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1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779篇
林业   1010篇
农学   498篇
基础科学   310篇
  1999篇
综合类   3258篇
农作物   349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524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58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抗虫棉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花粉管通道法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GK19、GK22、1016、1018、1022、1025、GK5、GKsu12和SGK1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能够完整整合到基因组里,HindⅢ酶切位点有可能发生甲基化或丢失。除1018以外的上述8个抗虫棉的分析结果还表明,载体骨架没有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数量化理论Ⅲ在土地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文对土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将数量化理论Ⅲ应用于土地质量分级。与目前使用的系统聚类、动态聚类方法相比,数量化理论Ⅲ更适合于变量类型为定性变量的土地资源调查资料的分类。它弥补了系统聚类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数量化理论Ⅲ是一种可用于土地质量分级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杉木扁长蝽若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检验法、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杉木扁长蝽若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在不同林地、不同虫口密度情况下,均呈聚集分布。若虫的聚集与栖息生境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为此.就高等院校如何推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合理调整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的一项国策。调整国民食物结构是一个科学性,政策性很强,社会涉及面广,地区人群民食习惯差别大的极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作者针对山西省情实际,从追朔我国饮食传统,膳食民习,食物资源及演变趋向探求,提出合理调整山西人民食物结构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颍次分布X~2检验、Iwao平均拥挤度m~*=a+βx和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了七块麦田中七星瓢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认为其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且聚集的原因是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并确定了代表性较强的棋盘式抽样技术,最佳抽样数量为:Q=28.7088/+0.7552。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repeated application of pig slurry to agricultural soils may result in an accumulation of salts and a risk of aquifer pollution due to nitrate leaching and salinization.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 a field experiment on a sandy loam soil (Typic Xerofluvent) was performed with maize (Zea mays) in 1998, 1999 and 2001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optimal (P1) and excessive rates (P3) of pig slurry on soil salinization, nitrate leaching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The rate of pig slurry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optimal N rate for maize in this soil (170, 162 and 176 kg N ha?1 for 1998, 1999 and 2001, respectively). Pig slurry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to an optimal N rate supplied as urea (U) and a control treatment without N fertilizer (P0).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lurries showed great variability between years. Mean NO3? leaching losses from 1998 to 2001 were 329, 215, 173 and 78 kg N ha?1 for P3, P1, U and P0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total dissolved salts (TDS) added to the soil in slurry application between 1998 and 2001 was 2019 kg TDS ha?1 for the P1 treatment and 6058 kg TDS ha?1 for the P3 treatment. As a consequenc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of the slurry‐treated soil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soil. The EC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sodium concentration of the soil solution. Over the entire experimental period, 2653, 2202 and 2110 kg Na ha?1 entered the aquifer from the P3, P1 and P0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 P3 treatment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grain production in 1999 and 2001 compared with that achieved with the optimal N rate treatment (P1). This behaviour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pig slurry that will reduce the risk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8.
水文水资源序列是一个具有周期变化、随机变化和递增或递减趋势变化的复杂时间序列。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水文序列{Qt}分为趋势序列{Nt}、周期序列{Pt}和随机性的平稳时间序列{St},即式:Qt=Nt+Pt+St。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甘肃省水资源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肃省水资源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马美蓉 《家畜生态》2003,24(2):73-75
针对农村养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选种、饲料的科学配合、饲养管理制度、合理用药以降低药物残留、加强养鸡场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环保型养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江西板栗疫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