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5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林业   395篇
农学   361篇
基础科学   172篇
  418篇
综合类   1738篇
农作物   269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385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32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宽顶堰平板压差式量水闸过流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区水量的测量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对于平原灌区,研究利用以淹没出流为主的工作闸门进行渠道量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孔板式流量计的测流原理,提出一种平板压差式量水闸门。选择不同闸门开度e与闸门上游水深H组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闸孔淹没出流的相关测流规律,得出实用的流量系数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型闸门结构简单,取压方便,量水精度较高,集水位流量调控与测量为一体,适合应用于平原灌区。  相似文献   
42.
大流量电液控制阀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大流量电液控制阀,采用压差反馈取代常用的位移反馈,为二级阀闭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降低了成本;采用椭圆油口降低了阀芯长度与质量,有利于提高系统频响。建立了电液控制阀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矩形窗口与三角形窗口组合的复合节流窗口的设计可同时满足大流量时的快速性与小流量时的稳定性要求,电液控制阀最大流量为417 L/min,在±50%输入信号下频响为73 Hz。研制了试验样机并成功应用于液压软管脉冲试验系统,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水锤波响应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大流量电液控制阀应用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43.
综述了60多年来对汇流口水流的研究成果,提出汇流口分为“Y”型汇流口与“非对称型”汇流口两类。汇流口水流存在水流停滞区、流速偏向区、分离区、流速加速区、混合层区等。影响汇流口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汇流比、汇流角、河床高差、宽深比、汇流口下游干流弗劳德数等。尽管对汇流口水流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1、对“Y”型汇流口研究较少;2、汇流口水面形态的研究存在争论;3、有无螺旋流及螺旋流形式存在争议;4、实验室研究成果与野外实测成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4.
静压式平面空气轴承压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了静压式平面空气轴承的压力场,并讨论了空气轴承压力场边界条件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轴承的压力场呈现尖峰状分布。分析结果已应用于三坐标测量机的空气轴承设计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46.
微灌用网式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网式过滤器进行了系统的水力性能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堵塞对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的影响,指出过滤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变化与过滤流量、过滤时间、水源含沙量有关,这些因素主要决定了过滤元件堵塞程度和变化快慢,即有效过水面积减小的频率,从而决定了额外局部水头损失增加的快慢程度。并提出了在含沙水条件下计算局部水头损失的经验关系式,指出过滤器在实际运用中,应保证压降曲线不发生急剧上升,并可以根据不同水质条件,确定其冲洗时的压差允许值和冲洗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47.
中国现有葡萄品种叶片形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圃中保存的342个葡萄品种的成熟叶片为试材,采用度量性状与非度量性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研究了供试葡萄品种的叶宽等9个度量性状和叶片形状等8个非度量性状,以期为进一步建立葡萄种质资源叶片性状数据库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现有栽培葡萄品种的叶片形状主要为楔形和五角形;9个度量性状具有明显的变异性,且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6.51%;主成分分析表明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为第一主成分,与角度有关的为第二主成分,与比值有关的为第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7.186%。  相似文献   
48.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大豆在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的根瘤及地上部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根瘤数逐渐减少;苗期主根根瘤数多于侧根发生根瘤数,从开花期开始侧根根瘤数明显多于主根根瘤数;苗期主要发生小根瘤,从开花期开始大根瘤数明显多于小根瘤数.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茎粗、主茎出叶数、分枝数、豆荚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一类半线性变系数抛物型方程初边值问题建立了一个二阶差分格式,证明了差分格式解的存在唯一性、关于初值的无条件稳定性和在L∞范数下阶数为O(2τ+h2)的收敛性,最后给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50.
以4种野生豆科牧草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线叶野豌豆(Vicia tenuifolia)、光果甘草(Glycyrrhizae glabrae)、罗马苜蓿(Medicago romanica)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种子在绵羊消化道作用前后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变化以及在绵羊消化道内的运移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4种种子排放过程均符合高斯模型,且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排放峰值均出现在饲喂后24~36h,罗马苜蓿种子排放峰值则出现在18~30h。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和罗马苜蓿种子总回收率分别为14.513%、4.463%、10.811%、4.608%,在绵羊消化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36.3、29.6、31.2和31.9h。除苦豆子外,其它3种植物种子在经过消化道后单粒重显著降低(P0.05),4种种子消化后的形状指数较经过消化道前显著减小。经过绵羊消化道后种皮颜色加深,纹理模糊,出现褶皱及明显侵蚀斑。与经过消化道前比较,4种植物种子经过消化道后的发芽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发芽率提高效果最明显的时间段在消化24~48h后。消化道作用可有效打破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罗马苜蓿种子的硬实,4种植物种子均可通过绵羊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