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7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893篇
林业   780篇
农学   1224篇
基础科学   377篇
  990篇
综合类   4237篇
农作物   94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491篇
园艺   470篇
植物保护   104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源量及有关光合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就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源量及有关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超高产育种重穗型品种叶源量高于高产育种穗粒兼顾型品种和矮化育种多穗型品种,主茎剑叶的叶源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29**(P < 0.01);光合速率叶位差、叶龄差和时间差以超高产育种重穗型品种最小,矮化育种多穗型品种最大。叶位差和叶龄差分别与成熟期单株干重及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0**和-0.9341**(P<0.01),时间差和光抑制有关。水稻品种抽穗期光合速率及其叶龄差、叶位差和时间差可作为高光效育种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42.
砂姜黑土区棉花不同叶枝留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8年研究了砂姜黑土区不同叶枝留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常规整枝相比单株成铃增多,铃重大,成铃时空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但不同叶枝留量效果不同,T4效果最好,皮棉增产31.5%,霜前花率提高16.6%。  相似文献   
943.
我国水稻三大病害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近年来在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研究现状以及病原菌、抗性品种、控害栽培、药剂及抗药性、病害流行及预测预报、防治指标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44.
毛竹种源叶片性状年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通过测定分析9个毛竹种源新发幼竹单叶面积、叶质重、叶干重等性状,结果表明:福建龙海种源1996年新竹单叶面积最大,达3.5637cm2,其次是福建建瓯、广东从化种源,最小的是江苏句容种源;叶质重年动态呈“低-高-低”变化规律;种源间叶质重与纬度呈负相关变化趋势,南带>中带>北带.不同种源叶质重达显著差异.不同种源叶面积与叶干重经拟合方程,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945.
甜荞叶龄模式、叶片生长速度与叶形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第1 ~10 层真叶叶龄模式的回归方程为 Y = 4 .33 + 3 .14 X 。叶片长、宽和面积从下至上逐叶增大,第4 叶最大,往上逐渐减小,顶部叶片最小。叶形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叶片大小的变化趋势相反,以顶部叶片最大,第3 叶最小。3 叶期为植株体内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946.
不同源叶对地膜甜菜产量和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摘叶处理研究了地膜甜菜不同源叶对产量和含糖量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叶组对地膜甜菜块根膨大的贡献依次为:第11-15叶〉第16-20叶〉第26-30叶〉第31-35叶〉和36-40叶。  相似文献   
947.
花生晚斑病抗性常与不良的产量和株型性状相连锁,为发现更多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品种,以感病亲本中花5号和抗病亲本ICGV 86699及其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ed inbreed lines, RIL)为材料,进行晚斑病抗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的调查,以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病新种质。结果表明,4个环境下共发现18个稳定高抗和26个稳定中抗晚斑病的家系;在两个环境中对百果重和单株结果数进行考察,筛选出38个百果重(≥180.0 g)和单株果数(≥20.0个)都比较大的家系;同样,在两个环境中筛选出主茎高(30~60 cm)和总分枝数(≤20.0个)适中的家系54个。综合分析晚斑病病害等级、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共鉴定出4份产量和株型相关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新种质,其中1份高抗晚斑病,3份为中抗晚斑病。该研究结果为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晚斑病花生品种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48.
Transpiration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water balance in the system soil-plant during the vegetation period. Its determination or calculation is essential for modeling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or solute transport. Transpiration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because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atmosphere, the soil, and the pla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plant physiological methods (sap flow, gas exchange, leaf water potential) to estimate the transpiration. A weighable lysimeter was used as reference method. Results are shown for corn [Zea mays L.] and rape [Brassica napus L.]) for the years 1998 and 1999. At days without rain the diurnal transpiration rates, determined by the plant physiological methods and by the lysimeter differ by less than 12%.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lant physiological methods applied are important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transpiration process. Limitations lie in the difficulties in up-scaling,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measurements of the absolute actual transpiration rates of agricultural crops for longer periods like months or years.  相似文献   
949.
以毛新杨无性系TB0 1×毛白杨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 ,对控制叶片表型性状如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以及春季萌芽时间共 5个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 (quantitativetraitloci,QTLs)进行分析。运用AFLP标记技术结合拟测交作图策略构建了含有 393个AFLP标记的毛白杨及毛新杨的遗传连锁框架图。毛白杨遗传图上共含有 2 4 7个AFLP标记位点 ,连锁位点覆盖毛白杨基因组总长约 32 6 5 1cM ,而毛新杨遗传连锁图上共含有 14 6个标记位点 ,连锁位点覆盖毛新杨基因组总长约 1992cM ,这些连锁图的每一连锁群上含有的标记数为 4~ 30个。在此基础上 ,利用区间作图软件共检测到控制叶片表型性状的QTLs14个 ,位于 9个连锁群上 ;而对于春季萌芽时间共检测到 3个QTLs,分别位于 3个不同的连锁群上。在检测到的 17个QTLs中 ,每一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7 6 %~ 15 8%。此外 ,发现控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相关性状的QTLs位于相同的基因组区域 ,这些QTLs主要位于毛白杨遗传连锁图的TLG2和TLG11以及毛新杨连锁图的TBLG1连锁群上。据控制叶片表型和春季萌芽时间的QTLs所处的基因组区域 ,可推测叶片表型和春季萌芽时间这两类性状是由各自相应的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50.
为了监测温室黄瓜叶片湿润情况以计算叶片湿润时间并用于病害预警,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黄瓜叶片的水滴荧光图像分割。选择人工气候室培育的健康且洁净的黄瓜叶片作为试验试材,采用移液枪向叶面、叶缘部位上滴水,模拟不同的叶片湿润情形,使用荧光成像仪蓝光镜头在白天(07:00)和夜晚(18:00)分别采集图像。应用 K-均值聚类算法在L*a*b颜色空间对水滴图像进行分割,首先要将原始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然后在在L*a*b颜色空间中利用a*b*二维数据空间的颜色差异,以欧式距离度量像素间的相似度,使用K均值对图像进行聚类,聚类得到的图像灰度化后进一步用数学形态学中的开闭交替滤波方法进行校正,最终完成图像分割。利用该方法对10幅含有不同水滴数量的黄瓜叶片荧光图像进行分割,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基于H分量直方图分割算法、主动轮廓即C_V模型分割方法、融合K均值聚类和Ncut算法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匹配率、误分率相较于其他3种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平均匹配率为81.27%、平均误分率为9.57%,较之于其他3种方法,平均匹配率分别提高了44.11、11.50、10.90百分点,平均误分率分别降低了23.03、5.47和5.05百分点。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将水滴从图像中分割出来,这为用计算机器视觉的方法监测黄瓜叶片的润湿时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