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林业   57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167篇
  259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62.
63.
64.
Yong-Hae  KIM 《Fisheries Science》2003,69(3):535-546
ABSTRACT:   The presented model involves the 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generate fish movements resulting from environmental stimuli. The model uses three steps within a model neural network such as input stimuli, central decision making and response output resulting in fish movements. The stimuli in the first step include the main abiotic and biotic factors, which could be quantified as an intensity parameter that was then normalized as a ratio between 0 and 1.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an be generated using chaos dynamics with the stimuli parameters. The response of fish movements from the output signal representing movement speed and direction of fish can be re-regulated as main movement pattern depending on physiological state or life cycle by third response filte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een as a movement pattern for sea bream and flounder using this neural chaotic model fitted very well to the observations of fish tracked in the sea by ultrasonic tracking methods. It wa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fish movement components generated as movement velocity and direction when in tidal flow had similar patterns to those patterns seen in field observations with similar irregular and chaotic variations with time.  相似文献   
65.
在对该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和农业生产力变化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劳动力转移造成农业生产能力减弱、良田撂荒和社会成本增加这三个问题。提出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来缓解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6.
针对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实悖论,基于马克思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观点,使用我国1978 ~ 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农业部门潜在剩余劳动力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农业部门的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约在2亿左右,并且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潜在优势持续时间最短为20年左右,最长为30年左右.要充分利用劳动力供给的潜在机遇,必须尽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农业劳动力培训力度,并加速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7.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转移总量大且呈上升趋势,省内转移增加,以兼业转移为主且转移目的多元化的特点;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注意不能以农业衰退为代价,要避免城镇化发展中的无序性以及城镇经济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作用,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资金与制度支持,发挥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以吸纳劳动力就近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68.
通过非饱和带地下水中溶质运移的理论基础的研究,介绍了非饱和带内溶质运移模拟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饱和带水流模型以及溶质运移的数学模型,并介绍了模型的求解方法有限差分法及其求解原理。同时介绍了影响非饱和带内溶质运移的相关参数及多种边界条件,研究了典型特征参数的设定及影响因素。指出了非饱和带溶质运移的理论研究意义,并举例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9.
以北疆常年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分析棉花整个生育过程中土壤温度变化对棉田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并对灌溉制度进行优化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气温影响作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滞后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延长;8月份之前,土壤温度自上而下呈递减分布,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土壤水分扩散率不断增大,土壤持水能力不断降低,造成5~60 cm处土壤含水率降低,而90~150 cm处土壤含水率增高,导致5 cm和90~150 cm处土壤盐分相对增高;8月份之后,随着土壤温度的降低,土壤温度分布发生变化,土壤水分扩散率不断减小,土壤持水能力不断增强,土壤水分蒸腾降低,渗漏减小,各层土壤含水率相对保持较高,各层土壤含盐率相对保持较低;在灌溉定额不变的条件下,在5、6月份相对减小灌水定额,7月和8月份相对减小灌水周期、增加灌水定额,8月之后相对增加灌水周期、减小灌水定额,在生育期末,通过穿插灌水,加大灌水定额,对土壤洗盐、抑盐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十二五”期间宁夏将对34.6万人实施多种模式相结合的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以宁夏石嘴山劳务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可持续生计框架研究,从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5个方面进行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调查.结果表明:石嘴山劳务移民主要存在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水平不高、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储备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