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林业   57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167篇
  258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针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具体义务,对森工劳动和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象来看已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存在理论上的就业竞争,城市中存在着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从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对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沈阳市为例,得出两者就业关系的相关结论。分析表明: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个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就业途径、工作类型与工作条件上有较大不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处于劳动力就业的两个分层上,城镇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接受培训可能性大,因此,尽管平均年龄较农民工稍高,但其下岗人员可以得到政府相关就业政策的扶持,在劳动力市场就业选择时处于较高层次;而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平均年龄较小、接受培训比例较低等个体特征,多依靠亲戚朋友及一技之长寻找工作,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也多是较低的职业与行业。因此,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关系表现应以互补性为主。当地政府应从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加大政府培训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条件等方面入手,促进沈阳市农民工及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53.
新图书馆运动实现了中国图书馆从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转变,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立了图书馆协会,形成了图书馆学教育的规模,产生了第一代图书馆学人。  相似文献   
54.
蔡培良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337-342
摘 要:分析了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设立农民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帮助农民设计职业生涯,引导农民参加与其相适配的职业培训,开辟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5.
本文就高校图书馆教育培训优势,以及如何利用图书馆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进行研究,旨在为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拓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56.
In areas where traditional multistrata coffee systems have been transformed to systems with patchy or no shade at all, often dependent on high chemical inputs,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degrada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issue. During the 1990s, rising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concerns have promoted the interest in organic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for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This study compared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producer-defined constraints, and goal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between ten individually paired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coffee farms in Costa Rica. Although five of the organic farms matched or exceeded the production of their conventional counterparts, the three-year mean yield of the organic farms as a group was 22%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farms. However, excluding organic certification costs, mean variable costs and net income (NI) were similar for both groups, mainly because organic price premiums received by the farmers compensated for lower yields. If current organic certification costs are included, the price premiums paid to organic producers would have to increase to 38% in order to equal the NI from conventional coffee. Conventional farmers indentified low and unstable prices as the main constraints to sustained production and stated further intensification of production as their main goal. In contrast, the key issu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c group centered on farm diversification, agroecological self-sufficiency, and agronomic practices that permit organic farm managemen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57.
在对寿光市花卉大棚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的基础上 ,通过对大棚栽培条件的积盐分析 ,进一步对大棚积盐规律、土壤内可溶性的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59.
农旅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施途径,同时也是影响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有效测度了我国农旅融合水平,利用2010—2017年1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旅融合整体水平偏低,目前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农旅融合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粮食非主产区农旅融合通过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和促进劳动力"回流"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而粮食主产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劳动力和耕地资源的"挤出效应"明显。山区农旅融合对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比平原地区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加大贫困山区休闲农业开发力度,优化粮食非主产区农业固定资产配置,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农村劳动价格、收入结构变化与柑橘种植布局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背景下,探讨农村劳动价格、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对柑橘种植布局变迁的影响,对于促进柑橘产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推导基础上,利用柑橘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局和分区两个视角实证研究农村劳动价格、农户收入结构对我国柑橘种植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用工价格和非农就业工资的提高对柑橘种植产生负向影响,我国柑橘种植布局正由农村劳动价格较高的浙-闽-粤地区向农村劳动价格较低、以农业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赣南-湘南-桂北扩张;工资性收入提高对柑橘种植产生的收入效应和生产总成本上涨产生的抑制效应,共同作用致使长江中游和鄂西柑橘带种植面积缓慢增长,形成我国柑橘种植“西移内扩”趋势。故而以调控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户收入结构为切入点,是优化柑橘种植布局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