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76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143篇
  80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气吸式排种器播种玉米时漏播率较高、地头漏播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机械托种盘辅助附种的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利用托种盘窝眼对种子的托附和夹持作用,实现对气吸式排种盘的辅助附种.分析并确定了排种器工作区域和托种盘主要结构等关键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进速度6~12 km/h时,该排种器的粒距合格指数A≥91.40%、重播指数D≤3.82%、漏播指数M≤4.78%、合格粒距变异系数C≤18.37%,具有良好的排种效果.在10 km/h作业速度下,该排种器(真空室相对压力-3 kPa)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气吸式排种器(真空室相对压力-4 kPa),其中漏播指数比后者相对降低了29%.  相似文献   
112.
讲述了两种不同的车身前部导水槽结构,封闭式导水槽和单板式导水槽结构,并分别对两种导水槽的导水性、安装要求、焊接工艺性以及和周边零件搭接关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说明。并以某款汽车的前舱导水槽结构为例,展开讲述了汽车前舱导水主板总成中导水槽的结构特点和种类,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且列举了几种常用的导水槽结构,为导水槽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基于大豆膳食纤维的高黏度样品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基于大豆膳食纤维的高黏度样品的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方法]对大豆膳食纤维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和培养基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大豆膳食纤维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与普通方法相比,采用称重法和RAININ Pos-D外置活塞式微量移液器量取稀释液所测得的细菌总数较高。3种计数培养基中,采用3M PetriflimTM菌落总数测试片的菌落总数测定结果最好,其次是采用平板计数琼脂,最差是采用TTC营养琼脂;3M测试片和TTC营养琼脂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人员计数偏差较小,而平板计数琼脂相对较差。[结论]为检测具有颗粒、高吸水性及高黏度等性质的样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4.
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装置机理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芳媛  马旭  齐龙  邢绪坡  李宏伟  郭林杰 《农业机械学报》2018,49(6):119-128, 214
为提高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装置的播种性能,分别对其定量供种机构和振动匀种机构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与试验研究。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模拟了定量供种机构在有无振动作用下的供种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种箱振动板周期性的小幅振动可缓解种子的漏斗流动,促进扩散流动,同时使排种轮充填区的种子分布状态更加"蓬松",提高了供种频率,实现了稳定定量供种。通过模拟试验探究振动匀种机构不同种槽板对种子的流速和装置播种性能的影响,优选出V-90°、V-105°、V-120°和U1型4组种槽板,为装置优化试验提供了参考,减少了后续试验次数。分别进行常规稻供种和杂交稻低播量供种试验,得到了种箱振动板振动使排种轮供种频率提高3.64%和5.52%,验证了定量供种机构仿真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进行不同种槽板、播量和气压全因素播种性能试验,得到播种效果最佳的种槽板为V-120°种槽板,在40 g/盘杂交稻低播量播种时使用0.26 MPa气压播种,合格指数为93.91%,空穴指数为0.94%;80 g/盘常规稻播种时使用0.28 MPa气压播种,合格指数为96.10%,空穴指数为0,满足杂交稻和常规稻种子育秧播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5.
文章提出一种在叶片尾缘加装弯板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提高风力机转矩特性的方法。选取NACA0024和NACA0012两种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常用翼型,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包括不加装弯板在内具有7种弯板长度2叶片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输出转矩特性和静态起动转矩特性。结果表明,在NACA系列对称翼型尾缘加弯板叶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输出转矩特性和静态起动特性。叶片尾缘加装弯板后可在某些旋转角下改变叶片上下表面压力分布,减少涡旋和流动分离产生,提高叶片气动特性,改善风力机转矩特性。研究发现,弯板长度为弦长40%风力机转矩特性改善效果最好,最大输出转矩系数较无弯板风力机提高17%,静态平均起动转矩提高26.4%。  相似文献   
116.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successful surgical repair of a transverse, displaced scapula fracture in a foal. A 3.5 mm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 was used on either side of the spine of the scapula. The suprascapular nerve was apparent upon dissection as it passed directly over the fracture line and care was taken to leave it intact, although the fracture line itself caused some irritation. The foal recovered without long‐term nerve damage and is sound at 1.5 years post surgery.  相似文献   
117.
实际地形下地表太阳总辐射的简化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准确估算实际地形下地表太阳总辐射,针对辐射观测资料不足现状,通过考虑天文、大气和地理地形等因子对地表太阳总辐射的影响,构建了融合起伏地形天文辐射模型、地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公式和日照百分率优化插值方案的太阳总辐射简化算法。并以安徽省为例,对简化算法实施参数化和应用,采用2个辐射站观测资料统计回归得到气候学公式参数,参数化后的公式计算相对误差为7.65%。利用80个站点的日照百分率数据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适用性,逐点交叉检验结果表明,薄盘样条法对安徽省日照百分率具有更好的插值效果。基于简化算法计算得到实际地形下安徽省地表太阳总辐射平均为4500MJ·m~(-2)·a~(-1),总体呈北部高、南部低,山区南坡高、北坡低的分布特征,部分开阔南坡的太阳辐射超过同纬度水平地面。季节特征上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随月份而异,在冬半年影响幅度更为明显,夏半年地形影响相对较弱,并多以削减为主。安徽省太阳能资源以3级为主,大别山和皖南山区的北坡多为4级,而在皖北低山丘陵的南坡存在零星的2级资源区。近年来由于日照百分率的下降,导致全省地表太阳总辐射普遍减少。  相似文献   
118.
基于四阶各向异性扩散的图像去噪LLT模型,提出了一种修正不动点迭代算法. 该算法以最速下降方向为搜索方向,以避免直接计算逆矩阵,减小了舍入误差,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矩阵的谱性质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56×256的“Lena”图像,在标准差为15的高斯白噪声情况下,本文提出的算法将信噪比由SNR=11.208 8提高到SNR=16.511 1.  相似文献   
119.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晾盘处理对烟苗的影响,2011年于泸州市对比了晾盘和不晾盘2种条件下,烟苗生育期、盘面温度、烟苗农艺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10:00和16:00记录期内晾盘处理平均盘面温度均比不晾盘高0.99~1.67℃,说明晾盘处理对盘面温度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晾盘处理的成苗期比不晾盘提前5 d;成苗时晾盘处理烟苗株高、茎围、单株鲜重、干重、干鲜比及根系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根系干鲜比、一级侧根数目均较不晾盘有所增加,其中烟株鲜重及干重、根系干重及根系干鲜比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0.
A novel double ring plate gear reducer (DRPGR) is designed and it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closed graph method, the modification coefficients of internal gearing in DRPGR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i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reducer is designed and its kinematics simulation is achieved. With APDL programming language of ANSYS, a 3D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DRPGR is established, and its modal analysis and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LTCA) are conducted respectively. The mod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lower natural frequencies of DRPGR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input frequency and the lower modes can be classified a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ending of input and output shafts. The LTCA indicates that three pairs of gear teeth contact simultaneously at rated output torque. Due to the multi teeth contacts, the maximum stress is much lower than the permissible stress of internal gearings. The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prototype validate that DRPGR is adapted to both single driven and dual driven work condition. When single droved, DRPGR can eliminate the kinematic uncertainty by non 180 degree phase difference design. DRPGR claims a better dynamic performance in dual driven work condition. The efficiency of DRPG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ment of output torque and the reducer has an excellent short term overloaded capac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that kind of redu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