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7篇
  免费   1080篇
  国内免费   1224篇
林业   1525篇
农学   1191篇
基础科学   508篇
  1766篇
综合类   7955篇
农作物   810篇
水产渔业   1181篇
畜牧兽医   3276篇
园艺   475篇
植物保护   57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626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835篇
  2012年   1237篇
  2011年   1268篇
  2010年   1048篇
  2009年   1125篇
  2008年   1043篇
  2007年   1181篇
  2006年   1000篇
  2005年   867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6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林区人力资源现状和影响大学生到林区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引导大学生扎根林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2.
以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2个居群下的7个新疆野苹果群体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群体抗寒性进行测定,并与电导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巩留和新源2个居群内群体间的半致死温度差异不显著,2个居群间的差异显著,巩留居群的半致死温度显著低于新源居群,证明巩留居群的抗寒性高于新源居群。电阻抗图谱法单-DCE模型中6个参数(τ,ψ,r,r1,re,ri)中,r1,re,τ3个参数可以得出供试样品的半致死温度,其中r1,re所得的半致死温度与电导率法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参数r1,re适用于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性测定。电阻抗图谱法(EIS)与电导率法的抗寒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牵头开展的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内容指标、技术方法和主要结果,总结了2010年中国森林资源评估和国家报告编报情况及其成效。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林业监测统计面临的紧迫问题,结合世界各国和FAO等国际组织森林资源监测评估经验,提出了增强全国监测评估结果时效性和说服力、提升我国林业应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森林碳汇计量和REDD+等全球气候变化焦点议题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4.
本试验以金太阳和骆驼黄杏为试材,对设施栽培杏树果实与新梢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中的两个杏品种,不论是正常区还是高温区,果实的纵横径生长都呈“双S”生长曲线,但是高温区的果实纵横径的生长量高于常温区。设施条件下金太阳杏树的新梢生长的快速生长出现次数没有改变,与露地杏树相同均为三次,但生长速率大,维持时间长,出现的时间也与露地不同。设施杏树果实与新梢之间在生长时间上存在有交替现象。设施内金太阳杏的花芽形态分化进程从5月20日开始到10月下旬结束。  相似文献   
995.
纤维素超低酸水解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基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解为人类提供乙醇等能源、化工产品的重要性,该文以定量滤纸模拟生物质的主要组分-纤维素,以其超低酸水解试验得到的最佳工况下液体产物和固体残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KS-802糖柱对产物质中糖的种类进行了划分,以GC-MS对副产物进行定性,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热重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对固体残渣作了从表观到内部的研究,发现纤维素超低酸水解主要生成纤维四糖、三糖和二糖等低聚糖和葡萄糖及果糖,反应副产物有糠醛、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及一些小分子酮、醛类和酸类极性化合物,水解残渣已完全改变了原始形貌,热裂解活性增强,残留物中碳和灰分含量有较大增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纤维素超低酸水解的反应途径,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解技术的规模化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洞庭湖区堤垸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洞庭湖区堤垸人口、耕地资源时空特点入手,分析了堤垸耕地资源形成、发展变化趋势,耕地利用现状。洞庭湖区堤垸在“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土地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针对湖区社会、生态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6条堤垸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及其保护对策。(1)调整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使耕地利用制度逐渐和耕地资源变化特点相吻合,保持耕地生态环境及其持续性。(2)据堤垸生态环境条件,采用避灾农业。(3)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国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要内容之一。(4)加强对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审批与管理。(5)加强环保意识,提高耕地质量。(6)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生物统计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199、犊血清(CBS)、鸡胚提取物(CEE50)、兔肝提取物(RLE50)、丙酮酸钠(SP)、水解酪蛋白(CH)和酵母提取物(YE)在离体培养中对乳突类圆线虫第三期幼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CBS和RLE50。对第三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试验得出的最适含量组合的培养基内,幼虫生长发育最好,存活时间最长为37d。对M199、EMEM、F12和RPMI1640这4种商品组织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显示M199最佳,表明脂溶性维生素可能是乳突类圆线虫的离体培养所需营养之一。  相似文献   
998.
The ability of red-necked phalaropes Phalaropus lobatus to switch prey under conditions of changing prey abundance at Mono Lake, California, was tested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continued water diversions there on migratory waterbird populations. Red-necked phaloropes cannot switch prey because they are incapable of surviving on a diet of just the hardier of two invertebrates threatened by salinity increases at Mono Lake. Individuals experimentally limited to brine shrimp Artemia monica as a primary prey source lost mass rapidly until death ensued, or until they were offered other prey. These data show that a marked preference for one prey may indicate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limitations in a predator. Such limitations may partly explain Murdoch's empirically supported prediction (Ecol. Mongr. (196), 39, 335-54) that prey switching will not occur where strong prey preferences exist. Thes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strong prey preferences of migratory birds can, and probably should, help determine water management policy at wetlands of importance to shorebirds, especially in cases where initial prey diversity is low.  相似文献   
999.
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产流模型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分析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基础上 ,依据田间实测资料 ,建立了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产流数学模型 ,分析了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地表径流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丘陵赤红壤区 ,4~ 9月每次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变化范围为 0 .2~ 5 1.0 4m m,径流率变化范围为 0 .5 6 %~ 47.5 8% ,10月至次年 3月一般不产生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拟合关系式为 R0 =0 .0 2 5 9.Pn1 .40 34 ,径流率与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拟合关系式为 R′0 =9.8788W7.770 2 ,而降雨强度对径流量的影响要比降雨量、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两个抗根腐病连作大豆品种生育期间根面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大豆根面细菌随生育期增加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无差异。合丰25(H25)的根际细菌数量随生育期呈递减趋势,绥农10号(S10)根际细菌数量从三叶期到鼓粒初期不断增加,到成熟期又急剧减少。感病品种H25根瘤重明显低于抗病品种S10。H25根面真菌和镰孢霉总数在三叶期和成熟期均高于S10,苗期是根腐病的主要发病期。总之,在连作条件下,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大豆成熟期其根面和根际细菌减少,真菌和主要病原菌(镰孢霉Fusarium)都会大量富集,表明根系分泌物对根面和根际的微生物种群有选择性地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