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0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574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309篇
  1945篇
综合类   2226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34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困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以洪雅县生态示范区为例,指出山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区的特点探讨了在山区建设生态示范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
蔡培良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337-342
摘 要:分析了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设立农民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帮助农民设计职业生涯,引导农民参加与其相适配的职业培训,开辟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3.
明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99-8202
介绍了江苏省东海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指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农民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通过制度创新走出一条适应当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养老保险之路。  相似文献   
64.
王小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308-1309,1312
从电脑农业在一些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来看 ,在西部民族地区推广电脑农业大有必要。笔者首先阐释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推广现状 ,然后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就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推广体制进行研究 ,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5.
陈婷 《农技服务》2009,26(9):167-167,169
喀斯特民族地区山高谷深、人文社会环境封闭,国家外在制度对其影响难度较大。喀斯特民族地区协调有关当事人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主要靠自发形成的农地习俗元制度。在对贵州省典型喀斯特民族地区——关岭县木工村的农地习俗元制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的农地习俗元制度有着丰富的、独特的内容。  相似文献   
66.
以2 a生楸树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腐殖酸液肥、生物菌肥、保水剂和生根粉技术对提高丘陵山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栽植穴内施入腐殖酸液肥、施用抗旱保水剂或使用GGR生根粉溶液对根系进行浸泡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楸树在困难立地上的造林成活率;在栽植穴内填加生物菌肥,对造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中,每株施用2.5 kg腐殖酸液肥或施用200 g抗旱保水剂,造林成活率最高;此外,使用1000 mg/L的GGR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苗木根系2 min,造林后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7.
王大鹏 《森林工程》2003,19(2):25-26
本文对造成林区基本建设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防止和消除这些质量通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8.
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几个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沙棘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分条件的适应性,1998年对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及抗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沙棘适应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境形成了耐旱、御旱的双重抗旱方式.在旱季,沙棘体内束缚水含量随干旱加剧而上升,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随干旱加剧而增大,叶片维持较高的含水量,蒸腾减弱,叶水势降低,临界饱和亏增大,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2)沙棘光合速率具明显的日变化,1000 1200出现第1次峰值,1400 1500出现第2次峰值.沙棘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66 0.9351,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速率影响最显著,气温次之,相对湿度最小;沙棘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及细胞间CO2浓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52 0.9856.(3)沙棘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具明显的日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5、7月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6、8、9月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生长季(5-  相似文献   
69.
辽宁省建平县半干旱地区不同来源的8种杨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的差异水平,无性系间的净光合速率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类群,即:昭林场6号、群众杨、赤峰杨34号、欧症状杨47、小黑肠、小青杨、帝国杨51号、欧美杨64。具高光合速率的昭林场6号,受光量作用大,但受湿度、空气蒸汽压影响小,适应于具有干热天气的半干旱地区;而低光合类群的三个无性系则不同,其中欧美杨64一直与光、湿度和蒸汽压的  相似文献   
70.
我国紫胶科研的进展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