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79篇
  免费   2512篇
  国内免费   3346篇
林业   2444篇
农学   3691篇
基础科学   1109篇
  4074篇
综合类   13831篇
农作物   3517篇
水产渔业   2142篇
畜牧兽医   8917篇
园艺   2475篇
植物保护   1737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758篇
  2022年   1299篇
  2021年   1641篇
  2020年   1618篇
  2019年   1887篇
  2018年   1396篇
  2017年   1777篇
  2016年   2133篇
  2015年   2160篇
  2014年   2472篇
  2013年   2662篇
  2012年   2924篇
  2011年   2591篇
  2010年   2171篇
  2009年   2130篇
  2008年   1848篇
  2007年   1987篇
  2006年   1933篇
  2005年   1504篇
  2004年   1026篇
  2003年   811篇
  2002年   677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588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6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本文综述了利用脂肪细胞膜免疫技术进行畜禽脂肪代谢研究的成果,其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试验途径和方法、免疫机理、降脂效果及特异性脂肪膜蛋白的研究启示,从而为脂肪细胞膜免疫降脂试验提供成功的范例和科学的依据,并开辟降低脂肪、提高瘦肉率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2.
猪肺炎支原体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 ,严重危害着养猪事业的发展。虽然猪肺炎支原体的结构简单 ,但由于它对营养要求较高 ,故培养难度大 ,也是人们不能对其深入研究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利用克隆技术 ,对猪肺炎支原体从基因水平上进行了多种研究 ,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文章从它的生物学特性、荚膜结构、膜蛋白研究以及基因水平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并简明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73.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5例临床上有明显低磷血症的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磷血症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磷脂明显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及膜胆固醇/磷脂摩尔比值(nch/npl)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磷与红细胞膜磷脂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y=10.852x+3.196,P<0.01);与红细胞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940,y=2.850x-1.072,P<0.01;r=-0.920,y=1.968x-1.401,P<0.01)。此外,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膜磷脂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54,y=19.122x-4.384,P<0.01),而与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88,y=0.927x+0.964,P<0.01;r=0.978,y=-0.293x+1.113,P<0.01)。结果表明,磷是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的先决因素,而后者又是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导致膜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Abstract– Juvenile chinook salmon in the Waitaki River, New Zealand and demonstration channels, living at about 16°C, increased in length by 0.32 mm day−1 between 4 November and 4 March. They gained weight quickly, accumulated large visceral fat deposits and had high conditions factors. At 1600 h, stomachs averaged half full. The number of prey tended to decline as the fish grew and consumed larger items. Initially the diet was based mainly on chironomid larvae, but by December it included a diversity of prey in more equal proportions. These included Deleatidium in the Waitaki; amphipods in the demonstration channels; various trichopterans, hemipterans, elmid beetles, zooplankton. terrestrial dipterans and a variety of other pre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ites in numbers of prey consumed and these probably reflected differences in the benthos. Diets in the Waitaki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Rakaia River and the food of juvenile salmon appears closely linked to the availability of a diverse range of possible prey.  相似文献   
75.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得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对鸡败血支原体(MG)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5、0.125、0.5mg/L。试验鸡每只左右气囊分别接种MG S6株菌液0.75ml、滴鼻约0.3ml,同时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3ml,人工诱发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的疾病模型。25、50、100mg/L的单诺沙星、500mg/L的恩诺沙星和500mg/L的泰乐菌素连续饮水5d给药,对人工合并感染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96.6%、96.6%、93.3%、86.6%,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3.3%。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并能极显著的降低感染鸡的死亡率、抗体反应阳性率、气囊损伤率及病原再分离率。  相似文献   
76.
果树水分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水分胁迫对果树叶、根的形态指标及显微结构 ,叶片气孔行为、光合作用、光抑制、活性氧代谢、脂氧合酶代谢、多胺代谢、脯氨酸、核酸代谢、内源激素变化等生理生化方面综述了近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 ,为全面研究果树抗旱机理及进一步制定抗旱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将72只日龄为14d的“星布罗”肉用仔鸡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36只。实验组接受强度为151x的1L:3D间歇性白炽灯光照,对照组为自然光照。两组的饲喂条件相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重略高而料肉比略低,实验组鸡胰腺A、B细胞的内分泌颗粒减少,A颗粒粒芯周围出现大致均匀的晕轮,B颗粒粒芯呈现不典型的针状、棒状或环状,PP细胞的内分泌颗粒明显增大、增多,胞浆中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数量增多。两组鸡的D细胞无明显差异。34日龄的实验组鸡血浆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8.
大豆室内耐冷筛选及其在田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把生长箱大豆耐低温萌发筛选与田间早春播研究相结合,验证耐低温发芽的可靠性。在实验室,萌发期表现抗冷的大豆,田间出昔期仍表现抗冷或较抗冷。实验表明,大豆出苗的生物学最低温度平均为7.1℃,所需有效积温136℃。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大豆早春出苗的多寡,两者呈密切的正相关。黄、青、黑豆中,以黑豆抵抗早春不良气候条件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9.
应用已建立的鸡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技术对源自安徽省5个不同地区的46个鸡群的肿瘤病、抑制病疑似病、死鸡305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的阳性率为39.34%(120/305),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征阳性率为8.52%(26/305),禽白血病阳性率为2.624%(8/305);另对17群未进行MD免疫的肉鸡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其中5个鸡群检测出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阳性率为29.41%(5/17),阳性群的平均检出率为24 %。  相似文献   
80.
12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饲喂不同水平乳酸杆菌制剂,研究乳酸杆菌制剂对肉仔鸡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乳酸杆菌制剂在提高肉仔鸡成活率、增重和改善饲料利用率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而在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提高血清球蛋白方面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