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8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853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55篇
  428篇
综合类   1374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2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秦岭南北地区人口增长对水资源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30年来(1970-2000)关中地区33个县市、陕南地区26个县市气象观测数据及研究区内各主要县市的近50年来(1949-2000)人口数据,对比分析了人口增长对秦岭南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表明近50年来,关中地区每年平均增长人口27.1万人,陕南地区每年增长人口8.9万人,关中地区人口总数和增长速率分别是陕南地区的2倍和3.5倍;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变化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关中地区的下降速率为每年2.1%,陕南地区下降的速率为1.4%;从时间上看,关中地区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人均水资源量减少了46.5%,陕南地区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人均水资源量减少了16.5%;从空间上看,关中地区主要缺水区域位于渭河的中下游,大部分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在1,400m3以下,而陕南地区只有汉中水资源受人类影响较大人均水资源量在1,400m3以下,其他县市水资源仍然很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在2,800m3以上。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关中地区的水资源较陕南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严重的缺乏,前景不容乐观。因此,从人口和水资源两方面考虑陕南地区是支持关中经济发展的重要后方。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论述了新疆山区的降水特征及其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利用降水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43.
以角外弧长、角内弧长、角基长径、角基周长、角基端距为指标,分析了甘肃肃南祁连山雄岩羊角的生长过程和外形变化。该地区雄岩羊角的年轮形成时间在1月,角的基本生长过程表现为由短变长、由细增粗,大致划分为速增期(3.5岁以前)、减速期(3.5—5.5岁)、缓增期或饱和期(5.5岁以后)。t检验表明,10.5岁以前角外弧长、6.5岁以前角基周长和9.5岁以前角基长径的各年龄平均值间的差异显著(P〈0.05);而在这些特定年龄及其以后这三项指标各年龄平均值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置信区间分别为(58.76±1.90)cm(n=12)、(24.02±0.23)cm(n=42)、(8.63±0.24)cm(n=16)。雄岩羊角生长解析的数据可应用于年龄鉴定、狩猎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4.
波德代肉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肉羊品种波德代,观察其在高寒牧区的适应性,并做为父本,以天祝县毛肉兼用型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经对波细F1代的测定,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波细F1代在初生重、1月龄、4月龄重比同龄细羔分别高1.16 kg、2.33 kg、6.80 kg,差异显著(P〈0.005)。对4月龄羔羊屠宰测定,波细F1代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比同龄细羔分别高6.86 kg、5.39 kg,差异极显著(P〈0.005),屠宰率提高了10个百分比。  相似文献   
45.
There is debate among ecologists about whether total habitat area or patch arrangement contributes most to population and/or community responses to fragmented or patchy landscapes. We tested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patch area and isolation for predicting bird occurrence in a naturally patchy landscape in the Bear River Mountains of Northern Utah, USA. We selected focal patches (mountain meadows) ranging in elevation from 1,920 to 2,860 m and in size from 0.6 to 182 ha. Breeding birds were sampled in each focal meadow during the summers of 2003 and 2004 using variable-distance point transects.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likelihood-based model selection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kelihood of occurrence of three bird species (Brewer’s sparrow, vesper sparrow, and white-crowned sparrow) and area, isolation, and proximity metrics. We used model weights and model-averaged confidence intervals to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each predictor variable. Plots of area versus isol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ariables. We found that meadow area was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 for explaining occurrence for two species, and that isol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other. We also found that the absolute distance was more appropriate for evaluating isolation responses than was the species-specific proximity metric. Our findings add clarity to the debate between ecologists regard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rea and isolation in species responses to patchy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46.
老岭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青龙县老岭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初步查明有12种,50种。简要叙述了主要种的生物学特点及用途,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新疆天山野果林中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与其林下伴生植物短距凤仙花Impatiens brachycentra两种植物叶斑病病原菌的多样性及同源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ITS序列BLAST同源性比对,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类,并依据科赫氏法则测定致病性。结果显示,从新疆新源县天山野果林中的塞威士苹果及短距凤仙花病叶上共分离得到18株菌落形态各异的病原菌,分属于2属4种,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亚门。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为塞威士苹果和短距凤仙花叶斑病病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中11株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具有致病性,7株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具有致病性;塞威士苹果所有的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均有致病性,而且短距凤仙花所有的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也有致病性。推测2种植物叶斑病可能由相同来源的病原真菌引发,短距凤仙花染病加剧了塞威士苹果叶斑病暴发,可能是野果林退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地形在造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借环秀山庄对其地形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主要就其作为园林的骨架,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及空间三大方面来论述。对其地形特色有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9.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困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以洪雅县生态示范区为例,指出山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区的特点探讨了在山区建设生态示范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太行山丘陵区气候条件与牧草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铜  蔡虹 《草业科学》1997,14(6):17-20
对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引种的29种牧草中能正常生长的11种牧草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豆科牧草的沙打旺、扁豌豆适应性较差,不适于在此地区发展,红豆草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较差的适应性。表现最好的为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的紫花苜蓿、其他苜蓿、黄花草木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