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00篇
  免费   2102篇
  国内免费   3717篇
林业   2976篇
农学   3574篇
基础科学   1508篇
  6120篇
综合类   13445篇
农作物   2980篇
水产渔业   2105篇
畜牧兽医   3903篇
园艺   2285篇
植物保护   2223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731篇
  2022年   1196篇
  2021年   1375篇
  2020年   1383篇
  2019年   1643篇
  2018年   1321篇
  2017年   1572篇
  2016年   2054篇
  2015年   2049篇
  2014年   2312篇
  2013年   2548篇
  2012年   2819篇
  2011年   2557篇
  2010年   2059篇
  2009年   1926篇
  2008年   1674篇
  2007年   1757篇
  2006年   1628篇
  2005年   1401篇
  2004年   980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600篇
  2000年   628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冻害是目前石榴商业化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为给抗寒石榴种质的挖掘与筛选、石榴抗寒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寒石榴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使用电导法测定了12个石榴品种1年生休眠枝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了其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即低温胁迫的加强,枝条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增长,各处理温度下不同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间有显著性差异;供试石榴品种的半致死温度范围为-7.59~-12.60℃;供试的12个石榴品种其抗寒性的强弱次序为:峄城三白甜峄城青皮岗榴临潼净皮甜宁津青皮酸峄城复瓣白宁津三白酸太行红峄城大青皮甜峄城青皮马牙甜峄城大红皮甜新疆和田甜突尼斯软籽。  相似文献   
992.
喀什地区冬季果园微环境的低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冬季南疆果园微环境中的最低气温及其变化特征,从而为果树越冬防寒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2009~2012年连续3个冬季在喀什地区伽师县、疏附县2个果园内实测的气温数据,就2个果园中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变化趋势和低温持续的时间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伽师果园微环境中测定的最低气温和伽师县气象站记录的标准气温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月是当地果园气温最低的月份,2个果园连续3个冬季的最低气温都出现在1月,气温在清晨08:00时至上午10:00时达到当天最低值;伽师果园测定的日、旬最低气温与该县气象站记录的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伽师果园中测定的日、旬最低气温始终低于伽师县气象站记录的同期标准气温,其与气象站标准气温的平均温差在3.6~4.1℃之间。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高温处理对漆蜡皂化值的影响情况,设处理温度分别为100、110、120、130、140和150℃,处理时间长度分别为1、2、3、4和5 h,就不同温度条件和处理时间对漆蜡碘值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00℃的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的漆蜡碘值整体低于其他几组温度处理的,其变化范围为62.4~70.2 mg·g-1;当温度为150℃时,不同处理时间的漆蜡碘值比其他几组温度处理的整体上相对要高些,其变化范围为76.0~85.8 mg·g-1;不同温度处理的漆蜡碘值存在差异,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处理温度为100℃与其他5组处理温度(110、120、130、140和150℃)对漆蜡碘值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10与120℃、130和150℃各组处理对漆蜡碘值的影响差异显著;120、130、140和150℃的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对漆蜡碘值的影响均存在差异,但相互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4.
主材供应方式是园林工程中受重视的环节。以恒大公司的几个园林工程为例,通过比较绿化工程苗木材料的"甲供"和"乙供"模式的利弊,归纳总结出适合不同要求的采购模式的方法,从而帮助业主更高效准确地作出选择,并使其选择的材料在达到预期绿化效果的同时,又能适当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995.
云南玉溪市老城中心面临着传统商业衰退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对中心商业区升级的矛盾,通过引入城市网络的概念,将原本集中布置的商业区延展为一个连续的商业网络,并设计穿越整个地块的开放绿地空间,将保留的历史建筑融合在绿地网络之中,以此保持和发展该地区原有的文化和经济氛围,并形成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96.
在3年生的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纯林中 ,对不同林地的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纯林的林木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3年生的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 ,分别比青钱柳、杉木纯林的林木生长量平均树高大4.2% 、19.0% ,胸径粗6.9% 、10.7% ,冠幅大11.8% 、18.8% .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量对高温胁迫后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酶、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宁南山区海原县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青薯9号,通过搭建高温棚构建高温环境,设2个温度处理(T1:块茎形成初期高温胁迫,T2:自然温度),4个氮肥水平(不施氮N0:0 kg·hm-2,低氮水平N1:75 kg·hm-...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热红外视频的生猪体温检测过程中,视频中保育期生猪头部姿态变化大,且耳根区域小,导致头部和耳根区域定位精度低,影响生猪耳根温度的精准检测。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4(Mish Dense YOLO v4,MD-YOLO v4)的生猪耳根温度检测方法,构建了生猪关键部位检测模型。首先,在CSPDarknet-53主干网络中,添加密集连接块,以优化特征转移和重用,并将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 SPP)模块集成到主干网络,进一步增加主干网络感受野;其次,在颈部引入改进的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PANet),缩短多尺度特征金字塔图的高、低融合路径;最后,网络的主干和颈部使用Mish激活函数,进一步提升该方法的检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生猪关键部位检测的mAP为95.71%,分别比YOLO v5和YOLO v4高5.39个百分点和6.43个百分点,检测速度为60.21 f/s,可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本文方法对热红外视频中生猪左、右耳根温度提取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6℃和0.21℃...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模拟光照、吹风改变蒸发强度,对比分析了4种蒸发条件(CK、光照(L)、吹风(W)、光照+吹风(LW))下微润灌入渗速率以及湿润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温下微润灌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0.99),符合Philip入渗模型水平吸渗项入渗规律;微润管出流速率因多孔介质管壁穿透入渗、管周土壤水分入渗分别随时间呈现出初期骤增、线性减小的演变规律;改变上边界条件后各处理蒸发均显著增大,然而入渗速率只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吹风带走土表热量,入渗速率反而减小;光照期间,L、LW处理入渗速率分别增长56.56%、29.51%;撤去光照2 h后,LW处理蒸发强度不变,入渗速率骤降5.90%,揭示了微润灌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远高于上边界蒸发。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温度提高后入渗速率增加促进了湿润锋运移,温差和重力势共同驱动下水分向背离热源方向移动,光照处理中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Dhoriz、垂直向下运移距离Ddown较预测值分别增长75.81%、99.30%。该研究揭示了源于辐射的地温变化在微润灌...  相似文献   
1000.
为进一步提高陕西省关中平原冬小麦产量估测的精度,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EnKF)将CERES-Wheat模型模拟的0~20 cm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LAI)与遥感观测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和LAI进行同化,同时利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同化VTCI和LAI与产量之间的共振周期,通过计算小波互相关度获得各生育时期同化VTCI和LAI的权重,进而构建基于加权VTCI和LAI的冬小麦单产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样点尺度,经过EnKF同化的VTCI和LAI能够综合表达模型模拟值和遥感观测值的变化趋势;在区域尺度,无论是否同化,经过交叉小波变换的各生育时期VTCI和LAI分别与产量之间存在特定的共振周期,同时发现,同化有助于对关键生育时期的特征提取;相较于未同化构建的估产模型,经过同化构建的估产模型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13.23%,决定系数为0.50,平均相对误差为10.58%,精度略有提升,且估测产量的分布与统计产量的分布更为一致,因此认为将同化与交叉小波相结合构建的双变量单产估测模型精度更高,可为进一步实现高精度的区域产量估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