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3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林业   1150篇
农学   386篇
基础科学   364篇
  508篇
综合类   2981篇
农作物   516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562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山羊高床舍饲配套饲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春江 《家畜生态》2004,25(2):68-70
山羊高床舍饲技术通过修建标准化山羊圈舍,实现山羊饲养过程中对山羊个体的有效控制和辅助,降低饲养劳动量和劳动强度;通过带动种草养羊、养羊与沼气结合,在实现山羊饲养的同时,促进了退耕还草、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32.
畜禽粪便恶臭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灿  李季 《家畜生态》2004,25(4):211-213,217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禽粪便产生的恶臭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畜禽粪便恶臭物质的组成、产生的影响因素及畜禽粪便恶臭的控制方法,并对畜禽粪便除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3.
苇状羊茅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苇状羊茅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牧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及饲用价值,已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从苇状羊茅的生物学特性、苇状羊茅牧草种子需求现状、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现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桃树根癌病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桃树根癌病是公认最难防治的土传细菌病害之一。在对该病进行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抗菌药剂、多种方法进行了室内、外药敏测定与防治试验,显示出异菌氰、次氯酸钠、乙蒜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其混用对防治桃树根癌病菌有明显防效。  相似文献   
35.
沙尘物质的来源与防治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沙尘暴形成的自然过程和危害特征,并探讨了内蒙古沙源区土壤颗粒物质的含量,指出沙尘暴的沙尘来源主要是退化草原、活化的沙地和裸露坡耕地等。同时根据风沙流运移规律及其和土壤颗粒的关系,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关键技术原理,并探讨了有效控制沙尘暴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6.
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胚胎生物工程是用人工方法对动物卵母细胞或胚胎进行改造的技术,在育种中可使优良的种质特性和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是家畜繁殖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胚胎生物工程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7.
燕麦在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着独特的适应能力,并具有丰产、稳产的特征,在放牧牲畜冷季补饲中发挥着其它饲草饲料作物品种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冷季缺草、确保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品种。农业栽培技术措施的科学化、合理化应用对燕麦营养体农业生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8.
专门化肉用种羊选定、引进后,通过适应性研究,在较大规模养羊业生产实践中。对现代集约化肉羊业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创新,组装集成并应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应用结果既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专门化肉用种羊和优质安全的杂种肉羊,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我国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集约化肉羊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想的生产模式:从适宜的专门化肉羊品种到运用高效母羊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肉羊杂交利用体系,普遍应用种羊鲜、冻精生产大批肉用杂种羔羊,种植高产优质饲草及其科学加工调制和利用.建立严格兽医防疫制度.实行放牧 补饲或全舍饲的精细管理和集约化育肥,至生产优质、安全、标准肉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9.
鸡呼吸道传染病基因芯片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禽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鸡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大多数的呼吸道疾病不是单一病原感染,而是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从临床上难以及时鉴别诊断,延误防治时机,从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禽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生产和研究中的一类重要疾病.目前,禽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血凝(HA)、血凝抑制(HI)、琼脂扩散、ELISA、PCR等,但是传统的检测方法灵敏度较低,而且当病原发生变异或感染禽处在潜伏期时会造成误诊.PCR方法每次只能检测一种病毒,费时费力.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同步检测多种病原体,且需要样品量少、灵敏、特异、快速、费用低廉,将生物芯片技术用于禽呼吸道疾病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0.
The salt‐sensitive Glycine max N23674 cultivar, the salt‐born Glycine soja BB52 population, and their hybrid 4076 strain (F5) selected for salt tolerance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First, the effects of NaCl stress on seed germination, tissue damage, and time‐course ionic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ation were compared. When qualitatively compared with seed germination appearance in culture dishes, and tissue damages on roots or leaves of seedlings, or quantita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 salt injury rate, the inhibition on N23674 was all the most remarkable. After the exposure of 140 mm NaCl for 1 h, 4 h, 8 h, 12 h, 2 days and 4 days, the content of Cl?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roots and leaves of seedlings of BB52, 4076 and 23674. Interestingly, the extents of the Cl? rise in roots of the three experimental soybean materials were BB52 > 4076 > N23674, whereas those in leaves were just on the contrary. Secondly, by using the scanning ion‐selective electrode technique (SIET), fluxes of Na+ and Cl? in roots and protoplasts isolated from roots and leav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mong the three experimental soybean materials. After 140 mm NaCl stress for 2, 4 and 6 days, and when compared with N23674, slighter net Cl? influxes were observed in root tissue and protoplasts of roots and leaves of BB52 and 4076 seedlings, especially at the cellular protoplast lev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regard to the ionic effect of NaCl stress, Cl? was the main determinant salt ion for salt tolerance in G. soja, G. max and their hybrid,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Cl?/salt tolerance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capacity of Cl? restriction to the plant above‐ground parts such as lea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