on vertisol soil. Based on growth and survival performance in the nursery for two successive years, nineteen clones were selected for field evaluation. The best five clones (G3, G48, 65/27, D121 and S7C1) were planted in an agrisilviculture system at a spacing of 4 × 4 m with soybean grown as an intercrop. After 4 years these clones had an increment of DBH by 66.5 to 77.5% and of height by 42.2 to 78.6% within one year when compared to that observed at 3 years of age. In rank order of growth the best five clones were 65/27 > G3 > D121 > G48 > S7C1. Total biomass varied between 20.9 to 35.8 Mg ha–1 in different clones. Among the tree components, stemwood accounted for 52–61% of the total biomass, followed by branches (20–25%), bark (9–13%) and leaves (7–10%).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betwee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was found in different clones. Soybean productivity decreased as the trees aged, reaching 40.5 to 58.1% in 4-year-old trees.  相似文献   
84.
我国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的生物灾害,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植物组织病理学、生理病理学和病理化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我国在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该病害的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At presen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of microbial biomass and soil N in silvopastoral systems is very limited.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understorey management on soil microbial C and N, net N mineralization, and net nitrification were studied in two seven-year-old radiata pine (Pinus radiata D. Don) – pasture systems, consisting of plots with and without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as an understorey. Mini-plots (1 × 1 m) with animals excluded and herbage repeatedly clipped and removed were used for soil sampling. Three mini-plots formed a transect at each of two positions: 0.9 and 3.5 m north of the tree rows.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from July 1997 to June 1998 about once every 40 days. One composite sample was collected from each of two sampling depths (0–10 and 10–20 cm) at each transect position on each sampling d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N mineralization rates and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was large. Net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higher in the bare ground than in the ryegrass plots for a major part of the year, particularly from late spring to early fall. Net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higher in the 0–10 than in the 10–20 cm soil layers in both the ryegrass and bare ground treatments; however, the depth effect on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was only significant in the ryegrass treatment. In the surface soil layer,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were substantially greater in the ryegrass than in the bare ground plots.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and activities were closely linked to pasture root activities, soil depth, and site biophysical condit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86.
【背景】‘黄金芽’属于光照敏感型黄化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叶片色泽呈现强光黄化、弱光复绿的特点,但叶色响应光照的黄化机制并不明确。前期通过对黄化叶片、遮阴复绿叶片以及常绿品种叶片的蛋白组研究发现,重金属相关异戊二烯化植物蛋白CsHIPP26.1(TEA000549)的表达响应光照强度,表明CsHIPP26.1可能参与调控‘黄金芽’叶色黄化的光响应过程。【目的】通过筛选与CsHIPP26.1互作的光信号响应相关的蛋白,为叶片色泽响应光照信号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金芽’茶树1芽2叶为材料进行CsHIPP26.1和互作基因的克隆,经酵母双杂交筛库,然后将筛选得到的目的蛋白进行酵母双杂交点对点验证、体内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和体外pull-down等技术进行蛋白互作的进一步验证。【结果】通过酵母双杂交对茶树cDNA文库进行筛选,共筛选到26个候选互作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组分、结合以及催化活性方面发挥作用,其中生物素合成代谢过程富集程度较高,与光信号通路及叶绿素合成相关的蛋白只有编号为TEA026466.1的bHLH30转录因子。克隆bHLH30转录因子后发现,该转录因子与茶树光信号传导途径蛋白PIF4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且含有与茶树PIF4蛋白相同的HLH和ACT结构域,将该bHLH30转录因子命名为CsPIF4.2,GenBank登记号为MW116834。进一步通过体外Pull-down蛋白互作和体内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验证发现,CsHIPP26.1和CsPIF4.2蛋白能够发生互作,并且发生互作的部位在细胞核内。【结论】初步筛选出26个与CsHIPP26.1互作的蛋白,并验证发现CsHIPP26.1能够在细胞核内与其中一个光敏色素互作因子CsPIF4.2发生蛋白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小生境下园林绿化植物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了解小生境下相似环境条件 与植物自身特性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园林植物的健康管理及叶际细菌资源的挖掘提供参考。【方法】应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大理大学校园 50 m 半径圆内朝向东边的 3 种主要园林植物 (枇杷树 Eriobotyra japonica、 广玉兰 Magnolia grandifl ora 和大青树 Ficus altissima)的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 3 种园林植 物的叶际细菌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枇杷树、广玉兰和大青树;不同植物的叶际细菌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第一优势细菌属不同,但排名前五的细菌属均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 菌属(Methylobacterium)、螺状菌属(Spirosoma)、薄层菌属(Hymenobacter)和无色菌属(Achromobacter)。 3 种植物的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但同一植物不同大小叶片间的细菌群落相似,其中,仅在枇杷树和 广玉兰叶片上分布的细菌群落门和属最多,表明常绿阔叶植物的叶际细菌群落相较于落叶阔叶植物更多样、复杂。 【结论】不同园林植物的叶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 植物自身特性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首要原因, 植物叶际细菌 资源的挖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8.
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是一门鉴定和量化蛋白质与其他代谢物或蛋白质等分子相互作用的前沿技 术,已成为研究植物系统生物学和多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组学技术迅速发展,也促 进蛋白质 - 代谢物相互作用(Protein-metabolite interaction, PMI)、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的发现和验证方法取得巨大进步 , 这些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和功能代谢组研究中 逐渐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系统总结了过去 10 年不同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主要包括 PMI 和 PPI)的分析策略, 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相互作用类型,综述了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进 展,对植物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应用策略和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了总结。蛋白质互作组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植物胞内信号转导及代谢调控通路的解析,而精准解析信号网络中关键相互作用将为植物 自身生长发育以及适应外界环境等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索降水年型与垄型互作对黑膜垄作土壤水肥环境及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解析水肥互作促进作物增产、高效用水机制,为深挖覆膜垄作技术增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8年布置大田试验,以当地推广应用的白膜覆盖双垄集雨耕作(WRF,垄高16 cm,垄宽60cm,沟宽40 cm)为对照,基于垄上微沟集雨耕作技术,设置由黑膜覆盖低垄(垄高16 cm,垄宽 60cm)、中垄(垄高24 cm,垄宽 60 cm)、高垄(垄高32 cm, 垄宽60 cm)+垄上微集水沟(宽20 cm,深10 cm)+垄间小集水沟(沟宽 40cm)组成的3种黑色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土壤水肥调控耕作处理(BLRF,BMRF 和BHRF),测定了马铃薯播种、出苗、现蕾、开花、结薯、成熟6个生育关键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研究期末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土壤贮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分析土壤水、肥与马铃薯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不同降水年型,黑、白地膜覆盖垄作都显著增加了马铃薯生长发育期对4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消耗。BHRF,BMRF和BLRF处理马铃薯6个生育关键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SWS)都显著高于WRF处理(P<0.05)。较高的降水量以及黑膜覆盖集蓄增加的土壤水对120—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在干旱年(2016)和平水年(2017),BLRF和BMRF处理的集水和保水效应较好,BHRF处理次之,都显著优于WRF处理;在丰水年(2018)三者无显著差异,也都显著优于WRF处理。研究期末(2018)黑膜垄作0—30 cm 土层的全氮全钾(TN 和TK)及速效氮磷钾(AN,AP和AK)含量均显著高于白膜垄作(P<0.05),分别增加了4.5%—5.6%、3.6%—5.9%、8.4%—18.4%、15.3%—22.3% 和7.1%—13.3%。归因于显著增加了大薯结薯个数和结薯重,黑膜垄作马铃薯产量、WUE、纯收益和产投比均显著高于白膜垄作,3年平均分别提高了16.9%—19.0%、15.5%—19.2%、23.3%—27.3% 和12.1%—18.2%。这4个效益参数在干旱年和平水年以BLRF和BMRF处理较好、BHRF处理次之,丰水年三者都优于WRF处理,且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3年马铃薯平均产量与研究期末平均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作物平均耗水量(E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通径分析表明,土壤AP、AK、AN含量,马铃薯生育期平均耗水量(ET)和平均降水量(GPR)解释了99.4%的产量变化。【结论】黑膜覆盖垄沟与垄上微沟的叠加集水效应显著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水分条件的改善促进了马铃薯旺盛生长,使更多的根茎(茎叶、根等)类有机物归还土壤,其腐解释放的养分与施肥结合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良好的土壤水肥条件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互作关系,增加了作物水肥供应而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WUE、纯收入和产投比。BLRF和BMRF处理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表现较好,BLRF、BMRF和BHRF处理在丰水年表现较好,BLRF和BMRF处理在各种年型都有良好的表现。因此,黑膜覆盖低、中垄垄上微沟集雨耕作(BLRF和BMRF)是继白膜覆盖双垄集雨耕作(WRF)之后最适用于半干旱区的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0.
铁氧化物与硅酸盐矿物是土壤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固相组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直接影响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可有效地调控土壤(类)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本文以铁氧化物和硅酸盐矿物胶结过程中的一些表观特征变化为出发点,从宏观、表观到微观综述了二者交互作用的界面特性和机理、交互作用前后对土壤砷的固定与释放机制等内容。本文阐明层状硅酸盐与铁氧化物通过多种化学作用而发生表面复合,其中静电作用是作用力之一,带负电荷的硅酸盐与带正电荷的铁氧化物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迅速结合,在胶体表面双电层上形成二元团聚体;形成的二元团聚体可改变土壤矿物的表面积和孔性结构、表面电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同时,铁氧化物-硅酸盐复合物表面的活性基团可以通过内层络合共氧的方式将土壤中AsO_4~(2-)络合,形成单核或双核表面络合物而固定砷。复合物对AsO_4~(2-)的吸附能力介于铁氧化物和硅酸盐矿物之间,并更接近铁氧化物的表面吸附特性。本文旨在为土壤砷的原位固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